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叶接金稻 一地生“双金”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10-29 10:14:21
微浏阳
—分享—

“烟稻轮作”蹚出增收致富新路径

金叶接金稻 一地生“双金”

03版时政镇村-2.jpg

淳口镇南冲村千亩烟叶基地轮作的烟后稻迎来丰收。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彭红霞

千重稻浪翻涌,丰收盛景如画。继烟叶丰收之后,轮作的水稻正接续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近年来,在市烟草专卖局的大力推动下,浏阳广大烟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推行“烟稻轮作”模式,逐步构建起“一地两金、烟粮双优”的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千亩沃野金叶接金稻

“粮烟双优”描绘丰收新图景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淳口镇南冲村的千亩烟叶基地,只见沉甸甸的稻穗已成为这片沃土的主角。田间收割机轰鸣穿梭,金黄稻谷倾泻而下,一派丰收景象。“在烟技员的指导下,我们村的千亩烟叶基地已全部实行烟稻轮作。”南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谦友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连绵的金色稻浪,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03版时政镇村-3.jpg

南冲村近两年在烟稻轮作中试种“韶香100”优质稻,相比传统品种,穗型更大、产量更高、口感也更佳,大大提升了烟农的种植积极性。

“我们这儿的气候既适宜种烟,也适合种水稻。两种作物种植时间衔接顺畅,而且种过烟的田肥力足,能有效减少晚稻的病虫害。”在张谦友看来,烟稻轮作是烟农从土里刨金的“黄金搭档”,不仅能保育土壤、提升地力,更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令他欣喜的是,近年来在省农科院和烟草部门的推动下,南冲村千亩烟叶基地初步形成了烟田共建、设施共享、主体共育、技术共构、产业共融的“粮烟双优”协同发展模式,为区域农业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和路径示范。

“这两年我们在烟稻轮作中试种了‘韶香100’优质稻,它的种植茬口与烟叶完美衔接,抗倒伏和抗病害能力也很突出。”张谦友说,相比传统品种,新的烟后稻穗型更大、产量更高、口感也更佳,大大提升了烟农的种植积极性。

烟基设施“跨界”服务大农业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张昌明是南冲村的老烟农,靠着种烟供养女儿上了大学。“种烟是个好产业,只要肯干,收入就不错。”张昌明感慨,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种烟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活了。

03版时政镇村-4.jpg

南冲村近两年在烟稻轮作中试种“韶香100”优质稻,相比传统品种,穗型更大、产量更高、口感也更佳,大大提升了烟农的种植积极性。

“现在起垄有起垄机,打药用无人机,育苗、烘烤都有人专业打理,不仅劳动轻松了,烟叶品质和收入也提高了。”张昌明介绍,许多烟基设施还与大农业共通共享,“你看田里的无人机,三天两头来一趟,飞完烟叶飞水稻。好多农户自个儿买了飞机去揽活,又多一份收入!”

张谦友介绍,烟田里用于绿色防控的“性诱剂”“杀虫灯”同样适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提升稻米品质。他表示,南冲村千亩烟叶基地坚持“苗棚即秧棚、烤房即烘房、烟机即农机”的共享理念,使烟基设施充分服务大农业,既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也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烟稻轮作既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合资源、精准发力,深度融入重农抓粮大局,充分发挥烟草行业优势,激活烟叶产业“新引擎”,全力描绘“夏有烟叶绿如海,秋见稻浪千重金”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