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算学社创立130周年,学术论文征集7月30日截止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5-22 10:41:52
微浏阳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522104135.png

1895年,谭嗣同、欧阳中鹄、唐才常、刘善涵等维新志士,以非凡的胆识和远见,在湖南浏阳创立了算学社。这一壮举,不仅拉开了湖南维新运动的序幕,更标志着中国维新时期的第一个科技社团、湖南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驱,已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起点。

2025年,我们迎来了谭嗣同诞辰160周年,也迎来了算学社创立13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缅怀先贤的卓越贡献,继承和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进一步打造浏阳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由中共浏阳市委宣传部、浏阳市文旅广体局、浏阳市教育局、浏阳市第一中学、浏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浏阳市地方志编纂室联合主办,由谭嗣同纪念馆、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具体承办“算学社创立130周年”学术论文征集。

现面向全国范围内征集与算学社相关的学术论文,我们诚挚邀请广大学者、专家及历史爱好者积极参与,共同为这一学术盛会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征稿主题

论文主题应围绕算学社的历史沿革、成员(谭嗣同、欧阳中鹄、唐才常、刘善涵、罗棠等)贡献、学术成就、社会影响及与当代价值方面等展开,亦欢迎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如群萌学会等)。鼓励创新视角和深度挖掘,旨在通过学术研讨,进一步探究算学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二、征稿时间

2025310日起至2025710日止。

三、征稿要求

1. 论文需为原创作品,坚持正确导向,未在其他刊物或会议上公开发表过;内容充实,观点鲜明,史实准确,论证严谨;如发现抄袭、剽窃行为,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2. 论文字数不限,但建议控制在400010000字以内。格式请参照学术期刊标准,按“文章标题—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进行排序。标题为小2号黑体居中,作者单位及姓名为小4号楷体居中,正文为 4号仿宋,行距为单倍行距。参考文献一律尾注,尾注格式为:作者·文章标题/书籍名称·期刊名称/出版社名称·期刊期数/出版时间。

3. 文末请附作者联系方式: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通讯地址(含邮编)、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

四、入征方式

1.投稿方式:将参赛作品以电子版(Word文档)附件形式发送到邮箱270800967@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算学社征文】+标题+作者姓名”。

2.活动联系人:肖志坚 15874829048

林洪 13549658522

五、评选与奖励

1.由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聘请有关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优秀论文颁发奖金、证书。

2优秀论文可由主办方免费发布,并汇编成册,适时在谭嗣同研究微信公众号上发表;邀请作者代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一篇论文有两名以上作者的,邀请排名第一的作者参加),活动具体时间、地点及有关事项另函告知。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学术之名,共襄盛举,纪念算学社创立130周年!期待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谭嗣同纪念馆

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

                                     2025310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