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企业萌芽成长,融资是关键一环。针对企业融资痛点、难点,浏阳经开区财政金融局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机制,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输送至企业,赋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把脉
破解融资难题
“这笔贷款来得非常及时,完全是按我们实际情况设计的。”收到来自中国银行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湖南今汉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今汉药业”)负责人悬着的心落了地。
今汉药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主营的迷迭香提取物系列天然抗氧化剂产品,制造水平全球领先,天然抗氧化剂产品全球销量排名第九,全国排名第一。
而此前,随着订单量激增,企业却面临“幸福的烦恼”:原材料采购资金缺口大,现金流紧张。“我们把多年积累全部投入研发和生产,流动资金非常有限,能走的银行融资渠道基本用尽了。”企业负责人表示。
转机来自园区财政金融局一次主动上门的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走访。了解其困境后,园区财政金融局联合企业互助协会和金信担保公司进行深入了解,认为企业基本面优,缺的只是一笔“东风”资金来打破瓶颈。
基于此,园区企业互助协会联合金信担保为今汉药业量身制定了一套综合帮扶方案,创新担保模式,不再强求不动产抵押,而是将企业的专利技术作为辅助质押物。中国银行迅速审批通过了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也享受了政策优惠。
资金到位后,企业立即采购原材料,开足马力生产,如期完成所有订单交付。解决了资金瓶颈后,企业产能得到释放,年销售额从帮扶前的6000万元增长至8800万元。
今汉药业的案例,是浏阳经开区定制化金融服务模式的生动体现。通过精准把脉企业需求,个性化设计融资方案,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实现了企业、银行、担保与区域经济的多方共赢。
多元渠道
满足融资需求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园区财政金融局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联合园区金融机构持续拓展融资渠道,精准对接企业资金困境。
长沙江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内饰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业务持续扩大,企业面临融资金额需求大、融资成本高、抵押物不足等多重压力。
为此,园区财政金融局联合招商银行创新推出“担保+科创贷”融资模式,通过引入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增信支持,破解了抵押物不足的难题,可帮助企业实现融资成本较原有贷款下降约1个百分点,年均节约利息支出近10万元。
针对园区研发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园区财政金融局联合工商银行推出仅针对园区企业的专项产品——“园区e贷”。该产品上线不久,已为9家企业提供贷款支持3700万元。与此同时,园区财政安排2000万元融资引导专项资金,设立“互助协会”“风补基金”等融资增信产品,其中500万元用于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1500万元用于互助协会会员企业融资增信。
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园区已累计为近130家小微企业提供了近20亿元增信融资,基本实现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有效覆盖。
助推上市
提高融资比例
除了解决企业短期融资难题,园区财政金融局还着眼长远,积极助推企业通过上市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一方面,提高上市奖励标准,以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成立企业上市服务工作专班,建立上市企业白名单制度,对重点潜力企业实施“周调度”,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服务方式,及时解决企业上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重点企业加快上市进程。
截至目前,浏阳经开区已拥有8家上市企业,累计实现直接融资高达318.23亿元,构筑起强大的直接融资阵地。同时,为进一步健全投融资体系,园区还设立了规模达3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
破解融资难题、助推上市融资、布局产业基金……这套财政金融“组合拳”,层次清晰、靶向精准,正为园区企业注入持续而强劲的发展动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