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6-15 10:38:20
微浏阳
—分享—

2021年浏阳市非遗宣传月系列活动轮番上演

06、07版深读-5.jpg

浏阳日报讯(记者谢鹏)今年6月12日是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1日,2021年“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启动,活动共分为“共颂·非遗”“共览·非遗”“共悟·非遗”“共品·非遗”“共享·非遗”“共唱·非遗”六个篇章,将进一步展示浏阳非遗风采,营造更加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

11日晚,作为“共颂·非遗”篇章的重头戏,我们的节日·端午——长沙市“端午情思古韵官渡”诗会暨浏阳市非遗传承示范点发布活动如期举行,丰富多彩的夏布工艺品、美味可口的官渡嗍螺、优美动听的浏阳方言歌谣……这些美丽、美味、美好的非遗瑰宝齐聚官渡镇,让群众现场领略非遗的魅力。

活动现场又分为“溯源”“寄情”及“圆梦”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端午节的起源,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家国的赤子情怀。诗会将诗歌、音乐和情景表演完美融合,结合党史元素和非遗元素,或婉约细腻、清新明丽,或气壮山河、催人奋进,令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06、07版深读-7.jpg

现场,我市还对浏阳烟茶制作技艺、罗氏跌打损伤传统疗法、淡豆豉制作技艺等7个第八批浏阳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第二批浏阳市示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乡镇(街道)、传习所、传承学校等进行现场授牌,全面展示浏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成果,提升全民保护意识。

浏阳作为千年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丰富、形式多样。截至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长沙市级非遗项目23个、浏阳市级非遗项目61个。

据悉,2021年“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月底,其间,“千年古县多彩非遗”展览、“非遗与浏阳”主题讲座、北乡土布织染实践、非遗传承嘉年华、湘赣边客家山歌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将轮番上演。

共品·非遗

体验“舌尖上的非遗”

06、07版深读-8.jpg

浏阳日报讯(见习记者周旺)6月11日,“舌尖上的非遗”展销活动在市图书馆启动,现场11个展台一字排开,全方位展示浏阳豆豉、牛胶膏、白沙豆腐、嗍螺、浏阳河酒、烟茶、油饼等浏阳特色非遗美食,市民可现场了解和体验。

嗍螺是客家美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今年,官渡嗍螺入选长沙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浏阳市桂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保护单位。

官渡嗍螺主要食材有中华圆田螺、韭菜、薄荷、鲜紫苏、茴香、碧池、桂皮等等。“必须得用本地特有的香料碧池,以及本地的韭菜、茶油等,才能做出正宗的味道。”浏阳市桂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姣介绍,官渡嗍螺制作工艺复杂,无论选取食材还是剔除杂质、灌螺肉,都是人工一颗颗加工制作。加上恰到好处的火候,共同造就官渡嗍螺独特的风味。

在此次“舌尖上的非遗”展销活动现场,浏阳市桂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准备了100斤官渡嗍螺供市民试吃,前来观展的市民纷纷品尝,嗍螺、吮指,鲜香四溢、好不韵味。“经过这次展销活动,扩大了‘官渡嗍螺’的知名度,同时带动了田螺小镇同款产品的销售量,有助于大家了解我们官渡的非遗美食,更好地传承保护嗍螺美食文化。”李玉姣说。

共悟·非遗

“非遗与浏阳”主题讲座开讲

浏阳日报讯(见习记者袁安)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6月11日上午,浏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非遗传承人培训在市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活动特别邀请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孙文辉以《非遗与浏阳》为主题开展讲座。

讲座中,孙文辉讲述了浏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有关浏阳非遗的历史和渊源,通过讲述洞庭之战与浏阳花炮的关系带领大家探索千年古县——浏阳的非遗密码。

“听完孙教授的讲座,我对浏阳非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讲座结束后,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公特色艾灸疗法项目代表人龚鑫表示受益匪浅。

当天,市图书馆以“千年古县多彩非遗”为主题,还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展览涵盖浏阳花炮制作工艺、浏阳菊花石雕刻工艺、浏阳文庙祭孔音乐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浏阳皮影戏、江氏正骨术等4个省级非遗项目以及众多长沙市级、浏阳市级非遗项目,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非遗手工课

市民现场学习制作油饼

06、07版深读-6.jpg

浏阳日报讯(见习记者周旺)传统美食,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特点。6月12日,在“非遗手工课”上,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油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彭长林和他的女婿戴永红,现场教市民制作油饼,30余名学员参与其中,感受非遗的魅力。

文家市油饼,是浏阳十佳土特产之一,浏阳油饼制作技艺是长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油饼制作技艺传承已有300多年。

活动现场,30余名学员认真学习包酥、包料成型、包馅、小饼成型等步骤,最后将成型的小饼放入烤箱烘烤,经过浸油冷却后,散发着茴香香味的金黄色油饼便制作成功。

葛礼维今年7岁,他和4岁的弟弟李知穆一起制作了11个油饼。“家里的老人很喜欢吃,我也经常买油饼等浏阳特产送给朋友。”他们的母亲李振华笑着说,这是她第一次学习制作油饼,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对于孩子来说,这既是美食课,又是手工课,更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特色课。

“我们经常面向广大青少年和市民开展油饼制作现场传习,浏阳油饼是传统美食,既好吃又健康。”彭长林说,开展现场传习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品尝到浏阳油饼,甚至教会他们自己做出来。

传承非遗

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

浏阳日报讯(记者谢鹏)近日,大瑶镇排山完小校园内,歌声嘹亮,掌声阵阵,浏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活动现场,游流辉、丁子文、张运舟三位长沙市级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分别教授孩子们浏阳祭孔音乐、剪纸、客家山歌等非遗技艺;卡乐书城为排山完小捐赠了各类图书500册。

此次活动由市文旅广体局、市教育局指导,市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大瑶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旨在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增进学生们对非遗的了解,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