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城市白领到女果农,她的梦想不一样

编辑:戴鹏 2019-08-13 10:14:57
微浏阳
—分享—

 
  一顶草帽、一个竹制的背篓,大围山镇金钟桥村密实的果树丛中,孔水利小心地将果树的枝桠拢过来,将那些带着纸袋的果实小心翼翼采下来放进背篓。昨日,果园里的气温超过40℃,不一会儿功夫,孔水利的头发因为汗水的浸润变成了一缕缕的。
 
  一轮采摘结束后,工作的场所从果园转至包装间。去袋、称重、重新包装、装箱、封口,每一道工序一丝不苟。在等快递车的间隙,就着水龙头洗了把脸,这位女果农脸上的疲惫并未完全消退:“因为大围山的主打产品是梨与桃,所以越是热的时候果农们也就越忙。不过,‘大围山梨’作为湖南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也就是这样一点点打拼出来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张迪
 
  发400件货从凌晨五点忙到半夜
 
  “黄金梨的最佳风味也就是现在了,采摘期也就半个月的样子。时间特别紧,人手也就跟着紧张。”一手将果枝拢过来,一手将一个黄金梨连袋轻轻拧下来,孔水利的动作轻柔而麻利。随着背篓中的果实越来越多,孔水利的汗水在脸上、脖子上流。裸露的皮肤因为不时会碰到树叶,变得又热又痒,很不舒服,两手都腾不出空的她,只能将脸往衣袖上蹭了蹭。
 
  半个小时后,两个背篓里的梨子已经满了,足有六七十斤重。将梨子送回包装间的过程,孔水利的脚步比来时慢了许多,背篓的带子将两边胳膊各勒出了一条弧线,后背则是完全湿透了。卸下梨子,一屁股坐下来,灌了大半杯冷开水的她才缓和了不少。
 
  “最多的时候,一天送了400件货到长沙。因为是客户指定时间送达,从早上五点一直忙到半夜才回家。”因为果品质量佳,孔水利种出的“黄金梨”曾代表湖南,首次亮相由农业部主办的中国国际农交会。名声大噪的同时,订单络绎不绝。
 
  作为果园主,孔水利表示采摘季节的这份辛苦与操劳堪比“双抢”的劳动强度——100多亩的新品种果树栽下去不到两年,在采收水果的同时,不间断地为这些果树造型、打枝、施肥则是一天都不能疏忽的。
 
  “其实大围山的果农都一样,一年四季都在忙个没停。前后长达5个月的采摘季恰逢温度最高的夏天,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看着水果一箱箱被搬上快递车,孔水利的声音里充满了亮色:“客人们对大围山水果的那份肯定,亦是果农们的快乐。我想,这就是山村生活的希望所在。”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嫁接”果园

 
 
  “这放在以前,是很难想象自己有这么大力气的。”送走了快递员,孔水利表示一次能同时背两竹篓水果的“爆发力”也是近年才锻炼出来的。放在以前,连自己都不敢相信
 
  孔水利高中毕业后,选择了财务作为自己的专业。在家人看来,这份工作对于她这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女生来说太合适不过了。
 
  “生活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永远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候。”做了几年会计后,孔水利放弃了这份朝九晚五的白领工作。
 
  “也许是自小在农村长大的缘故,每次回到乡村我的状态才是最自然与放松的。”2010年,孔水利在众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回到了金钟桥村,按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了一名女果农。刚开始,几个人合伙的果园是按照家庭作坊的方式种植经营,一切都是不瘟不火的状态。
 
  “我们不能再以家庭作坊的方式经营果园,只有改变种植方式才能脱颖而出。”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恰逢合伙人退出,孔水利劝说丈夫接下果园。随后,她从陕西请来了有30余年水果种植经验的专家常驻果园,采取了有机种植的方式来“升级”果园。
 
  产地环境无害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过程规范化……初次听到这一堆专业名词,员工黄绪新感到特别新鲜:“在大围山,以前的果园就是家庭作坊式,哪有什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搞法。”
 
  不过,黄绪新很快就折服了,没几年时间,通过提升果园土壤有机质,选用优秀的品种规模化种植,孔水利的果园很快成了当地的种植示范基地。
 
  “小山村一样藏有机遇与梦想,一样可以有新作为。”在孔水利的心里,乡村生活只是一种方式。而脚下的这片土地可以不停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最美的梦想。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