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浏阳
新兴产业壮大成势,撑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走进金阳智中心,一栋栋标准化多层厂房矗立,吸引了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入驻。浏阳经开区以金阳智中心等为载体,培育医疗器械产业,不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记者彭红霞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孟娟
11月7日,2025年中部显示与视听产业生态峰会在浏阳经开区举行。一块承载新型显示技术的“智慧屏”,成为连接中部产业链的纽带,吸引众多专家学者、行业代表齐聚浏阳,共话产业未来。
这场产业盛会为何花落浏阳?答案藏在这座城市蓬勃生长的新兴产业基因里。一手托举传统产业深厚底蕴,一手拥抱新兴赛道无限可能。浏阳以“2+2+N”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骨架,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作为挑大梁的主力军,向着“千亿级”“五百亿级”目标全力冲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撑起坚实新支柱。
头雁领航
“一块屏”照亮千亿级产业之路
翻开今年浏阳产业链的招商成绩单,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1—10月,浏阳新签约项目115个,总投资387.34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链项目签约投资201亿元,占总投资比重超过一半。
能以绝对领先优势成为招商引资“优等生”,浏阳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异成绩”,源于向千亿级产业集群大步迈进的冲劲与干劲。
雁阵高飞头雁领。在浏阳,蓝思科技与惠科光电正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头雁”,它们“牵链”上下游、“补链”强生态,带领整个产业集群在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赛道振翅高飞。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外观件领军企业,蓝思科技稳坐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头把交椅”,用一块“透明玻璃”改写手机防护面板此前均采用亚克力材料的历史,引领行业变革。
在巩固核心业务优势的同时,蓝思科技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潮流”为核心战略,通过新模式、新产品、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布局新赛道,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新兴业务布局中,蓝思科技主动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横向延伸,深入布局智能汽车外观结构功能件及模组赛道。目前,其汽车客户已涵盖保时捷、特斯拉、比亚迪等国内外车企,产品覆盖中控屏、仪表盘组件、充电桩等多元领域。
智能终端赛道,蓝思科技同样捷报频传。今年2月,内置提词器功能的RokidGlasses因“发言稿就在我的眼镜里”火出圈。这款仅49克的AI+AR眼镜,拿下30万台全球预售订单,蓝思科技正是其配件和整机组装独家供应商。
近日,越疆机器人向蓝思科技下达10000台机器狗整机组装订单,彰显其在具身智能整机制造领域规模化量产的综合实力。自2016年进军机器人领域以来,蓝思科技整机组装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
今年7月,蓝思科技成功登陆港股,其全球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公司上市将极大拓宽融资渠道,为多元业务布局、全球市场拓展按下加速键。
如果说蓝思科技是浏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压舱石”,惠科光电便是冲刺千亿赛道的“新引擎”。
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惠科光电车间内,总投资320亿元的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巨大的玻璃基板经数十道工序后,变身4K、8K等超高清电视面板,走向全球市场。
不远处,总投资90亿元的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正加紧建设,这已是惠科股份在浏阳布局的第4个项目。Mini-LED是新一代核心显示技术,具备高显示效果、低功耗、高集成、高技术寿命等优良特性,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车载显示等显示产品的Mini-LED背光模组,以及Mini-LED直显用的箱体和一体机。惠科股份的接连“落子”,不仅推动浏阳、长沙乃至湖南新型显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更显著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2024年,惠科光电持续满产,综合良率稳定在99%以上,税收同比增长57.25%,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在头雁引领下,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延伸集聚,呈现清晰梯队布局,基本形成“玻—屏—芯—端”全产业链。上游以惠科光电、蓝思科技为核心,新增Mini-LED背光模组、直显整机制造环节,填补COB工艺技术空白,形成“面板+模组+整机”垂直整合能力;中游集聚欧智通、利尔电子等50余家配套企业,带动超宽幅偏光片、触控传感器等关键材料本地化;下游拓展车载、AI眼镜、电力载波通讯等应用场景,产业链产值连年攀升。2024年,浏阳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超406亿元,一个千亿规模的国家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创新驱动
“一粒药”见证产业迈向更高能级
11月7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正式公布。全国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中选资格,其中浏阳经开区4家药企8个药品中选本次集中采购。
此次浏阳的中选名单中,既有九典制药、华纳药厂、明瑞制药等深耕园区多年的领跑企业,也有先施制药这样的“后起之秀”。
浏阳药企为何能在全国医药擂台的激烈竞争中持续脱颖而出?或许能从本次国家集采的首创规则中找到答案。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首次将“反内卷”纳入核心原则,推动竞争从“卷价格”向“卷价值”跃迁,为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注入强心针。
自1997年起步,浏阳经开区深耕生物医药产业28年,现已成为中西部第一家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是我国医药企业最集中、制药生产线最多的开发区之一。目前,园区聚集生物医药企业280余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4家,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品种达850多个。
创新不息,步履不止。28年来,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从仿制药、仿创结合到全面创新的螺旋上升。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亦是发展的缩影。作为最早一批入园企业,华纳药厂从生产销售仿制药起步,如今已成为科创板上市企业。通过“原料制剂一体化”“产品集群化”,其在消化、呼吸、抗感染等领域构建起行业比较优势。截至2025年9月,华纳药厂拥有71个特色化学原料药品种,其中53个原料药的备案登记号状态转为“A”(可用于生产上市制剂)。
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持续研发投入。2024年,华纳药厂研发投入达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45%,占营收比例达11.21%,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8.2%的平均水平。2025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已达1.06亿元,占营收的9.75%。“未来,我们仍将进一步加码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创新药物研发,这不仅是顺应市场与政策导向的必经之路,也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和战略选择。”华纳药厂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生物医药行业,新药研发大多要经历两个“十”:十年左右研发周期、十亿美元上下研发投入。企业要实现创新引领,既要沉心搞研发,更要提前布局谋先机。
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是湖南首个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医药单品,从2003年公司关注凝胶贴膏剂型,到2017年获批上市,研发之路跨越十余年。作为国内经皮给药领域龙头企业,九典制药通过核心技术攻关,建成凝胶贴膏、热熔贴剂、溶剂胶贴剂及半固体制剂四大技术平台,形成涵盖化学药和中成药的外用贴膏产品矩阵,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前列。
此次在国家集采中崭露头角的先施制药,2021年才落户浏阳经开区,2024年10月启动商业化生产,始终秉持“研发先行”战略。企业落户之初便组建超百人的研发团队,硕博占比超30%,建成原料制剂、新药研发等6大研发平台。“我们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于1亿元,”先施制药副总经理薛海鹏表示,目前公司已推出维生素D3注射液等多款临床价值显著的优势品种,拥有在研创新药项目10余项、高端仿制药50余项,未来将持续深耕高端制剂平台建设。
在这片创新沃土上,不论是老牌企业还是行业新锐,“创新”已成为共同基因。企业“二胎”“三胎”项目在浏阳生物医药版图上密集落子,持续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强化。
这片“创新森林”的茁壮成长,更离不开园区的精心培育。园区出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环节提供全链条政策支持;创新构建“链长牵总、院长支撑、盟长搭台、行长帮扶、基金长赋能”的“五长”联动机制,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正通过一步步创新实践从蓝图变为现实。
极致专注
“一个零部件”推动“隐形冠军”集群崛起
“生产线目前生产的是上汽智己LS9汽车的前灯,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浏阳经开区内,华域视觉科技(长沙)有限公司(下称“华域视觉”)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总经理路明指着繁忙的生产线介绍。
相较于传统0.6米直径的前灯,智己LS9车灯直径超1.8米,对注塑工艺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华域视觉专门引进锁模力更强的注塑设备,将注塑压力从1600吨提升至3300吨,以保障大尺寸车灯的成型精度。“目前这一规格的车灯部件全国仅华域视觉长沙基地能生产,我们成为了智己LS9的独家供应商。”
无独有偶,长沙永昌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将新能源车型“门窗密封条”类产品做到极致,为理想、比亚迪、小鹏等20余家车企提供配套服务。其核心产品无阶差密封条领跑国内及省内市场,更凭借该产品入选第四批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向新而行路径多元。在成熟工业体系中,竞争优势并非仅源于规模,更可来自专业深度。通过聚焦细分市场,将单一产品做精、做深、做到不可替代,“小众赛道”企业同样能掌握行业话语权。
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一样,智能装备产业是浏阳的主导产业之一。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在细分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这也成为浏阳智能装备产业冲刺500亿级产业集群的底气。
这种专业化优势的“回声”,不仅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激荡,更在新材料、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形成共振。
新材料产业链上,湖南方恒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高性能层状复合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其异质金属连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是细分市场行业龙头;湖南方锐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焦交联剂、阻燃剂等橡塑助剂及发泡剂等产品,五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三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机器人细分赛道中,浏阳经开区已集聚蓝思智能机器人、华恒机器人、宇环数控等100余家链上企业,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制造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其中,华恒机器人专注智能物流仓储与柔性自动化生产线领域。近两年研发投入超2600万元,技术人员占比超40%。其为广东简一陶瓷打造的“黑灯工厂”级智能仓储系统,通过机械臂、AGV、RGV等设备协同作业,将车间利用率提升4倍,单托盘作业时间从145分钟压缩至13分钟,树立行业智能化标杆。
持续创新投入结出丰硕成果。华恒机器人研发出世界首台叉车门架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以及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箱型梁自动焊接线机器人、储运发箱箱体智能焊接系统和起重机臂架焊接生产线。这些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端机器人焊接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垄断。
从“一个零部件”的极致专注,到“隐形冠军”的集群崛起,浏阳智能装备产业凭借细分领域的深度耕耘与差异化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小博大、以专取胜”的高质量升级路径。
放眼浏阳产业版图,从电子信息的“千亿冲刺”,到生物医药的“创新跨越”,再到智能装备的“细分突围”,新兴产业正以集群成势之态,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展望未来,浏阳将继续坚持“产业强市”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向着“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不断挺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微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