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教授与小学生组成合唱搭子,唱出古诗词之美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7-09 10:28:40
微浏阳
—分享—

06版民生深读-4.jpg

唐平波用他优雅的指挥将现场观众引入一个奇妙的音乐世界,感受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声如百灵般空灵,音如天籁般美妙。

大教授与小学生搭档的音乐会,会有什么样的神奇效果?7月6日,由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晨风合唱团在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主办的“晨光如歌·风行如诗”教学汇报音乐会现场,观众给出了答案:“太好听了,听了还想听。”

活动现场,由唐平波、尹斌、陈琳等多位高校教授和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的音乐教师担任指挥,孩子们共表演了16个曲目,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曲目是由湖南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合唱专职教师唐平波博士原创的古诗词合唱作品。

现场

童声里的千年回响艳惊四座

灯光温柔地洒下,80余名高矮不一的孩子静立如初春的新竹。当钢琴流淌出第一个音符,第一个节目序曲《写给爸爸妈妈的日记》开场,孩子们优美的嗓音一下便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台上。作为第一个节目的指挥,唐平波的出场格外引人注目。他的眼神明亮而专注,仿佛能够穿透每一个音符,引领乐团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那双手仿佛在空中绘制着无形的旋律,动作精准而充满感情,让台下的观众也能随之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06版民生深读-3.jpg

专业教授的指挥和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让不少观众意犹未尽。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在1300余年前,7岁的骆宾王便写出了《咏鹅》一诗。千年之后,一群7岁的孩子们仰起小脸,在优美的钢琴伴奏曲调里将《咏鹅》变成了一首动听的音乐。孩子们的声音清亮得像叶尖坠落的露珠,整个空间漾开层层叠叠的声浪,令人有穿越千年偶遇诗人的惊喜。

启蒙梯队演绎了《咏鹅》《悯农·锄禾》后,预备梯队则带来《登鹳雀楼》和《寻隐者不遇》。王之涣和贾岛两位唐代诗人的诗句被揉成了高低不同的韵律,在童声合唱中忽而聚作矗立的山峦,忽而散作滔滔的流水,忽而又散作郁郁青松和悠悠白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里,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气势磅礴而意境深远;“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问一答,仿佛宣叙调,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

而当表演梯队上场后,合唱渐入佳境。诗仙李白的诗歌多是雄奇奔放、清新俊逸,《古朗月行》也不例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澄澈的嗓音如露滴竹叶,清冷空灵。众声渐起,如涟漪荡漾,层层叠叠。唱至“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时,歌者忽而仰首,灯光映照脸庞,眸中似有星辰闪烁……灯光渐变,最后一句余韵未散,观众席已爆发出潮水般的掌声——有人发现自己的掌心不知何时变得潮湿,仿佛接住了那些穿越千年的月光。

在现场展示环节,唐平波再次上场,将全场的氛围带到了高潮。除了带领孩子们展示专业能力、合作能力与统筹能力外,一曲《送别》让台上台下的界限变得模糊。“长亭外,古道边……”随着那优美的指挥动作,众声渐起,似远似近,如层层叠叠的离人絮语。曲终,万籁俱寂,唯有心声回荡,似在送别那远去的故人。

“这些古诗词配上音乐,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真是别具一格。”“大教授指挥小学生,精彩无限。”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意犹未尽。

讲述

大教授小学生四年磨合如晨光熹微

浏阳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长沙市合唱比赛二等奖、中国国际合唱节童声组C类团铜奖……对于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晨风合唱团而言,多个奖项的取得展现出孩子们的合唱功底已如晨光熹微,慢慢开始绽放起了自己的光芒。而这背后,是一段漫长的成长之路——2015年,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创建之初,学校的专职音乐老师张芳芳在多方支持下带头成立了校合唱团。多年的努力,合唱团在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持续发展和高质量运行的瓶颈。2021年,一心想要突破的张芳芳想到了一名宝藏老师——唐平波,一位集教学、实践、科研与创作为一身的青年指挥家。从湖南师范大学合唱指挥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合唱普及教育与推广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亦是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周跃峰的得意门生。在此之前,他不仅培训过浏阳音乐教师,也指导过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的校合唱团。

“合唱不应该讲究功利性,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合唱层面,背后更深的是对人文素养的培育……”相同的志趣理念,唐平波与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的负责人一拍结合,决定将原有的校合唱团进行“升级”——晨风合唱团由此成立,并得到了湖南省合唱协会的鼎力支持,周跃峰、唐平波、尹斌、陈琳等各大高校教授组成了这个团的校外专家。加上学校原有的音乐教师队伍以及特邀的钢琴艺术指导老师,一个“豪华”师资团队便组成了。

作为校企共建合唱教育示范团,唐平波指导晨风合唱团构建了三个梯队的教学模式,在系统而规范的专业素养训练外,积极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渗透的融合,采用累积式合唱教学法,实现全课程衔接的教育理念。

“安静、迅速、规范、合作。”每隔一段时间,唐平波和团队成员便会来到浏阳授课。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唐平波的教学有点“慢”,不急于求成的他花了许多时间帮助孩子们修炼内功,同时将语数音体美劳等课程融入到合唱之中。在他的课堂里,唐平波不仅要让孩子们感知什么是“好”的音色,学会气息的运用、口腔的打开、共鸣位置的调节、声音的传递性等专业内容,更将素养放在了第一位:“比如,孩子们要学会安静地聆听他人,快速地完成站队、发谱等动作,更需要培养‘讲究细节’的规范动作等。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在合唱团里学会合作,将‘谦让’等美德运用到极致……”

几乎是水到渠成,稳打稳扎的基本功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示:20秒内,孩子们不仅能自己快速完成站队等任务,而且在发放曲谱等环节都是悄无声息。课前的道具准备和课后的打扫清洁,皆是自发自觉。而唱功的增强,更是不言而喻。

“这次音乐会,我特意写了30余首小学古诗文的曲子作为首演作品,但考虑到训练时间短只用了12首。古诗文对于孩子们而言不仅有熟稔感,而且意境非常美,唱起来非常有感觉。”唐平波表示,从拿到曲谱训练到上台表演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晨风合唱团显示了极其扎实的功底与素养。

晨光熹微,朝暾初露。对于“大教授与小学生的搭档”,唐平波笑言这样的合作虽然不如和专业人士磨合来得快,但能给浏阳的孩子们种下一颗音乐的种子和美育的种子,也是一份特别的成就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