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生带“三色课程”,进村陪孩子们过暑假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7-19 10:36:37
微浏阳
—分享—

安全教育课、节能节水环保课、科学趣味课……

08版民生资讯-2.jpg

实践团成员给金钩小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手工课。

清晨,关口街道金钩小学,阳光透过排排绿树留下斑驳的影子,绿树旁的教室里,孩子们正认真地看着老师,时而举手提问,时而欢笑逗趣,现场气氛轻松愉悦。

又是一年暑假,校园里本该静悄悄的,但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三色假期,七彩童年”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到来,给这群孩子带来了快乐、多彩的暑假生活。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实习生魏源

三色课程

陪孩子们度过多彩假期

拿出一个杯子,倒点水、倒点油,再放入泡腾片,不一会大量泡沫从杯底腾起,犹如火山熔岩在翻滚……7月12日上午,记者在金钩小学一楼的低年级教室里看到,四五十个孩子被分成三人一组,当大家看到“火山喷发”在眼前出现,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大呼神奇。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践团的薛轲奕老师带着大家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小实验。对于这些爱玩又充满好奇心的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科学小实验太有趣了,他们连着做了好几次,围着老师问“这是为什么”。

来到二楼的中年级教室,孩子们在实践团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地球、国家,并用橡皮泥、彩色笔绘制地球。高年级教室里,孩子们则忙着做手工,用彩纸、杯子、棉线制作风铃。记者看到,这都是一些兴趣课程,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参与。

“希望能通过支教的方式,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提升孩子们的眼界。”实践团队长卜憧亦介绍,他们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7月10日开始,以“筑梦三色假期,照亮七彩童年”为主题,设置了趣味“三色”(红色、绿色、金色)课程,如主题团课、安全教育课、节能节水环保课堂、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趣味课程,在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16名大学生志愿者将与参与活动的141名学生共同成长。“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学院特色开展了交通特色课,如绘制轨道交通工具、制作火车模型、进行磁力小火车实验等,激发学生对轨道交通的兴趣,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铁路事业。”实践团副队长刘云歌告诉记者。

“来到家乡支教,我感觉动力更足!”卜憧亦是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大二学生,也是浏阳人,“我们学院的这支实践团早在2009年就开始进行支教了,今年的支教地点选在浏阳,就有我的积极申请。

全心付出

帮孩子解决情绪和心理困惑

为了让这次活动更有效果,卜憧亦6月就开始进行沟通联系,并写了一本厚厚的支教策划书,对人员招募、技能培训、人员分工、各年级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划。

记者看到,策划书上要求志愿者们注重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解决情绪和心理上的困惑,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要求与孩子们一起排练节目,在支教结束之际,举行表演晚会,邀请家长以及老师们共同观看;采用教师日记的方式记录支教过程及具体教育教学内容,体现温暖和关怀……

而且,不仅是支教,团队还带着乡村调研的任务而来,他们将进行乡村思政教育情况及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了解“双减”政策落实、乡村“撤点并校”现状等情况。

“这些大学生志愿者非常认真,他们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从校长、年级主任,到班主任、任课教师、门卫等,都安排得很详细,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金钩小学校长汤石根说,学生们9点到校、4点离校,这些志愿者们却早早到来、迟迟离去。每天还会进行“复盘”,对每一堂课、每一名有特殊表现的学生进行分析、研讨,以调整教育教学方式。

“他们的全心付出,是孩子们之幸。”汤石根感叹,“对孩子们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在各类兴趣课程的引导下,他们可以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长见识、增眼界,为暑假生活添彩!”

更让汤石根高兴的是,虽然这次暑期活动只有半个月,但金钩小学与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建立了长久联系,成为了中南大学“大思政”实践育人联盟首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基地,未来两校将持续合作,开展多类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