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稻秸秆变身烟花底座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7-09 10:32:17
微浏阳
—分享—

浏阳秸秆综合利用闯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05版镇村-2.jpg

双丰公司生成车间内,水稻秸秆被加工成烟花底座原料草纤维,双丰农业负责人黄红波正认真检查刚加工好的草纤维。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舒敏

近日,《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和《湖南省关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先后出台,大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位于淳口镇的浏阳市双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双丰农业”)探索出一条新的出路,不仅将秸秆初加工为饲料和菌菇种植的基料,更巧妙地将秸秆原料加工成烟花底座,这不仅实现了秸秆的产业化利用,还提升了其经济价值,为浏阳烟花产业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变废为宝

秸秆变成烟花“新原料”

踏入双丰农业的生产车间,只见秸秆加工机器正轰鸣作业。工人们将一捆捆秸秆送上传送带,先后经历粉碎、两次熟化以及烘干等工序,最终转变为絮状的草纤维。双丰农业主要负责人黄红波告诉记者,这些草纤维干湿适中、细腻度达标,完全符合烟花底座的生产标准。

黄红波在秸秆综合利用研究领域已深耕10余年。2015年,他回乡创业从事秸秆回收利用工作,将秸秆初加工制成饲料以及种植菌菇的基料,正式开启秸秆综合利用之旅。

作为中国花炮之乡,浏阳对烟花底座、烟花筒等配套材料需求巨大。2017年,黄红波创新秸秆加工工艺,积极探索其在烟花产业的新应用。当时,浏阳烟花配套材料大多依赖废纸,草纤维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黄红波耗时一年反复试验,成功研发“二次熟化”工艺:先粉碎秸秆成纤维状,经第一次熟化改变其物理结构;再经二次熟化精准调控硬度、湿度和细度,使其适配烟花底座的生产要求。试验发现,稻草秸秆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较高,用其制成的底座结构稳定性更强。此外,黄红波还凭借自主研发的组合式秸秆纤维制取机和秸秆纤维储存仓,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将草纤维与其他原料混合后,经烟花模压厂多轮试验,终于确定了生产烟花底座的最佳配比。2023年底,黄红波将试制好的草纤维模压外筒送至国家烟花爆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4大类19项检测,耐冲压试验表现良好,为烟花产业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秸秆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范例。

政策赋能

绿色产业扬帆起航

在政策的有力托举下,双丰农业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通过将秸秆转化为饲料、菌菇基料和烟花底座原料,双丰农业每年消耗秸秆上万吨,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其中,仅用于生产烟花底座的草纤维,每日产量就达20多吨,足以满足中等规模烟花底座模压厂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7月6日,一家企业主动联系黄红波,表达了希望达成长期稳定供货合作的意愿。这让黄红波坚定了扩大生产规模的决心:“如果合作顺利推进,我计划新增一条生产线,将草纤维的日产能提升到50至60吨,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黄红波扩大规模的底气,还源于政府政策的支撑。他坦言,在创业初期,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政策补贴,有效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建立的秸秆收储点,为他稳定供应了近1/3的秸秆原料,为生产奠定了根基。

“虽然草纤维的市场认可度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只要紧跟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这条路就一定能越走越宽。”黄红波说。近期先后出台的《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和《湖南省关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也为从业者带来了充足的底气。

黄红波的实践只是浏阳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浏阳有6家专门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大中型收储点4处、村级收储点60处,收储仓库总面积达14000余平方米,初步形成了涵盖秸秆收集、加工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争创秸秆综合利用样板县,重点培育1个年利用能力超万吨的规模主体,同时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广泛引导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