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市省级农业科技园以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7-18 10:38:40
微浏阳
—分享—

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现代农业产业高地

03版农业园县域经济-1.jpg

盛夏时节的农科园,项目建设、企业生产氛围火热,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蒋萌萌彭红霞

盛夏时节,骄阳炙烤着大地,在浏阳市省级农业科技园(下称“农科园”),比天气更火热的是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的蓬勃景象。园区内,企业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加紧赶制订单;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新引进的项目正加速落地……

今年以来,农科园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产业高地”战略定位,深入推进“招商质效提升年”“园区发展提质年”建设,招商引资捷报频传——上半年新引进项目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产业链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成本洼地”效应凸显,配套升级助企降本增效

位于农科园的湖南家良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家良食品”)是一家主营休闲食品的企业,于今年1月启动厂房装修,预计7月底投产。

03版农业园县域经济-3.jpg

农科园全力完善配套设施,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图为东区污水处理厂。

走进企业,五层的厂房被划分为油炸、卤煮、包装、杀菌、仓储等多个车间,以及电商运营、发货等工作区域。车间里,施工人员正忙着安装、清洗设备,全力冲刺试生产。

“我是古港镇本地人,此前一直在外创业。”家良食品法定代表人刘康表示,选择回到浏阳落户农科园,除了家乡情结,更看重的是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园区已配备有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和集中供热站,企业入园就能直接使用。”

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成本优势是企业布局的关键。近年来,农科园全力完善配套设施,建成东区污水处理厂及东区联合水厂,日污水处理能力从8000吨提升至2.8万吨,日供水能力从3000吨提升至3万吨。同时,园区引进上市企业金房能源,联合中节科技投资新建集中供热项目,蒸汽价格每吨下降100元左右。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既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更显著提升了园区产业竞争力,推动农科园从“成本洼地”迈向“产业高地”。

“我们不是简单地降低价格,而是通过系统化改革,让每一分投入都产生最大效益。”浏阳市农业科技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算大账、谋长远”的发展思路,正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升级催生“化学反应”

如果说降低成本是园区吸引企业的“硬实力”,优质服务则是留住企业的“软实力”。

在农科园,“服务”二字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不仅是办事效率的提升,更是产业生态的优化。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这种服务理念的升级,正在催生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湖南省湘品元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湘品元食品”)是农科园2025年新引进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当前已完成厂房装修、设备调试,正在进行试投产。

湘品元食品相关负责人沈宣华介绍,企业在园区经历了从租赁厂房到自建基地的成长过程。“成立公司前,我们曾在园区租赁厂房生产、销售杨梅鸭等休闲食品,并与文和友等品牌达成了战略合作,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在此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园区优良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我们决定在此购厂发展。”2024年年底,企业通过法拍购得园区闲置厂房,并于2025年1月15日成立公司,5月8日启动厂房装修。“项目推进如此顺利,得益于园区的贴心服务。”沈宣华告诉记者。为充分挖掘土地资源价值,推进闲置资产“腾笼换鸟”,园区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通过“帮代办”等服务,迅速解决了原厂房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实现快速投产扫清了障碍。

走进湘品元食品的生产厂房,记者隔着玻璃看到,各条生产线有序运转。“目前处于试投产阶段,即将转入正式生产。满负荷生产后,明年产值预计突破1亿元。”面向未来,沈宣华信心满满,“我们将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拓展与更多知名品牌、商超的合作,进一步打开销售渠道、扩大产业规模。”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在农科园得到了充分实践。近年来,农科园持续深化为企服务,推深做实“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入企开展走访调研、政策宣讲,主动为企业解决招工引才、手续办理、用地用能等各类问题100余个。同时,组织开展“金企对接在一线”等活动50余次,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小微企业茁壮成长。“近两年,园区还为企业办理各项退税2000余万元,引导企业争取研发奖补、智能制造等方面资金1000余万元。”浏阳市农业科技园发展中心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朱贤安介绍。

此外,为助力园区食品企业拓展电商直播业务,农科园在园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专门搭建了4个共享直播间供企业免费使用,并引入师资举办培训班,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持。

这种“以心换心”的服务态度,不仅赢得了企业的深度信赖,更培育出了一批“以商引商”的典型案例。

项目集聚形成合力,助推产业集群实现新飞跃

新项目纷至沓来,存量项目持续扩能升级。今年,在8个新项目签约落地,为园区发展增添强劲引擎的同时,也有不少在园企业“加码”农科园。其中,黑色经典休闲食品项目分外耀眼。

早在2022年,“黑色经典”便在农科园加盛安全食品产业中心建立生产线,生产臭豆腐等休闲食品。如今,“黑色经典”又在农科园开启了全新征程——计划投资2.6亿元,在园区购地50亩,建设3栋生产厂房、1栋办公楼及配套设施,打造企业规模化生产基地。

像“黑色经典”这样从租赁厂房到购地,在园区发展壮大的项目不在少数。

来到位于农科园的长沙(浏阳)万洋众创城,多栋厂房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其中,就有按湖南新十年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新十年食品”)生产需求“量身定制”的厂房。

新十年食品是农科园2018年通过乡情招商引进的企业,从最初的租赁厂房起步,随着规模扩大,原有场地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为此,企业在长沙(浏阳)万洋众创城“定制”了8000余平方米的厂房。“目前,新厂正在进行装修,预计今年年底投产。”新十年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

项目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相继落地,农科园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从单个企业到产业集群的“飞跃”。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产值数字的增长上,更体现在产业生态的完善中。

如今,农科园已聚集134家企业,其中绿色食品企业92家,规模以上企业31家,发展出津匠食品、聪厨食品、高朗烈酒、叮叮懒人菜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形成了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发展格局,以及原料加工、包装印刷、物流仓储等配套完整的全产业链。

同时,通过建设长沙(浏阳)万洋众创城、德康工业园、兴力产业园、加盛安全食品产业中心等专业化产业孵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从孵化培育到规模化发展的全周期支撑。这些平台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空间需求,更通过集约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协同效率,成为园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下阶段,农科园将持续优化“平台+服务”的发展模式,继续聚焦招商质效升级、产业能级升级、营商环境升级,系统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在安全管控、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层次提升、品牌塑造等维度的全面升级,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速构建包含休闲食品、湘菜食材、烘焙食品、酒水饮料等品类的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产业高地,为浏阳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