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商环境当先锋(69)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构筑“六好”营商环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5-22 10:36:01
微浏阳
—分享—


03版县域经济-3.jpg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组织“免罚”企业参加专项普法会,指导完善环保管理体系。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规范有序的涉企行政检查,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强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提出26条措施,全方位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

年初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打造以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为核心的“六好”营商环境,健全“千企帮扶”“企业家接待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真心实意为企业纾困解难,打造“营商福地看浏阳”升级版。

今年以来,浏阳全面实施“七大攻坚”行动,深入推进“环境优化提升攻坚”,《浏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列为九大行动之一,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聚力营商赢在浏阳”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监督。同时,浏阳亮出多项硬核举措——制定检查清单,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实现数字赋能;建立企业“白名单”,实行少检甚至免检……不断创新执法方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促进《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地见效,持续打造“六好”营商环境,以一流营商环境为浏阳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赋能

执法检查更透明、高效、可追溯

“您好,我们进行执法检查……”近日,在浏阳经开区,执法人员手持移动终端扫描“湖南营商码”,人员身份、检查清单实时上传系统,企业扫码即可反映诉求。这一高效透明的执法新方式,是浏阳正在全面推行的“扫码入企”制度,通过“码”上登记、“码”上执法、“码”上监督,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现执法全程留痕、企业诉求直达快处。


03版县域经济-2.jpg


浏阳开展旅馆业市场秩序综合 整治行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浏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依托“湖南营商码”,执法主体扫码报备检查信息,系统自动记录检查时间、事项、结果等,确保流程规范透明;企业则可通过扫码,反映营商诉求并跟踪处置进度。“现在检查全程可追溯,也让我们更安心。”一名企业负责人对此点赞。

据悉,“湖南营商码”设有“营商诉求反映”和“涉企检查登记”两大核心功能,既拓宽了企业问题反映渠道,又约束了执法随意性。2025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扫码入企检查520余次,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0%,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花炮产业是浏阳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但安全管理难度也较大。目前,浏阳正加快推进花炮产业数字化转型,282家烟花鞭炮行业中小企业围绕生产管理、安全管理与经营管理三大领域,打造危爆物资精准管控、移动端安全巡检、安全生产AI主动预警等十大应用场景。

市应急管理局也创新推出无扰式执法模式,制定出台《浏阳市烟花爆竹市、乡两级监控平台巡查制度》,将烟花爆竹线上监管时间与企业生产同步,实现“线上监管、每日通报、高效查处、限期整改”,在减少执法频次的同时提升执法效率。据统计,浏阳应急系统2024年进厂执法人数和检查次数同比下降9%,通过线上平台发现交办问题965个,行政立案处罚24家次。

数字技术赋能,让执法检查可监督、可反馈、更高效。“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今年我们全面推行‘扫码入企’‘非现场检查’等智慧模式,降低企业迎检时间成本,推动涉企执法透明化、规范化、高效化,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联合检查

推动执法效率提升、企业负担减轻

“涉企检查频次高、重复多、标准不一,分散生产经营的精力。”这是以往不少企业面临行政检查时的担心。怎样让行政执法既不失位也不越位?市司法局正在牵头制定《浏阳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探索联合检查、归口检查、无扰检查、扫码检查、分级检查五种涉企检查模式,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内容,严格控制专项检查的范围、内容和时限,对优质企业降低检查频次,对风险企业精准加查,实现“综合查一次”。

永安镇的“镇企一体化管理”工作模式,正是优化涉企行政检查的一次生动实践——将安监、环保、消防等执法检查进行职能整合,由镇政府对各类检查、督导、调研等活动进行整体统筹调度,合并同类事项,审批同意后组成联合队伍集中开展检查指导工作,让“无事不扰”成为涉企检查的常态。

“底线检查统一调度,集中入企,其余检查能免则免,我们全力扮演好金牌‘店小二’的服务角色,保障企业安心舒心的生产经营环境。”永安镇相关负责人向尚东产业园区企业代表介绍。

“以前各部门的执法人员轮流登门检查,现在执法人员一起来,我们可以统一确认问题,一并整改,这样我们能更专注生产。”园区企业倍益科技负责人潘剑华说。

5月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改革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文旅广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旅馆业市场秩序综合整治行动,对消费者投诉举报较多的旅馆、酒店进行检查巡查、督查指导和提醒告诫,引导经营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规范价格行为,按照规定时限及时整改,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过此次联合执法行动,进一步规范了住宿业的经营行为,优化了浏阳的营商环境,有助于给游客营造更舒适、放心、优惠的消费环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科科长梁玉平表示。

检查模式的创新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行政执法的效率,还有效解决了企业面临的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问题,实现了执法效率与企业减负的双赢。

柔性执法

“轻微免罚+普法护航”让监管更有温度

“鉴于你单位系初次违法,及时改正环境违法行为,且未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等,决定对你单位及负责人上述环境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2025年年初,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对文家市镇某企业送达《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进行“轻微免罚”。

执法部门考虑其首次违法、危害轻微且主动纠错,依法作出免罚决定,并组织企业参加专项普法会,指导完善环保管理体系。“一张‘免罚单’,既守住法律底线,又给了企业改错机会,让我们感受到了执法的温度。”企业负责人吴某说。

这样的“柔性执法”在浏阳已成常态。2024年,全市办理柔性执法案件1119件,其中不予处罚526件,覆盖市场监管、城管、应急、环保、公安等多个领域。

2024年年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湖南某食品有限公司依法作出停产停业整顿及罚没66520元的处罚决定。在查处该企业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考量其配合调查、主动举证等情节,在法定幅度内予以了从轻裁量。“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规范生产的新起点。”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企业已全面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精准裁量、罚责相符,既规范市场秩序、又优化营商环境,既能有效提升执法公信力、又能督促企业规范发展。

为确保“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不“放任”,浏阳还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免罚轻罚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实施意见》,明确免罚轻罚情形和标准,并建立回访制度,指导整改落实。

以环保领域为例,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模式,强化“事前积极预防、事中审慎考量、事后引导整改”全过程执法服务,推动企业从“被动整改”向“规范经营”转变。

在应急领域,全市应急系统坚持一案一讨论,就案件程序、违法事实、法律运用、裁量标准等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切实做到办案程序合法、法律运用精准、裁量标准适当。2024年,浏阳应急系统在执法立案数同比上升2%的情况下,罚款金额同比下降24%。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打造‘六好’营商环境目标,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浏阳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