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当好一名老师?也需重温“与时俱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7-11 10:39:24
微浏阳
—分享—

董怀国

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针对网上流传的该校老师漆某芳“对学生填报志愿发表不当言语”公开发布“情况说明”,承认老师不该干预学生的志愿填报,表示“学校和漆某芳老师已向学生及家长表达了诚挚歉意,争取他们的谅解”。目前,三名学生已按照自己意愿填报了志愿。

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想见,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老师、家长会在短暂的狂喜或者失望之后,迅速为了孩子的志愿填报而忙作一团,力图在成绩大局已定的情形下,让孩子能够上一个看起来最为理想的学校。此间,老师的表现应该是比家长更为“亢奋”,一方面,他们将自己学生的命运视作了自己辛勤付出的成果;另一方面,他们又出于在专业素养上的自信,扛起了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责任。

然而,这名漆老师的“亢奋”有些过了头。在自己的意见看起来不会被采纳的情形下,一气之下宣称要解散群聊。从我们旁观者角度不带任何偏见来看,这就是一名老师对与学生以及其家长的人际关系过于自信,对自己的专业素养过于自信,最终在情绪管理上翻了车。有过错,但不至于发展到最后被迫道歉,“斯文扫地”。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如果漆老师以及其他的老师还这么简单地认识这件事情,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一个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上百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学生个体,并不能指望自己的付出,能换来所有人的理解和感激。“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化整为零”,这样的抱怨,有的受众可能会因之惭愧,有的可能会强烈抵触,有的则会第一时间想着留证据……众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比“照沟渠”可严重多了。

映射到平时的师生关系,许多老师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如今的学生,有的可能会领会自己的良苦用心,有的则可能让自己心气难平。这证明了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个性空前彰显的时代,师生关系早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老师不能指望学生全都按照自己的调派学习,而是与学生人格对等、权利共享,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老师从学生面前的权威改变到成为他们的伙伴,我并不能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角度论证哪个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成长。我只能提醒老师,这个大趋势目前看起来是不能被扭转的,那么在学生面前的定位,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采用,也只能用积极的态度顺势而为。说白了,老师就是得明白自己权利的边界,然后以此校准与学生关系的边界。

最近有两件事与此相关,值得一提。一是,我参与了一起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坚持学校在做好了安全教育工作,并在事故发生后做好了紧急处置工作的情形下完全无责;二是,听说某地为了守护学生安全,组织全县老师巡河。我以为,个性彰显、权利意识强化的时代,各方面的责权利越是明晰,个体越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矛盾发生的概率就越低。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也要树立起强烈的边界意识,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

既然时代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那么老师们不应该因动不动就被举报而感叹“礼崩乐坏”,而应该主动适应当下的师生双向互动,用民主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健康成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