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联盟织密防护网,“五老”力量赋能成长路
——浏阳市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

浏阳市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在思想引领、关爱帮扶、实践育人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浏阳市关工委供图(资料图片)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
11月24日至25日,湘鄂赣毗邻县(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第四次交流会在浏阳举办,湘鄂赣13个县(市)关工委齐聚一堂,讲思路、谈举措、亮成果,在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中,进一步凝聚起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共识与力量。
近年来,浏阳市关工委始终秉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工作方针,团结带领广大“五老”同志,以白发丹心践行使命,在立德树人、关爱帮扶、红色传承等方面接续努力,为青少年成长之路点亮温暖明灯。
打破壁垒织密防线,为青少年心灵撑起一片晴空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为答好这道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答题”,今年6月,浏阳市关工委印发了《浏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联盟工作方案》,组建起一个系统的、有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网络——关爱联盟。
以“关爱联盟”为抓手,浏阳构建起“横向联动、纵向延伸”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横向来看,关爱联盟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打破了传统的部门界限,整合教育、卫健、公安、妇联等多部门力量,构建了覆盖广泛的协同网络。”浏阳市关工委主任刘一江介绍,联盟设立协调指导、宣传培训等五个专门工作组,采取“定期统筹协调指导,平时分组具体落实”方式推进运行,确保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在具体实践层面,协同路径清晰可见。
——“医教协同”深化专业支撑。构建“医教融合”教健联体模式,通过为11.8万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并实现医校信息共享、组织心理教师到医院跟岗见习、开展医学知识培训等方式,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识别与专业干预水平。
——“家教共育”夯实前端基础。通过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讲座200余场、创建115所家长学校、结合教师家访进行个性化指导等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家庭,构建起家校协同的育人同盟。
——“校社医警”织密防护网络。建立“家-校-社-医-警”协同机制,如在荷花街道试点,配备“驻点医生+志愿者+联校警察+五老”服务团队,形成基层联点服务模式;同时打造“心家长课堂”线上课程,累计播放量超20万次,有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在纵向层面,浏阳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结合:市委、市政府两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为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政策引领和组织保障,明确了发展方向;全市配备228名心育教师,组建“首席+名师+骨干+成员”四级心育网络,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推进“九个一”心育专题活动,今年推送家长微课710节,实现学生心理求助响应率100%,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在刘一江看来,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关爱联盟建设,完善体系化服务网络,构建‘预防—筛查—干预—康复’四级服务链条,并积极搭建智能心理云平台,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用温暖关怀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凝聚“五老”力量,赋能青少年成长
在永安镇“牢记光辉史,坚定强国心”主题活动上,83岁的退休老校长刘谷君为永安中心完小的280名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课,让在场的师生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大围山镇,“湖南好人”李远护退休后积极投身公益事业,2009年以来为重病儿童与困难家庭筹集超400万元善款;葛家镇金源村鸡肠子辣椒产业示范基地里,“中国好人”杨意红向孩子们讲解植物生长的奥秘与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在年轻一代心中埋下了依靠科技建设家乡的种子;永安镇督正村,退休干部伍编长和爱人一起抄写、绘制大型板报,将自家房屋打造成了“党建书屋”,每年接待参观的中小学生、社会人士超过3000人……
这些看似寻常的关爱场景,实则是浏阳“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情深汇聚,默默浸润着新一代的成长之路。
近年来,浏阳市关工委持续激发“五老”队伍的银发力量,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
传承红色基因,“五老”身体力行。市关工委不仅选优配强“五老”金牌讲师团,还每年确定1至2个教育主题,组织“传承·我的家风故事”等主题演讲、朗诵与作品征集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筑牢信仰根基。与此同时,浏阳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推动青少年走出课堂、走进历史。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0余处。
助学扶智的路上,始终有“五老”奔波的身影。去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共筹资747.08万元,帮助9296名学子圆了上学梦,并为8669名农村留守、流动、事实无人抚养等特殊青少年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此外,通过精准使用青少年关爱基金,近两年已帮扶“十类困境青少年”201名,并召开困难家庭准大学生励志座谈会,现场资助31名困境大学新生,切实把关爱落到实处。
下阶段,浏阳市关工委将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与系统性,通过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做优主责主业、激发“五老”队伍活力、拓展工作方法路径等举措,全面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质量与实效,推动全市关工委工作迈上新台阶。
他山之石
湖北省赤壁市关工委:发挥“五大优势”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湖北省赤壁市关工委充分发挥政治、经验、威望、资源和时空“五大优势”,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了协调、推动、补充和赋能的关键作用。
一是发挥“协调员”作用,构建协同育人支持网络。联合教育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年度计划,推动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组织“五老”进校园;在社区设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站”,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接专业机构,为困难家庭青少年提供低价或免费心理咨询。
二是发挥“宣传员”作用,营造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组织“五老”走进学校和社区,今年以来已开展心理健康宣讲34场,覆盖学生超5.7万人次。同时挖掘和宣传在逆境中健康成长、乐观向上的青少年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三是发挥“辅导员”作用,提供个性化的关怀与引导。针对留守儿童等群体,开展“五老”结对帮扶,担任“代理家长”;组织“四点半课堂”及假期活动,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设立“谈心角”“悄悄话信箱”,搭建隐秘倾诉渠道。
四是发挥“调研员”作用,为决策提供参考。围绕突出心理问题,组织“五老”与专家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全社会共同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江西省修水县关工委:汇聚“五老”力量实施“润心”工程
2017年起,江西省修水县关工委深入实施青少年“润心”工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实防线。
一是建机制。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联动协同机制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2020年以来,已培育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业人才近500名,为开展工作提供坚实队伍保障。
二是搭平台。依托全县100个少儿服务站、12个专注心理健康的“五老”工作室等关爱阵地,为青少年提供便捷心理服务;每年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800余场,并搭建“知否60秒”网上直播平台;联合县民政局及8家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组织专业爱心人士上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是出举措。持续开展思想上帮“立”、行为上帮“教”、经济上帮“困”、环境上帮“净”、心理上帮“疏”的“五帮”关爱行动;联合专业力量为29所试点学校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其实现动态管理和精准干预。
四是求实效。大力实施“居安工程”“归雁工程”“修才回家”等惠民政策,鼓励务工人员县内务工、县内创业,从源头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创新建立“双五双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帮扶资源与困境儿童的精准对接。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微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