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商环境当先锋289丨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2023-11-27 20:54:42
微浏阳
—分享—

水中养的荷花亭亭玉立,朵朵莲蓬碧绿如翠;地里长的红薯叶密实茂盛,匍匐一地只待采收;枝头挂的罗汉果硕大圆润、馨香扑鼻……

行走在社港镇,清澈见底的捞刀河穿镇而过,清爽敞亮的民房错落有致,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社港镇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淮洲荷莲、浏北艾叶、新光蘑菇、清江高笋、源田红薯叶等产业形势喜人;以正骨医药为支撑,康养、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美丽宜居村庄绘就大美底色,振兴发展进入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来到社港镇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效。

作为省级正骨医药特色小镇,社港镇将牢牢把握“全国知名、全省唯一”正骨医药特色小镇发展定位,全力壮大正骨医药、生态康养、特产种植等特色产业,将“特色产业”转化为“振兴实业”,努力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做强特色产业

扎牢乡村振兴之“根”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社港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高质量乡村振兴,按照“党建为引领,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各村优势,将村级产业与资源充分整合,持续做大“稻+鱼”、荷莲、高山茶、羊肚菌等特色产业。

“红”“绿”交融,奏响共富乐章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处处荷塘,不仅是赏心悦目的风景,更折射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走进淮洲村黄狮塘组,经一方池塘,行一段林荫小道,黄墙青瓦掩映于竹林,正门两侧壁上书有“南国黄狮,中天赤帜”八个大字,这里便是红军最年轻军团长、“双百英模”寻淮洲烈士的故居。

如今,这片红土地正演奏着“红与绿”的协奏曲,续写新的传奇。8月11日,寻淮洲故居前,近100亩的荷塘里,朵朵荷花被荷叶托起,摇曳生姿。当地的村民戴着斗笠,挎着袋子,在荷叶间穿行。

“这种嫩绿色的莲蓬是最早的,剥开新鲜的莲子可以直接当零食吃。但我们现在不采嫩的,主要采深绿色和带褐色的莲蓬。”只见采莲人寻基资一手抓住莲蓬,一手将莲茎掰断,说话间就麻利地收获了几只莲蓬。

8年前,淮洲村以打造淮洲屋场为起点,将村民土地集中流转,成立浏阳淮洲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荷花种植与水产套养基地、精品水果基地等项目,引导村民抱团创业致富。

“从8年前开始,我每年都来荷塘做事,从栽种到施肥,再到采莲蓬,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寻基资今年66岁,家就在荷塘对面,子女都在外工作,他闲不住就在家门口做点事,“这段时间采莲蓬,每天6点就到田里来了,天气热的话采到10点多就收工,一天能采300多斤呢。”他算了一笔账,去年他总共采摘了20天,赚了4600多元。

莲一身是宝。淮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寻玉珍介绍,每年花开时,可以卖荷花;之后是卖莲蓬,莲蓬无论是嫩、老、黑、干都有用;甚至连荷叶也有市场,做菜做茶都可。

“现在气温高,荷塘里的莲蓬大多比较老了,采来主要是加工干莲。”寻玉珍说,在镇农业农村办(乡村振兴办)的指导帮助下,淮洲村引进了江西手工白莲加工商,并达成长期合作,通过分拣,把不同成熟度的莲蓬包装销售,“几年下来已经积累了经验,水果莲蓬可以采摘销售一批,然后麻蓬销售一批、铁莲销售一批,再加工干莲销售一批。去年,整个荷莲产业产值16万余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传承一份红,种下一抹绿。依托寻淮洲故居及寻淮洲生平事迹陈列红色资源,长沙及平江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沿河观光带让荷花观赏、莲蓬采摘融为一体,红色旅游+绿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助力村民们增收致富,过上日益美好的生活。

红薯叶变成“金叶子”,村民鼓起钱袋子

来到源田村红薯叶基地,翠绿茂盛的红薯叶像一大片绿地毯铺在田野,50多名村民正忙着采摘。

“最近天气炎热,订单量又大,采摘的村民大多凌晨两三点就来了田里。目前基地日产红薯叶5000斤左右。”源田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力说。

源田村位于捞刀河畔,过去以水稻种植为主,村级产业结构单一。2020年,在镇党委、政府和后盾单位的指导下,源田村成立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在村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红薯叶规模化种植这一发展方向。在合作社的高效管理和科学经营下,如今基地共有200多亩田,并为7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地里采摘下来的红薯叶,被送到了合作社,再由村民将根部切齐、包装,整齐地码放在塑料筐里。“一筐能装20斤,冷库装5000斤没问题。”合作社负责人寻腾香介绍,合作社自建了一个20平方米的冷库。温度为5℃的冷库里,一筐筐红薯叶靠墙码放,“合作社也有冷链车,下午3点左右,就会把红薯叶装车发往长沙和株洲的市场。”

谢力表示,如今村上还与长沙海吉星市场、株洲中南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达成合作,实行订单式生产,让村民不愁销路,“红薯叶能一直摘到11月,预计今年产值能达到13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近年来,社港镇坚持以“特”制胜,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丹霞“稻+鱼”、淮洲荷莲、浏北艾叶、新光蘑菇、清江高笋、源田红薯叶……“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速”,社港镇12个村去年年全部突破20万元,周洛村达到80万元。

做优主导产业

筑牢乡村振兴之“实”

连云山脉下的社港镇,因传承百年的“江氏正骨术”而闻名全国。2020年,社港镇被评为省级正骨医药特色小镇。近年来,社港镇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知名、全省唯一”正骨医药特色小镇发展目标,做强骨伤科医院与康复医院两大龙头,努力打造湘赣边特色中医正骨医疗中心和文旅康养胜地,配套康复疗养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进一步将产业链拉长。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特色小镇承载力

“一代名医带动一家医院,一家医院激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崛起一座小镇”,这是对社港镇这座正骨医药特色小镇的高度概括。8月,凌晨五点多,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外的车辆已排起长龙。门诊大厅,排队挂号、取药的陪护人员挤挤挨挨,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市骨伤科医院院长李冬敏对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作为湖南唯一的乡镇二甲专科医院,这里的年门诊量超过30万人次,其中90%以上为浏阳以外的人员,多来自长株潭、湘赣边,是不折不扣的“超级乡镇医院”。

社港镇全镇户籍人口约为5万,而市骨伤科医院每年带来的流动人口近100万人次。为弥补其接待能力尤其是康复床位的不足,社港镇吸引社会投资建成了江氏康复医院,新增床位220多张,并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1200人就业。

“去年两家医院的门诊量超40万人次,业务收入超4亿元。”社港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两中心一平台”(中医职业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湘赣边中医药科研及检测中心、医养小镇综合服务平台)合建项目全面竣工,江氏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江氏正骨系列产品研发平台)完成主体工程,医养教研综合大楼建成投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承载力,今年社港镇还铺开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集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和雨污分流设施改造,打造捞刀河两岸风光带,完成景观坝、文化走廊、静文湿地公园等建设。

在社港镇清江村,社金公路沿线机械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社港镇至长沙县金井镇连接线提质改造工程正加快推进。社金公路全长11.141公里,路面宽6米,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畅通社港镇与长沙县等地的连接。

在市骨伤科医院附近的新光桥拆除重建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桥梁全长约70米,桥面宽18米,随着桥面主体工程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沥青摊铺的进行,通车即将进入倒计时。

“如今捞刀河路拉通,畅通了骨伤科医院和集镇街道的‘内循环’;而社金公路、新光桥项目完成后,对内对外‘双循环’打通,将拉开特色小镇建设主框架,有力提升小镇承载力。”社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延伸产业链条,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离社港集镇不过两公里的浏北村花桥片,一片200多亩的艾草基地绿意盎然,清新的艾香扑鼻而来。

“端午收割了今年的‘头茬艾’,现在艾草又长起来了,还能收1次。”浏北村艾草种植基地负责人寻湖平说。5年前,浏北村发展起艾草种植,如今,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寻湖平带领当地村民种出了一条艾草特色产业链,已研发出艾条、艾柱等多种艾产品,销往长株潭各地的家庭、艾灸馆、医疗机构。

作为正骨医药特色小镇,社港镇着重延伸医养产业链,抓住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悠久的种植历史等优势,打造艾草、黄柏等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今年,又在清江村、丹霞村、源田村、周洛村等地试点种植罗汉果,8月迎来挂果丰收季。

走进清江村白河组,只见一簇簇绿油油的罗汉果叶爬满丝网,绿叶底下,一个个硕大、圆润的罗汉果挂满藤条,馨香扑鼻。

寻权辉是本地人,今年试种了15亩罗汉果。为了掌握好罗汉果的种植技术,他不仅参加镇上组织的培训班,还专门去罗汉果种植乡镇学习技术,平常还会通过网络视频、书本等学习相关知识。“今年的挂果情况都还不错,现在的果子基本都有五六公分大,长得好的大果有七八公分,亩产毛收入估计有17000元。”寻权辉说。

罗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不仅具有清肺利咽止咳的作用,还能通过加工提炼出罗汉果苷——一种天然的低卡路里甜味剂,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低糖、低脂型的饮料中。

“这几年罗汉果的行情很好,我们与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和我们签订了罗汉果购销协议,可以充分保障种植户的收益。”社港镇农业农村办主任何招兵介绍,“等到11月份罗汉果全部采收完毕,看今年试种情况,明年或将扩大种植规模。”

一种中药材,如何变成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点?社港镇的答案是从“一棵苗”到“一条链”,围绕正骨医药产业“引上游、接下游”。

“接下来我们将配合开发2000亩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规划建设200亩的正骨医药集中工业区,引进中药材加工制造企业,从生态种植基地到中药饮片、中药产品,全力打造集药材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药品销售、康养结合于一体的医养全产业链条。”社港镇党委书记梁民表示。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助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社港镇文旅资源丰富,有山有水有清风。漫步丹霞湖,可以在湖边享受美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攀登石牛寨,可以感受高空玻璃桥的无限风光;徜徉周洛大峡谷,能一站式体验漂流、露营、观瀑,住进有“天然空调”的美景里……今年夏天,更多游客选择来到社港避暑、戏水,进一步助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时值傍晚,走进周洛大峡谷,不少游客在情人湖亭榭中品茶。徐徐山风,山鸟啁啾,闹中有静。

上有群山起伏,乔木参天,林水相叠;下有山间小路葱茏碧绿,溪流舒缓,清澈见底……周洛大峡谷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游玩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今年夏天,入园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53%。

“漂流十万八千里,不如周洛18米。”这种“独特性”引来了如织的人流。“自6月9日开漂以来,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约50000人次。”周洛飞瀑漂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文江介绍。

顺着皮筏艇一路向下,来到漂流的终点丹霞湖。

源其亿万年的造化,以自然的力量成就了丹霞地貌,丹霞湖也由此得名。近年来,丹霞村依托丹霞湖发展旅游度假村,开发了竹筏戏水、田园采摘、户外烧烤、山林溯溪、音乐晚会等以乡村旅游综合体验游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日益红火。

石牛寨风景区紧邻丹霞村、周洛村,雄踞于绿色田野之上,是一座极其陡峭的红砂岩石山,有“小华山”的美称。除了玻璃桥、天空之镜、玻璃滑道、高空飞索等网红项目外,如今景区新增的射箭场、CS野战基地等也深受游客欢迎。

截至目前,社港镇已有2家国家3A级景区。今年,周洛大峡谷风景区正在全力创建国家4A级景区。绿色生态线路提质、景区内安全防护设施完善、高端康养项目建设等一系列行动已经铺开。

“下一步,社港镇将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线路;加快周洛芸溪康养谷项目建设进度,提质绿色生态线路;修缮恢复廖静文故居,建设集美术、展示、培训交流于一体的艺术中心,打造彩色艺术线路,建成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彩色艺术为一体的文旅综合区,丰富全时旅游业态,助推浏阳全域旅游发展。”社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浏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供稿)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