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商环境当先锋(49)丨长沙确定25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浏阳两项工作榜上有名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9-02 11:54:37
微浏阳
—分享—


04、05版-3.jpg


浏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市司法局创新推出“一心+一室+N站+N中心”一站式劳动争议暖心联调机制,将纠纷真正化解在诉讼前置阶段。浏阳市司法局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通讯员江源王亚平何腾方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宣传推广法治工作中的亮点和典型案例,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长沙市委依法治市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4年长沙市“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今年4月,通过广泛征集、立项调研、认真筛选,确定了25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向社会公示。其中,由浏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浏阳市司法局联合实施的“‘一心+一室+N站+N中心’一站式劳动争议暖心联调机制”,以及由浏阳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实施的“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助力企业诚信经营”项目上榜。

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有效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推介法治工作中的成效和典型案例,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04、05版-4.jpg


浏阳市交通运输局采用“线上+线下”双向受理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信用修复,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浏阳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记者梳理发现,25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涵盖物业纠纷诉源治理、食品药品安全、未成年人普法、便民服务、防治污染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多个重点领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示范性、代表性,针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民生,为民解难。

其中,“‘一心+一室+N站+N中心’一站式劳动争议暖心联调机制”项目,是浏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有益创新。该项目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通过密布“人社+”维权触角,创新搭建“一心+一室+N站+N中心”的市域一站式劳动争议暖心联调机制,在复杂、疑难、重大群体性案件中发挥属地作用,实现“部门协作,全域联调”;在简单案件中,实现“快调快裁快处”。通过转换传统衙门式的办案理念,采取“谈心谈话式”的倾听、政策宣讲和释法说理,由经办仲裁员主导,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搭建起一座座利于沟通的“连心桥”,最大程度实现劳动仲裁领域的“无讼”和“止讼”效果,切实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质效。


04、05版-5.jpg


龙伏司法所组织大学生、片组邻“三长”化身志愿者,深入村组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浏阳市司法局供图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让被处罚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时少跑腿、少费心、少等待,“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助力企业诚信经营”项目旨在构建信用修复“全过程服务链”,包括修复政策宣传、修复流程讲解、证明材料检查、修复结果查询、修复问题改正等环环相扣的业务指导服务,预期2024年实现信用修复完成数达350条以上,为失信主体提供“线上办、不见面、零次跑”的信用修复服务。

项目解读一

全链联调,调出劳资纠纷化解“加速度”

劳资纠纷化解,事关员工福祉和营商环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和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市司法局相互协作,密布“人社+”维权触角,坚持“显性纠纷化解”和“隐性纠纷预防”并举,创新推出“一心+一室+N站+N中心”一站式劳动争议暖心联调机制,着力打造集“预、宣、调、裁、审”为一体,聚焦“仲裁服务前移、矛盾纠纷共解、案件复发预警”的劳动仲裁服务全链条式新格局,真正实现“快调速裁”效果,将纠纷真正化解在诉讼前置阶段。

劳资纠纷久不决,“流动仲裁”了心事

今年年初,在官渡镇政府会议室,随着浏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流动仲裁庭”的庭审结束,一起工伤待遇争议顺利化解,劳动者陈先生由衷感叹:“总算了了一桩心事。”

原来,陈先生在工作期间不慎被油压机压伤,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和公司多次协调未果后,他于1月31日向浏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仲裁申请。

负责该案的仲裁员了解到,一方面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购买了工伤保险,另一方面陈先生身患多种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迫切希望早日处理完毕工伤事宜。考虑到当事人的实际困难,仲裁员当即决定前往当地镇政府,以“流动仲裁庭”的方式就地调解该案。

经过与双方当事人多番沟通,双方最终达成调解。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5万余元,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归劳动者领取。

“原以为要坐车到市区仲裁院进行庭审,没想到仲裁庭直接开到我们身边了。”庭审结束后,陈先生对仲裁院的人文关怀和采取的灵活模式点赞。

通过“流动仲裁庭”化解劳资纠纷,实现“维权关口前移,矛盾社会共治”,是浏阳倾力打造市域劳动争议案件暖心调解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一站式暖心联调,能解劳资纠纷大难题

以往,劳资纠纷案件在处理过程中呈现“易发、难解、重大集体案件部门协商机制缺位”的客观情形,严重制约劳资纠纷的高效、便捷处理。为积极应对维权形势的变化,切实提高案件处理质效,织密劳资纠纷调解网络,今年来,浏阳以仲裁院为主体,密布“人社+”维权触角,创新搭建了“一心+一室+N站+N中心”的市域一站式劳动争议调解框架。

“一心”指浏阳市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一室”指“工会+人社”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N站”指司法局各法律援助工作站,“N中心”是指各乡镇(街道)、园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通过四级调解互相配合、分工协作,不断优化办案模式,提高办案质效。

“案件不仅是简单地委托工作室进行调解,每一起案件都会指派专业仲裁员进行全流程跟踪指导。”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事前宣传预防、事中集中调处、事后分析总结”的工作原则,联调机制坚持源头治理,瞄准普法宣传“靶向点”,通过“人力资源微论坛、流动仲裁庭审、入企座谈会、培训会、庭审开放日、青年仲裁员服务中小微企业”等方式,实现“维权关口前移,矛盾社会共治”,并建立企业劳资纠纷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送达《调解建议书》《风险告知书》,让劳动仲裁服务群众“零距离”。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如今浏阳还创新尝试线上维权新途径,推出“智慧人社、法院总对总劳动争议在线诉调对接平台、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星城e就业”等电子信息平台和小程序,初步实现“当事人线上指尖点单,平台在线派单,具有丰富经验的调解人员精准接单,足不出户解决劳动争议”的新闭环。

市仲裁院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联调机制的实施,受案数已从2020年以前的1600余件,下降至2023年的970件,下降率达到39.4%,维权周期平均缩短两个半月,案件调撤率在长沙市各区县中稳居第一。

项目解读二

优化服务,企业信用修复“用心办”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道路运输市场高质量发展,今年来,浏阳市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通过开辟信用修复咨询答疑,加强信用建设宣传,缩短企业信用修复申请审核时间,畅通企业信用修复渠道等举措,采用“线上+线下”双向受理模式,积极推进信用修复程序化、便利化,构建信用修复“全过程服务链”,为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信用修复,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让被处罚企业少跑腿、少费心、少等待。

主动对接,让企业修复信用少跑腿

今年年初,湖南某科技有限公司因一起行政处罚案件,委托驾驶员前来接受处罚,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信用修复的工作人员在处理案件时,通过驾驶员联系到公司法人,向其解释信用修复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确定了公司负责信用修复的对接人,并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

在满了3个月的最短公示期后,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该公司负责信用修复的对接人,帮助对方修复企业信用,向其发送“信用中国”官网网址、信用修复流程和资料的模板,并帮其检查资料是否填写正确,还在其成功上传资料后,教其查询修复结果。

“公司被处罚后,企业信用度受损,经营工作一度陷入低谷,好在交通部门主动提供信用修复服务,让我们重燃信心。”公司负责人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尽可能地把工作做细并落地,避免公司因资料和操作问题导致审核不通过,最终帮公司成功修复全部公示记录。

精准修复,助力企业诚信经营

自该项目在2024年长沙市“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中申请立项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为重点工作内容,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组织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在执法大队处罚中队设置信用修复专人岗,对照上级工作要求和文件指示,统一录入标准。

针对每一位前来接受处罚的信用主体,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其宣传交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重点解读信用修复工作的意义,同时,针对每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一份《信用修复告知书》,明确告知信用主体信用修复时间和修复流程,确保信用主体能够依法依规进行信用修复。

对市信用办每月推送的待修复名单,市交通运输局安排专人负责分析,对符合修复条件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帮助指导,确保信用修复申请有序、修复合规,修复无遗漏;对占用社会公共资源又不参加正常经营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摸清企业情况,重点督促企业提升诚信意识,及时完成修复。

“我们会定期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多次主动提醒督促企业申请信用修复,主动发送流程和资料模板,随时答疑解惑,协助其在‘信用中国’平台上进行修复。”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企业少走“弯路”,在实践中,他们还向企业提供修复政策宣传、修复流程讲解、证明材料检查、修复结果查询、修复问题改正等“全过程”业务指导服务,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环节,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信用修复,切实保障市场主体权益。

截至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共对141家市场主体进行政策法规宣传,实现了信用修复告知率100%,有力激发了运输企业主体活力、增强了发展动力,营造了安全有序、诚信经营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

法治动态

青春正“燃”

浏阳各地开展大学生志愿者“送法下乡”活动

为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营造遵纪守法、学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浏阳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了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为群众送上“法治大礼包”。

龙伏司法所组织大学生、片组邻“三长”化身志愿者,深入村组开展“送法下乡”活动,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解答各种法律问题,引导他们依法维权、用正当途径化解矛盾纠纷;永安司法所、集里司法所和澄潭江司法所将暑期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结合,以“帮信罪”和反电诈作为重点宣传内容,通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法治小游戏、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中和司法所、社港司法所和官桥司法所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反诈宣传手册、赠送普法凉扇、集中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帮信罪”等法律知识,为村民送来法治“清凉风”。

此外,大瑶司法所、张坊司法所也组织大学生普法志愿者,通过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点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帮信罪”、反电诈等法律知识。

暑假期间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学生普法志愿者们热情高涨、朝气蓬勃,他们奔波于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围绕民法典、反电诈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宣传,同时还突出宣传了利剑护蕾、“帮信罪”等相关知识。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有400多名大学生参与,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开展各类普法活动65场。

下一步,浏阳市司法行政系统将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参与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的渠道,不断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增强针对性,提高普法实效。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