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江高速:“绣花功夫”解决施工难题,隧道掘进“每天都有新进展”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11-10 10:32:04
微浏阳
—分享—

浏江高速全速推进

“绣花功夫”解决施工难题,隧道掘进“每天都有新进展”

03版县域经济-5.jpg

浏江高速西湖山隧道洞口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边坡绿化施工。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彭红霞

立冬已至,寒意初显,浏江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却如火如荼。机械轰鸣、焊花闪烁,这条连接浏阳与长沙的交通动脉正全速推进。11月6日,记者深入项目一线,实地感受争分夺秒的建设热潮。

昼夜轮转,力克难题

浏江高速公路项目分为5个标段同步施工,位于集里街道西湖村的一标段是距浏阳城区最近的施工现场。

记者在一标段西湖山隧道入口处看到,洞口的边仰坡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边坡绿化施工。

03版县域经济-3.jpg

“西湖山隧道于9月8日正式进洞施工,目前隧道右洞已掘进45米,左洞明洞衬砌已完成12米。”项目现场负责人黄磊介绍。现场机器轰鸣,大型装载车来回穿梭,洞内灯火通明,焊花飞溅。

西湖山隧道全长1.53公里,是浏江高速公路西湖山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建成后,将成为出入浏阳主城区的重要通道,显著提升周边片区通行效率。但因地质条件复杂,西湖山隧道的施工难度较大。“特别是岩层含水量高,且靠近城区的400米段为浅埋段,存在涌水风险。”黄磊表示。

为降服这只“水老虎”,项目建设者下足了“绣花功夫”。“我们采用了‘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水方案。”黄磊进一步解释,针对浅埋段,创新性地运用了地表加固技术,“通过绣花管注浆、加固地表建筑物,确保万无一失。”

03版县域经济-6.jpg

同时,为有效避免施工对洞顶上方居民及附着物造成影响,项目还创新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的隧道数字化协同管控平台。该平台可统一管理全线进度、物资和地形数据,实时监测并动态分析,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与技术难题较量的攻坚战。目前,西湖山隧道开挖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确保隧道掘进“每天都有新进展”。

精雕细琢,锻造“脊梁”

与隧道内的“暗战”不同,三标段的施工现场是一片开阔的“明局”。该标段全长6.98公里,涉及5座桥梁建设。在宽阔的梁场内,一排排坚固的台座上,蓝色模板整齐排列,工人们或绑扎钢筋,或打磨台座,为预制箱梁的生产进行最后冲刺。

03版县域经济-4.jpg

“我们已基本完成整个梁场的建设,计划在本月内生产出第一片箱梁!”三标段项目副经理胡长富指着热火朝天的工地,言语中满是期待。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现场同样干劲十足。旋挖机挥舞着钢铁巨臂,工人们有序进行清孔、下放钢筋笼等作业。几排已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墩柱拔地而起,整齐排列,表面光滑而规整,静待承载上方桥梁的千钧重担。

胡长富介绍,第一座桥的墩柱已基本完工,其余桥梁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下个月即可呈现“长虹卧波”的架梁场景。

03版县域经济-2.jpg

浏江高速公路是湖南省高速公路“十四五”规划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浏阳连接长沙的又一条高速通道。

截至11月初,浏江高速已完成路基土石方挖方438.95万立方米、填方309万立方米,浇筑砼挡墙69处,开工建设盖板涵及通道27道、圆管涵19道;桥梁工程方面,已完成桩基793根、系梁115道、承台16个、立柱101根、盖梁20个。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