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90”返乡开餐厅,循着二十四节气做美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3-28 09:49:04
微浏阳
—分享—

一桌春宴,满口春天的味道

06版轻创业好生活-1.png

留园家宴以“适时而食,不时不食”为理念,循着二十四节气做美食。赖暘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阳春三月,从浏阳城区出发,沿着“湖南最美乡村公路”荷文公路进入中和镇长安村,走进一处静谧庭院,这里春光汇聚,流水潺潺,青苔覆地,各色郁金香绽放,引得行人驻足流连。

2015年,“90后”刘非景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将祖宅翻新打造成一座庭院主题餐厅——留园家宴,秉持“适时而食,不时不食”的饮食理念,依据二十四节气推出特色菜品,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餐饮路线。

春雨惊春清谷天。正是大好春日,当赏春光、食春菜。

食春日味道

将青团做成糕点,好吃又好看

“老板,我想追加2000个青团。”3月17日一大早,刘非景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位老顾客再次下单。

三月咬春,首当其冲就是清香的艾叶青团,这是春日时令菜中不可或缺的经典小点心。

06版轻创业好生活-4.png

留园家宴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青团做成糕点形状。受访者供图

青团,顾名思义,是将青草捣碎后与糯米混合揉制出来的团子。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写道:“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民间很多野菜都可以做青团,荠菜、泥胡菜、鼠曲草等,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是用艾叶做的青团。

“这个时候的艾叶特别鲜嫩。”刘非景介绍,立春之后,田间地头、屋前屋后的菜土里都长满了绿绿的艾草,茎嫩叶青,散发着勃勃生机。跟随他的脚步来到田野,阳光下,田埂边的艾叶青翠欲滴、随风摇曳,轻轻摘下最鲜嫩的艾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鲜嫩的艾叶饱含水分,甚至能将手指染绿。

在清冽的泉水中,将夹杂在艾叶中的杂草挑出,轻轻揉搓艾叶洗净泥沙。随后,将艾叶煮沸、过滤,再加入糯米粉和清水不断揉制,直至和成面团。留园家宴在传统青团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做成糕点形状,用模具压制出繁复的花纹,出锅时再刷上一层油,更显晶莹剔透,宛如一件艺术品。

“原料新鲜,分量十足,口感扎实细腻,香味清新悠长。”食客赖先生对艾叶青团赞不绝口。

做时令文章

循着节气做美食,顾客直呼“有特色”

不仅艾叶青团备受欢迎,香椿煎蛋、藠头炒腊肉、猪油蒸小笋、清炒草头、野胡葱炒蚕豆……一道道载满春天味道的佳肴,让食客们尽情享受时令之鲜。2016年,刘非景的父母加入餐厅,正式掌勺,为餐厅增添了一份“家里的味道”。对于父母来说,为家人烹饪绿色健康的菜品再自然不过,将食客视为家人,“适时而食,不时不食”的饮食观念便逐渐成为刘非景创业的核心理念。所谓“时食”,即吃时令菜,享受当下天然绿色的食品。

为此,刘非景虚心向老村民、老长辈请教学习,深刻体会到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时令菜会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变化。春暖花开时,如田间满目的“草籽”,初冒头时清新甘甜,但仅十余日便会抽薹长高,此时再吃便酸涩难咽;又如乡野的荠菜,初食时觉“百蔬不鲜”,但一过“三月三”就开花变老,只能用来煮水煮蛋。因此,牢牢把握时令蔬菜的时效性和本土性,成了刘非景践行“时食”的重中之重。

这些年来,刘非景与越来越多的农户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他和父亲甚至远赴江西寻找真正的鸡冠花“老种子”,因为用这种鸡冠花炖鸡汤,味美鲜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刘非景对时令菜的领悟愈深加深,发掘的菜品亦愈发多样,餐厅也没有固定的“菜单”,而是根据当下食材的供应情况由食客现场点单。

“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打造时令菜,非常有特色。”中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刘非景的时令菜思路帮助当地许多农户打开了农产品销路,更让游客在中和感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同时,领略时令菜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振兴助力。

春日食单

把春天“搬”上餐桌

又是一年三月天。浏阳的好山好水,孕育出优质的生态食材,嫩绿的艾草、翠白的野葱、淡紫的香椿……各色新鲜野菜争先破土而出。

“适时而食,不时不食”,到底是什么味道?留园家宴为食客们烹饪春天的味道,端出了一桌子春天的美食。

06版轻创业好生活-3.png

香椿煎蛋

香椿煎蛋是许多人春天必尝的一道菜。将椿采摘回来后用沸水快速焯烫,捞起后切薄片备用,打两个鸡蛋搅拌成液,加入香椿。

刘非景的母亲十分擅长做香椿煎蛋。她先将油在锅中烧热,随后倒出备用,趁锅壁仍有余温将香椿鸡蛋倒入,缓缓转动锅柄,让蛋液均匀铺展成圆形。待定型后重新淋油煎制,这样做出来的蛋饼金黄不焦,摆盘非常漂亮,吃起来更是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猪油蒸小笋

初春上市的嫩笋仅两指粗细,剥去外壳的笋肉莹白如玉,指甲轻轻一掐便留下凹痕。若佐以肉片清炒,鲜甜脆嫩。若按浏阳蒸菜的做法,猪油是灵魂所在,入口鲜嫩爽口,感觉舌尖上都跳动着春天的气息。

清炒草头

陆游在《书怀》中写道:“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但令烂熟如蒸鸭,不著盐醯也自珍。”苜蓿就是人们常说的草头,又叫紫苜蓿、紫云英。

三月雨水充足,它们贴地生长,一蓬蓬,一片片,宛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张厚实的毛毯。将采摘回来的草头洗净,油热后,立即下锅快炒,起锅即食,一口下肚,春天的气息尤为浓烈。

野胡葱炒蚕豆

蚕豆是江南常见的豆类,一开春就上市了。将野胡葱洗净切段,起锅,油热后放入蚕豆、野胡葱,加入适量的白糖和盐翻炒几分钟,即可装盘上桌。野胡葱炒蚕豆比清炒蚕豆多了一份清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