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技术”双升级,晚稻亩产突破680公斤

金黄遍野、稻浪翻涌,社港等地的晚稻迎来丰收。刘珂摄
浏阳日报讯(记者徐旻)金秋十月,稻浪翻滚,社港镇近2万亩晚稻迎来丰收。10月28日,位于合盛村的粮食生产“四高”基地千亩核心示范片里,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在金黄稻浪中稳步前行,将一行行饱满的稻谷麻利地“收进囊中”。繁忙的丰收现场,“四高”基地千亩核心示范片晚稻测产验收也同步展开。
伴随着机械轰鸣声,当地种粮大户寻华根驾驶着收割机驶入稻田;田边,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等单位派出的专家团队将收割地块的稻谷进行装袋过磅计量、水分测定、质量检测、计算统计。“今年我种了600多亩水稻,早稻测产时亩产达到了650多公斤,比往年提高了100公斤左右。”寻华根的语气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以前最多就是550公斤左右,今年有了‘四高’技术的加持,增收明显。”

金秋十月,社港镇近2万亩晚稻迎来丰收,从空中俯瞰,丰收的景象尽收眼底。社港镇供图
“今年全镇早稻种植面积达1.75万亩,加上烟田,晚稻总面积近2万亩。通过‘四高’技术的全面推广,亩产将显著提升。”社港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社港镇全力打造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基地,累计投入超400万元升级农业基础设施,基地早稻测产673.54公斤,晚稻测产680.20公斤,较去年增产18%。
为保障晚稻收割工作,社港镇提前部署,做好农机调度服务。“如果不及时烘干稻谷,谷子发芽就废了。”社港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向吉方说,今年镇上引导支持大户寻丰荣新建了一座烘干厂,配备了5台烘干机,日烘干量可达100吨,为周边农户提供代烘服务,有效解决了晒谷难题。

种粮大户寻华根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驰骋,几个来回,一片稻田就收割完成了。刘珂摄
销路方面,社港镇的优质稻早已“名花有主”,既有送粮站的,也有送米厂的,浏阳河米业等大型企业更是直接到产地收购,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
晚稻收割的同时,社港镇也同步开展秋冬种工作。“你看,我收割晚稻前播下的草籽已经长出来了!”寻华根剥开稻茬,露出几朵刚探出头的小绿芽。向吉方介绍,千亩核心示范片将统一种植草籽,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提升土壤肥力,推动化肥减量减排,为明年高产打下基础。
社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镇的晚稻收割工作预计于11月初完成,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强指导服务,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同时扎实推进秋冬农业生产,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微浏阳
                微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