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婚护士当“妈妈”换尿布喂奶唱儿歌

编辑:戴鹏 2018-05-04 11:04:35
微浏阳
—分享—

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内,医护人员悉心照顾患儿。记者彭红霞
 
  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
 
  5月3日上午,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里,1岁多的患儿小涛正睁大大眼睛四处张望,科室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经过小涛身边时,总会停下脚步逗逗他,孩子也与这群身着白大褂的人相熟,不时咧嘴笑着。
 
  与小涛一样,更多的患儿也享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与照顾。而这些,都离不开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着新生儿的生命健康。2017年,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共收治危重患儿10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高达99%以上,成为新生儿的“守护神”,并获评“浏阳市青年文明号”。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当“临时妈妈”,希望患儿都能早点回家
 
  相比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的人来人往,位于儿科大楼二楼的儿科重症监护室,则安静了许多。听到最多的,是监护仪器传来的滴答声。
 
  “昨晚你怎么这么吵呀?要乖一点,这样才能长得快、长得好。”记者循声望去,护士长邱新丽正蹲在患儿小涛身边,边说着话边用奶瓶给他喂奶。
 
  小涛因先天性基因疾病,多次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诊治。医护人员和他说话,逗他开心,日常照料陪伴竟使得这个小男孩见到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时,会朝他们怀里扑过去,就像见到了亲人一般。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已工作5年的邱新丽介绍说,这是一份“良心”工作,看着父母内心的焦急,患儿生命的脆弱,这里的每名医护人员时刻都当起了“临时妈妈”。
 
  每天不停的护理治疗、夜里巡视、2小时换一次尿布、3小时喂一次奶、哭吵了抱起来唱儿歌安抚,科室里很多未婚女护士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作为科室年龄最小的女护士,1995年出生的徐婧感慨:“我们都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孩子都能早点健康回家。”
 
  惦记病房里的孩子,在家休息也睡不安稳
 
  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目前有6名医生和18名护士,他们中绝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虽然大家都很年轻,但工作起来却十分老练,“来到这里的新生儿病情随时都可能变化,来不得丝毫的马虎。”
 
  医生连新平说起了刚出院的一名患儿笑笑的故事。“隔疝很严重,成为我们重点关注对象。”连新平说,笑笑住院那十几天,大家时刻紧绷着心弦,就算是下班了,也会安排多名同事待在科室,密切观察,“笑笑做一次CT,需要7个人陪同,4个人抬床、1人捏球囊、1人提氧气袋,1人拿生命监护仪。”
 
  更让连新平记忆深刻的是,每当笑笑哭闹时,只要大家一拿出报纸开始读文章,她立马就安静下来了,每当回想起这个场景,大家依然感触深刻。
 
  “日常操作时,我们都会耐心地与患儿沟通、交流,坚信他们能听见世间的每个动静、每种声音,虽是儿科重症监护室,却希望给每一个孩子暖暖的家的感觉。”邱新丽说。
 
  “做这一行久了,长年累月的,即使不值班的日子,在家睡觉也不踏实,心里惦记着这群患儿。”儿科重症监护室主任邱建辉说,一有紧急抢救任务,就算休息中的同事也会立马赶到医院。
 
  因此,这群年轻人每天都绷紧神经,为了守护生命,他们的脚步再快一点,动作再轻柔一点,耐心再足一点,“虽然累,却有着无限成就感。”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