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居民主动分类垃圾,小区垃圾半年减量880桶

编辑:戴鹏 2018-11-22 10:48:48
微浏阳
—分享—
 
  新北社区探索试点城市小区垃圾分类
 
  昨日一早,淮川街道新北社区的鸿宇公馆小区,居民欧美兰又做起了垃圾分类——剩饭、果皮倒进了湿垃圾桶,废纸、包装纸倒入了干垃圾桶,“随手垃圾分类,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家的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这是鸿宇公馆小区正在全力实行的环保举措。今年5月,新北社区选择鸿宇公馆小区启动城市物业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计划将该小区打造成浏阳城区的垃圾分类“样板小区”。
 
  如今,鸿宇公馆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已有半年,探索出了独具特色、可持续推进、可复制推广的城市小区垃圾分类新模式。截至目前,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达100%,参与率达85%,平均每月回收垃圾达916.5公斤,月产垃圾总量从试点前的405桶降至试点后的258.2桶,减少36.1%,半年垃圾量减少880余桶,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浏阳日报记者沈阿玲
 
  “要我分”变为“我要分”
 
  鸿宇公馆小区有居民507户、1728人。“小区布局整齐,楼道宽敞,保洁管理有序,是一个成熟的物业小区。”新北社区党委书记冯莲说,把垃圾分类试点选在成熟的规模小区,更容易产生实效。
 
  不过,小区这么多人,怎么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居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呢?
 
  5月,新北社区党委在鸿宇公馆小区举行了一次特殊的民意收集活动,“把话筒交给群众”,发动居民一起来探讨“小区垃圾分类,我们如何做”。
 
  “垃圾分类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变废为宝’。”小区民意收集会上,10岁小姑娘周嘉乐第一个拿起话筒;居民刘艳珍也表示,垃圾分类是好事……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形成了共识——垃圾分类利人又利己。
 
  紧接着,小区设立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专栏,新北社区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发放分类垃圾桶、可降解分类垃圾袋,以及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资料。同时,社区邀请市城管局工作人员走进小区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猜等活动,为垃圾分类工作推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另一方面,建立奖惩机制,按垃圾分类积累相应的分数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居民们的参与积极性被有效激活。加之小区的党员们率先行动起来,带动了大批居民参与。社区还通过鼓励“老传少,小带老”等方式带动全家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在鸿宇公馆小区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糊涂分”变为“明白分”
 
  城市小区居民一般都是居住在楼房,且家中空间布局有限,如何找到一个最适合城市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方式和模式,成为这项工作能否成功推进并长期坚持的关键。
 
  “分类方法不能太复杂”“我们分好类以后,相关部门需要配套相应的处理措施,垃圾分类才有意义”……根据民意收集会上居民们的建议,社区除了给每家每户配齐分类设施外,还制定了“干湿垃圾分类”和“有害垃圾收集”的简便分类方法。
 
  “居民只需按照干湿两类对垃圾进行一次分类,容易坚持。“冯莲说,收回的干垃圾由小区保洁员按照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二次分类,以达到分类回收和处置条件。
 
  其中,干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由保洁人员联系废品站直接进行收购,不可回收的干垃圾和湿垃圾(即餐厨垃圾)由环卫部门每天进行拖运处理,有害垃圾集中收集一段时间后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废旧电池设置专门收集箱统一送往浏阳高新区专业化公司进行处理。
 
  简便可操作的垃圾分类模式受到小区居民的热捧。为了让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彰显实效,社区又从配齐人员力量、优化分类步骤、确保处置到位等方面做好了“背后”工作。
 
  如今,鸿宇公馆小区配备有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安排了6名保洁员每天分两次对楼层干湿分类垃圾进行清理,每个楼栋放置5对干湿分类垃圾桶进行垃圾收集存放,做到垃圾清运及时、不留异味,确保楼道环境卫生洁净。
 
  “垃圾分类意义重大,需要更大范围推广。”冯莲介绍,目前,社区还在全体居民中发起了“垃圾分类新时尚打卡21天”活动,旨在让更多居民参与践行绿色低碳的文明生活。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