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多管齐下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新消费澎湃动能
“出圈”的焰火秀为浏阳文旅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张伟华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
消费作为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提振消费”成为经济工作核心任务之一,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调研新消费时强调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深度促进文旅融合”。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肖正波专题调研扩内需促消费工作时提出要聚焦“消费活市”,不断拓场景、提品质、优服务、强保障,全面打响“浏这里消费”品牌,加快打造湘赣边区域消费中心。
一河诗画,满城烟花。在浏阳,从天空剧院沉浸式焰火秀引爆假日经济,到夜市自治模式守护“亲民不扰民”的城市烟火气;从无人机产业助推低空经济展翅腾飞,到一个个消费新场景成为网红打卡地——一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正蓬勃兴起。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浏阳对新消费的精准施策与多维赋能。通过创新要素保障机制突破发展瓶颈,实施柔性执法激发市场自治活力,构建“政策+服务+平台”三位一体护航体系,浏阳正以“营商沃土”培育“消费热土”,让创新活力在县域经济沃土上蓬勃生长,为打造湘赣边区域消费中心持续注入动能。
焰火经济+夜市经济联动
激发城市消费新活力
“在漫天烟花下,我拍出了人生照片!”一名武汉游客在浏阳天空剧院的感叹,生动诠释了“焰火经济”的独特魅力。
作为世界级烟花观赏地,天空剧院片区自2023年2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创意焰火燃放活动超百场,累计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拉动消费150亿元。今年5月2日、3日,两场沉浸式焰火秀在天空剧院上演,活动累计吸引48万人次现场观看,天空剧院连续两天登上长沙景区热力榜榜首,成为“五一”假期现象级文旅消费热点。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六桥夜市热闹起来,城市烟火气逐渐升腾。记者彭红霞
为进一步放大焰火经济的品牌效应,全力打造“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6月底,浏阳印发《浏阳市推进焰火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不仅明晰了推进焰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清单以及各部门单位责任清单,还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安全维稳、应急保障、业态管控、宣传引导等5个小组,从规范票务管理、提升场馆设施、完善片区配套、抓好燃放品质、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交通安全等方面统筹推进工作落实,以焰火经济新成效开创全市文旅经济发展新局面。
焰火催热烟火气。一到周末,天空剧院附近的街巷每天人流量超过2万人次,带动周边商场、超市、酒店、餐饮及文旅业态全面升温,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这里人流量大,生意很好。”在六桥夜市上卖手打柠檬茶的摊主李思涵说,每逢周末焰火表演时,一天能卖出上百杯。
夜市经济将城市特色、文化底蕴和场景内容转化为持久的消费吸引力。作为新消费的重要业态,夜市经济近年来在浏阳蓬勃发展。这背后,离不开街道、社区、城管等多部门的协同发力。
2025集里消费季打造了一场覆盖商贸、文旅、科技、美食等多领域的消费盛宴。记者彭红霞
自2022年起,关口街道联合市城管执法局、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中心、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二中队等部门及党员志愿者,通过维护交通秩序、开展文明劝导、定期清洗地面、抽检食品安全等措施,全方位保障六桥夜市运营秩序。同时,指导成立夜市自治管理委员会,推动商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规范经营深入人心。
今年39岁的李强在大润发附近摆摊卖生蚝已有6年,“最开始摆摊的只有四五个,这两年迅速增加到近80个,偶尔会产生一些矛盾。”今年4月,市城管执法局集里中队联合集里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二中队开展专项行动,在大润发后街划出流动摊贩疏导区。此后,大润发夜市摊位划分为5大组,每组推选一名摊主担任自治代表。作为代表之一的李强主要负责卫生监督、矛盾调解和新摊贩引导工作,“现在摊位固定,卫生自己负责,再没有因抢位置吵架的情况了。”
周边商户也反映,规范后的夜市不仅未影响生意,反而带来更多客源。“以前摊贩在店前马路上随意摆放,既堵塞交通又存在安全隐患。现在统一至疏导区后,环境整洁有序,顾客更愿意光顾。”大润发后街一家便利店的老板说。
绚丽的烟花不仅点亮了夜空,更激发了消费活力,让“焰火经济”与“市井烟火”相得益彰。而这,正是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生动图景:政策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发展有速度,让产业兴旺与民生幸福同频共振。
低空经济展翅腾飞
培育消费增长新引擎
确定方案、调试设备、策划流程……在浏阳市网间经济孵化器内,张本祥团队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一场无人机焰火秀。
对这个1994年出生的年轻人来说,创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源于对低空经济的浓厚兴趣和对家乡产业发展的敏锐洞察。怀揣着这份热情,张本祥在2023年返乡,成立湖南省浏阳航演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将无人机技术与浏阳传统烟花产业相结合,探索全新的焰火表演形式。
浏阳积极培育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位于大瑶镇端里村的浏阳(湘赣边)滑翔伞基地预计8月投入试运营。记者 彭红霞
创业初期,公司面临场地、资金、市场等多重挑战。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成功入驻浏阳市网间经济孵化器。“平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化办公场所,还通过企业开办服务、项目对接、场地优惠、租金减免等政策,降低了我们的运营成本,让团队能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张本祥说。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航演科技心无旁骛地推进“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6个省份,完成了50余场无人机焰火秀表演。
近年来,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升级,低空经济快速崛起,成为引领新潮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浏阳抢抓发展机遇,将“积极培育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从山坡起飞,在空中翱翔,与山河对话……在位于大瑶镇端里村的浏阳(湘赣边)滑翔伞基地,游客们即将体验“自由飞翔”的乐趣。这一项目的落地,正是浏阳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端里村虽然面积较小,资源相对有限,但香炉峰等山地资源得天独厚,非常适合发展滑翔伞项目。”端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景喜介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效服务。市文旅广体局不仅提供24小时政策咨询服务,还全程指导各项手续办理;市林业局则针对项目规划、林地审批等关键环节给予专业指导,大幅缩短了审批周期。”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最后审批阶段。“预计近期就能获得空域批文,8月即可投入试运营。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滑翔伞项目打造星空露营区、航空科普研学基地等配套设施,并开设专业培训课程,让更多人感受低空运动的魅力。”胡景喜说。
创新政策精准发力
打造消费升级新场景
在新消费浪潮奔涌的当下,体验感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消费者逐渐从“为商品买单”转向“为场景付费”。在集里街道红旗水库旁,一栋老屋摇身一变成了四季主题网红打卡地“如院”,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文艺温馨的“有幸小食院”、推窗见景的“田间绿”、返璞归真的“染山舍”……这些融合美学与体验的消费新场景,不断释放消费新活力,已然成为一张张亮眼的消费新名片。
消费场景的创新突破,离不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今年,集里街道出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消费新场景行动方案,通过整合辖区资源,重点培育“院子经济”“店子经济”“林子经济”等特色业态。方案明确提出打造10个主题院子、扶持100间特色店铺的发展目标,并沿西湖山山脚至山顶规划建设“民宿产业带+新消费集聚区”,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广阔舞台。
在市级层面,浏阳构建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浏阳市支持大学生创业二十条》及配套服务指南从场地租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浏阳河文化产业园推出的“奔浏计划”聚焦“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新消费领域,首创“三阶孵化+三维赋能”生态;集里街道“集十条”则针对消费新场景打造,提供专项扶持……这些政策形成梯度支持网络,为创业者提供从孵化到成长的全周期服务。
一簇烟花,点亮了文旅融合的夜空;一缕炊烟,升腾起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一个创意,孕育出消费升级的蓝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秉持“服务无止境、创新不停步”的理念,持续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培育新消费沃土,以更实的举措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打响“浏这里消费”品牌,推动新消费业态蓬勃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