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烟花闪耀央视荧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4-30 10:07:45
微浏阳
—分享—

首届《中国产业地理盛典》开播

浏阳烟花闪耀央视荧屏

03版经济-2.jpg

4月28日晚,《中国产业地理盛典》在央视财经频道开播,浏阳烟花爆竹产业作为中国产业名片精彩亮相。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4月28日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策划的《中国产业地理盛典》在央视财经频道开播。此次盛典以“绘制中国产业版图·感知中国经济韧性”为主题,首次全景式呈现我国80个区域(城市)的产业名片,解码中国经济的底层韧性密码。

浏阳烟花爆竹产业精彩亮相节目,向全国人民展示这一千年产业的独特魅力。

去年,浏阳烟花爆竹产业入选“2024中国最具影响力产业名片”榜单,彰显了其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如今,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浏阳烟花正以科技创新、维度升级、文旅融合为三大引擎,驱动产业蓬勃发展,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科技创新

让大家“越玩越安全”

在浏阳,科技创新正驱动烟花爆竹产业实现深刻变革。

安全,是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面对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安全生产难题,浏阳近年来大力推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进程。2023年以来,在湖南“智赋万企”行动支持下,浏阳启动花炮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遴选220家企业作为试点,围绕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三大领域实施数字化改造。

中洲烟花运用数字技术,所有产品在自动化生产线都需经过高清摄像头“火眼金睛”的检测,让瑕疵品无处遁形;金牛烟花引入烟花爆竹风险检测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24小时全方位监控;盈丰烟花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起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追溯体系,让每一克原料的流向都有据可查……随着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安全设施全面升级、生产流程愈发规范,浏阳逐步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除了在生产和安全管理环节的创新,浏阳烟花还在产品研发上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玩法。近年来,各种药量小、声响小、运动轨迹可控、安全环保的创意城市烟花产品层出不穷、火爆出圈,特别是无烟烟花系列、冷光舞台烟花系列、安全环保型烟花系列产品,成为各大庆典活动的“新宠”。

在追求安全与环保的道路上,浏阳烟花爆竹产业从未止步。作为推动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平台,湖南省浏阳烟花科学研究院汇聚了22名专家,聚焦9大技术方向开展攻关。该院孵化的“基于高氯化聚乙烯的烟火药”项目已进入产品试制阶段,将总体减少烟尘排放量30%—50%;“新型纳米复合结构微烟无硫发射药”更是将可见烟雾量降低50%以上,该成果正在申请技术评定。

据统计,目前浏阳已培育花炮行业高新技术企业114家,建成2个省级新材料基地和3家省级技术中心;与国防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20余所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取得了“烟花爆竹用纤维粉新材料”“烟花爆竹用无硫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无硫无氮低碳烟花发射药研发及应用”等多项专利。

从传统制造到科技创新引领,浏阳烟花爆竹产业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未来,在满足人们对美好视觉体验追求的同时,不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让玩烟花成为安全美好的日常体验。

维度升级

让产业“越玩越红火”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消费的体验有了更高的期待。浏阳烟花爆竹产业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以满足文化消费新体验为导向,积极推动产业维度升级,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从产品到文化、从单一场景到多元融合的全方位升级。

在产品维度上,浏阳烟花企业聚焦消费趋势,将创意融入设计,打造出一系列“现象级”网红爆品。

“水母烟花”升空后如灵动水母在夜空中漂浮闪烁,如梦如幻;“加特林烟花”凭借密集、绚烂的发射效果,带来强烈视觉冲击,一度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爆款担当”……这些创新产品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新奇烟花产品的需求,也为浏阳烟花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文化维度的深度挖掘,则让浏阳烟花从单纯的节庆消费品跃升为文化传播载体。4月26日晚,由浏阳市银达利烟花燃放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第9场周末焰火秀在天空剧院精彩上演。这场以《蝶恋千年·宇宙回响》为主题的焰火秀,创新将“量子叙事”融入焰火艺术,堪称一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盛宴。

当晚,2025台无人机搭载璀璨烟花腾空而起,通过灵动的编队变换与震撼的烟花绽放,将一段跨越时空的东方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

从以单一视觉冲击为主的“绚烂之美”,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交融的“创新之美”,再到深度融入文化叙事与价值理念的“内涵之美”……浏阳烟花不断迭代升级、焕发新彩。

为拓展消费场景,浏阳烟花还积极与其他领域融合,与《庆余年第二季》《哪吒2》等影视、动漫、文学IP深度联动,借助热门IP的强大影响力,让烟花以全新的形式走进年轻人的视野。

文旅融合

让城市“越玩越浪漫”

烟花是浏阳的文化符号,也是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浏阳积极探索“烟花+”模式推动文旅融合,让城市因烟花更具浪漫气息,成为全国知名网红打卡地。

每周定期上演的周末焰火秀已成为浏阳最亮眼的城市名片。借助周末焰火,浏阳打造一系列文旅项目,如建设花炮文化博物馆,让游客了解烟花历史文化;开发烟花主题民宿,为游客提供独特住宿体验;举办湘赣艺术焰火邀请赛,吸引了多家烟花企业参与,提升产业影响力,“烟花+旅游”“烟花+民宿”“烟花+体育(赛事)”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烟花文旅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共进。目前,全市酒店民宿数量从2022年的274家增至目前的639家,通程、洲际、芳草地、温德姆等品牌纷纷入驻。餐饮零售、文化创意等行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天空剧院为核心形成的“焰遇浏阳河”文旅消费集聚区获评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为优化观赏体验,今年以来浏阳对浏阳河东路、锦程大道等路网进行了提质改造及周边环境提升,新增卫生间、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扩建天空剧院场内座席2000多个。

更令人期待的是,为接好周末焰火秀带来的巨大流量,发展焰火经济,浏阳计划在城区设立4个烟花燃放点,目前已完成方案制定、实地考察、勘测选址,届时将形成“主剧场+多点位”的立体观赏格局。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浏阳烟花无论是品牌声誉、集群规模,还是技术研发、人才储备,在全球都独占鳌头。国际烟标委秘书处设在浏阳,更是赋予了这座城市行业规则的主导权和制定权。

这种根植于心的文化自信,让浏阳更加坚定地推动烟花爆竹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数据显示,2024年,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总产值连续两年突破500亿元,带动30余万人就业,年发放社会工资近200亿元,为浏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