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构建“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
金城大道。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通讯员江婷
交通运输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放眼当下的浏阳,一条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贯通城际、辐射湘赣,打通了浏阳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一条条农村公路连城通乡、进村入户,织密了农村地区发展的“毛细血管”……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通过优化体制机制、“加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宏大的交通事业蓝图落实在广袤的大地上。
奋进新程风正劲,交通先行勇担当。当前,市交通运输局的建设者们正拉满弓,铆足劲,全力以赴奔赴全年目标,为浏阳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注入澎湃的交通动能。
重点交通项目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的相继落成,浏阳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有杭长、浏洪、武深等六条高速公路穿过;免费通勤长沙的金阳大道,拉近了浏阳与省城的时空距离;城乡公交“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城乡资源的有效互补,为浏阳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湘赣大道。
2024年,浏阳更是迎来交通大发展——长浏快线启动建设,浏阳加快迈入“轨道交通时代”;浏江高速启动征地拆迁,G4京港澳高速扩容、浏宁高速、浏株韶高速等项目高效推进,进一步打通浏阳的交通瓶颈;长赣高铁、永和通航等项目迎来重大进展,轨道、高速、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除了上述的大交通项目,湘赣大道将军路至浏青路段、金城大道砰山路至康里路段的顺利通车,以及浏东大道改扩建工程等征地拆迁工作的启动,正不断织密浏阳的“外联内畅”国省干线网。这不仅有效缓解了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双重压力,畅通了“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路网格局,进一步提升了浏阳西融长株潭城市群、东联湘赣边区域的区位优势。
“外联内畅”赋能发展新格局
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的领域之一。2024年,浏阳东南旅游精品自驾路线作为湖南省唯一路线,入围“行在乡村游在路上”全国最美自驾精品路线20强,成为了一条便利群众出行、拉动文旅发展的样板路。
2024年,浏阳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10公里、危桥改造5座,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100个,并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攻坚消薄”行动,实施安防设施538.9公里。
变的不仅是路,还有出行体验。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着力提升城乡公交服务品质。截至目前,我市共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57条,投入公交车辆427台,圆满完成2024年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获评2024年度“全省春运工作先进单位”。
此外,2024年浏阳共新建及续建公交枢纽站3个、交通驿站1个、村级公交首末站4个,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增至209台,新建公路沿线充电站、充电桩、充电车位172个,有力支撑交通节能降碳和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从阡陌纵横到大道通衢,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浏阳交通的精彩蝶变,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交通部门将进一步提速提效项目建设,加快构建轨道、高速、航空“三位一体”交通格局,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为全市大力招商、大兴园区、大促项目、大强产业提供交通保障。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