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招商专班的招商策略——
“分兵作战”精准出击 “乡情纽带”高效对接
大湾区招商专班成员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情况,积极宣传推介浏阳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
走出去、引进来,让资源要素充分流动,是新时代招商引资的关键所在。
今年5月,浏阳主动破局、锐意创新,在探索专业化、精准化招商新模式的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成立驻外招商工作专班,择优选派首批9名业务骨干,分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驻外招商。这些“招商先锋”肩负重托、奔赴一线,奋力在招商引资最前沿开新局、促合作。
走访商会、参加展会、拜访企业……在广州热浪翻涌的天气里,大湾区招商专班的吕钢、雍婕、张智的脚底板也是滚烫的。除了每周五定期相聚梳理线索,更多的时候,他们奔走在路上,用一次次主动的叩门和真诚的交流,敲开了企业的大门,叩开了企业家的真心。
抢占先机
130余次拜访精准触达
“驻点招商不是简单‘蹲点’,而是要扎根当地产业生态,精准捕捉项目信息。”大湾区招商专班组长吕钢直言,粤港澳大湾区战场大、对手强、好项目人人争抢,“我们靠什么突围?一是策略,要善于发现并利用‘信息差’;二是耐心,要用专业度和诚信度,把‘潜在可能’磨成‘落地成果’。”
为了实现精准突围,大湾区招商专班立足驻地产业特点,结合浏阳园区补链、强链的产业方向,绘制了清晰的“招商地图”,锁定了目标企业类型。
大湾区招商专班的三名成员优势互补,配合默契:组长吕钢曾在广州服役,熟悉岭南文化、商业环境和当地人际交往规则,并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组员张智拥有丰富的招商工作经验,深谙产业政策与谈判技巧;组员雍婕则具备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善于从海量信息中甄别出有价值的线索。
正是基于这些独特的个人优势,专班制定了“分兵作战、靶向招商、乡情招商”的组合策略。
先是“广撒网”,通过高频拜访浏阳各地商会、行业协会,精准摸排企业投资实力及战略发展规划,大力挖掘有效项目线索;而后是“精聚焦”,带着承载浏阳优势的“定制名片”,直奔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与决策者开展面对面、屏对屏的深度交流。
与此同时,打好“乡情牌”,专班积极动员在外乡贤及其亲朋好友,通过这份天然的亲情乡谊,构建起一个灵敏高效的“信息雷达网”,从内部深挖、向外部延伸,极大地拓展了关键信息的来源渠道,为项目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9月21日,大湾区招商专班已累计拜访企业130余家,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投资、低空经济、文旅项目等领域。通过一次次真诚叩门、一场场务实洽谈,目前已筛选出具有明确意向、可深度跟进的重点项目16个,其中已有4个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取得了从“广泛接触”到“重点突破”的阶段性成果。
乡音叩门
招商专员化身“首席服务官”
量变引发质变,机遇随即而来。今年6月,在拜访佛山浏阳商会时,吕钢结识了一名浏阳金刚籍企业负责人。“他听我口音,感觉特别熟悉,我们一下子就聊了起来。”异地乡音格外亲切,两人一盏清茶,从金刚镇的旧事风貌,畅谈到佛山与浏阳两地的产业差异、政策机遇与承接路径,越聊越深入,越谈越投机。
吕钢介绍,这名陈姓客商常年从事贸易,虽身在异乡,却始终心系故土。近期浏阳烟花在全球范围的“出圈”,让他洞察到其中蕴含的独特商机,由此萌生了“回乡投资一家烟花主题高端民宿”的念头。
“无巧不成书。”吕钢笑道,“我曾在浏发集团榴花旅游公司工作,深度参与了浏阳民宿品牌‘五号山谷’项目的落地,对此类项目的运营模式、政策要点和市场需求都非常熟悉。”恰好匹配的专业背景,让双方的交流瞬间找到了坚实的支点。
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大湾区招商专班的3名成员化身“首席服务官”,提供了远超期待的暖心护航。他们想在前、做在前,无论是前期的规划设计,还是中后期协调多部门联合踏勘、解决具体问题,专班始终与企业并肩作战、主动担当,让客商无需在各部门间周折。
这份“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服务精神,极大地坚定了客商的投资信心。目前,该烟花主题民宿项目已通过市招商前置审批会议,即将与金刚镇签订招商协议,并启动建设。
无独有偶。靠着“乡情牌”,专班还与一名浏阳籍陈姓客商建立了紧密联系。在专班的热情邀请与专业推介下,该客商已欣然应约,初步敲定于10月中下旬赴浏阳进行实地考察。
招商之路任重而道远。在继续扩大“朋友圈”的同时,大湾区招商专班也制定了下阶段计划:“下一步,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促签约、保落地,推动项目转化形成实实在在的投资增量,以招商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为浏阳‘2+2+N’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