董怀国
近日,长沙一位“霸气嗲嗲”推倒占用盲道的车辆引发舆论关注。这位73岁老人双目失明已经50多年了,伸着棍子走在盲道上,一次又一次遇到占道车辆让他终于没能忍住脾气,发泄了一回。
这事发生在网红城市长沙。长沙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名声在外?是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功能越来越齐全、城市面貌越来越靓,是因为城市包容度越来越高,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可是一位盲人嗲嗲走在街头生起气来,恰恰就是在批评城市的基础设施让他有了不好的体验感。这对向来许多美誉在身的长沙,是一个及时的、必要的提醒。
应该说,市民,就是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城市的幸福指数,就是所有人生活其中舒适感觉的总和。显然,我们评价城市的时候,说其经济社会发展,说其民生幸福指数,都不能将其中的一部分人排除在外。事实上,专为盲人着想而建设盲道,在城市的基础建设中有着硬性的标准。
包括长沙在内,多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力气,街道宽敞平整,绿化一步一景,现代化的气息十分浓厚。而盲道的建设也并没有疏忽,一切都在按着标准来。为什么这次偏偏就有“霸气嗲嗲”被盲道惹毛了?他不是冲着基础设施本身,而是不满因为人们的乱停乱放等行为随意侵占盲道的空间,导致盲道在城市中成了摆设。这说明,盲道等基础设施不能一建了之,还需要细致入微的管理,以及尊重特殊人群生活便利的普遍社会共识。
这让我们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只是城市的面子,城市有序的管理以及人们文明素质的普遍提升,才是城市的里子。将城市管理好,推动市民素质提升,是细致入微、久久为功的事情,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耐心,考验整个城市的善良、友爱、真诚。无疑,这种里子上的建设,占据了城市文明建设的大部分篇章。
从新闻报道可知,当“霸气嗲嗲”推倒乱停的摩托车之后,有人质疑他的行为,他霸气地回怼:“你难道也像我一样看不见?”放平时,推倒街边摩托车的行为很不文明,但是这次,“霸气嗲嗲”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让人共情。尤其是他的回怼,揭露了那么多“明眼人”多年来对于盲道被占司空见惯、不闻不问的现实,揭示了城市管理中“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的道理。到底是要批评“霸气嗲嗲”推倒摩托车不文明,还是要反思城市管理有缺位之处?相信大家自有公论。
城市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功能越来越齐全,生活越来越便利,民生越来越幸福。其中,当然也包括盲人等特殊人群在内的便利体验。尤其是车流越来越密集,街道越来越熙攘,盲人出行遭遇越来越多现实困境的今天,关注他们的出行安全和便利,是提升城市文明的必答题。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