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度)
目录
1.前言……………………………………………1
2.政治责任………………………………………2
3.阵地建设责任…………………………………4
4.服务责任………………………………………5
5.人文关怀责任…………………………………7
6.文化责任………………………………………8
7.安全责任………………………………………9
8.道德责任………………………………………9
9.保障权益责任…………………………………10
10.合法经营责任…………………………………11
11.后记……………………………………………11
一、前言
(一)媒体概况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3月15日挂牌成立,是隶属于中共浏阳市委宣传部管理的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拥有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平台;拥有网络公司、无线公司、发射台等传输机构;拥有掌上浏阳、浏阳网、微浏阳、浏TV、995交通广播等新媒体矩阵。近年来,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浏阳路径”。
(二)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立足浏阳、辐射湘赣边,不断提升自身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大局安全稳定、发展平稳有序,综合实力持续保持县级融媒全省第一方阵、全国领先地位。
(三)2024年度获奖情况
2024年,浏阳市融媒体中心牢牢坚持党媒姓党不动摇,在“出爆品、上央媒、创国优”方面持续发力,全年共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推稿230篇(条),其中央视30条,《新闻联播》4条,《人民日报》3篇,连续17年获评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连续7年获评湖南卫视优秀通联集体。配合做好央视《共和国巡礼》浏阳篇采写,发布农业生产和烟花产业3分钟单条新闻。连续两年斩获中国新闻奖,1件作品获湖南新闻奖三等奖,2件作品入围中国广播电视大奖。“贴近基层、打造精品”的“浏阳探索”,在长沙市作主题分享。
二、政治责任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并用以指导实践。牢牢坚持党媒姓党原则不动摇,扛牢扛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导向金不换”。
1.重大主题宣传。浏阳市融媒体中心高扬旗帜、凝聚人心,持续做好《二十大光辉照耀在浏阳河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在一线 看浏阳》等20余个主题宣传,刊发深度报道和综述文章280余篇、理论文章60余篇、评论70余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头条工程”,做好时政报道、做亮民生宣传,为浏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撑。
2.意识形态把紧筑牢。坚持党管媒体,扛牢党媒责任,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对媒体平台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规范管理新闻舆论阵地和网络平台,提升党员干部和媒体从业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年未出现政治差错和导向错误。
(二)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党媒宣传优势、平台矩阵优势、粉丝用户集群优势,在提升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能力方面发力,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新兴传播手段,加强舆论引导,在重大节点、重要时刻、重点事件中广发声、发好声,当好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将党的声音传得更远。2024年,全年共刊播各类新闻稿件上万篇(条),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尤其是在短视频、评论文章等方面,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议题设置,全媒体、全平台矩阵跟进,起到了定音鼓、风向标的作用。
(三)加强舆论监督力度
坚持“监督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理念,发挥媒体监督功能,充分运用新闻热线等渠道,畅通市民投诉通道,在维权、帮办、咨询等方面发力,办好《热线帮帮团》等舆论监督栏目,以新闻机构介入调查,倾听百姓呼声、帮助解决问题。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一)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2024年,浏阳市融媒体中心美誉度、行业知名度持续升温,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获得各级肯定。“浏阳做强用好县级融媒平台”获《湖南改革》专刊推介。《浏阳市“行走的思政课堂”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子》《做强“新闻+服务”,创新机制推动更深变革》《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分别在《湖南宣传》《新湘评论》《新闻战线》推介。《“融媒+烟花”融合传播有力量》入选“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典型案例”,“烟花云”获评“新湖南云”县级融媒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二)坚持做好主责主业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坚持以党媒之责,坚守舆论主阵地,坚决做好新闻宣传这一主责主业,依托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兴媒体平台两大阵地,构建高效传播融媒生态圈。强化“全媒调度、全网传输、全域覆盖”联动,彰显内容为王,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每逢大事大会,必有大稿大片大制作,以稳定的内容输出,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2024年全年直播超过150余场次,制作各类宣传片超过100件,在新时代的媒体流量池里,构建起具有浏阳融媒鲜明特色的内容新生态。
(三)建强用好媒体平台
巩固既有优势,守住传统阵地。充分发挥“一报两台”等传统媒体传播优势,依托小记者培训、老干支部共建等渠道,在稳报纸订户、电视用户等方面出实招、想措施,连续17年获评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连续7年获评湖南卫视先进通联集体。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打造融媒体矩阵。以掌上浏阳客户端为主平台,形成了“一端一网三微三抖”等“众星拱月”、层次分明的传播格局。掌上浏阳客户端下载用户超350万、注册用户73万,日活跃用户3.6万、总访问量过15.2亿次,被中宣部推评为“全国7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县融客户端”之一。做大微信矩阵和短视频矩阵。形成以“微浏阳”为头部、多公号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微信总粉丝群超过90万;强化抖音号、视频号、快手号、小红书平台联动,短视频粉丝集群近800万。发力小程序等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形成以“烟花云”为代表的小程序布局,注册粉丝量过1200万。
四、服务责任
(一)提供信息服务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的作用和功能,不断强化信息服务能力,构建“媒体+”完整信息生态链条,涵盖吃住游购行等各个方面。2024年,全媒体矩阵通过移动优先,全方位提供各类信息超过3万条(次),尤其是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及酷暑、严寒等换季时刻,以及花炮博览会、杜鹃花季等重大活动,浏阳市融媒体中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为域内居民提供最靠谱的路况信息、预警信息、防范提示、生活服务信息等,彰显了主流媒体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动担当。“了解浏阳,一切尽在掌上浏阳”“欲知浏阳事,尽在微浏阳”等宣传口号深入人心,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各移动端媒体矩阵成为浏阳人民群众的“掌中宝”,成为获取本地资讯的第一平台和枢纽。
(二)开展社会服务
与市直部门合作,加强社会服务,继续运维“浏阳市‘三长制’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市、镇、村、片、组、邻六级矛盾和诉求的在线搜集和办理,推动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同频共振。截至2024年底,注册各级工作人员、居民群众35万人,办理各类诉求矛盾45857件,化解成功率达97.7%,满意度达98%。以媒体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与教育部门、学校合作,开展心理咨询、红色研学等活动和项目,服务师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做好“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小记者活动、红领巾电视台活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双减”。
(三)开展公益活动
以“浏阳•全城向文明奔跑”主题为统领,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防溺水、禁毒、深度阅读、防电诈、关爱未成年人等方面发布各类公益广告、版面、短片、音频、宣传片等超过5万条(次、篇),彰显媒体担当、传播公益大爱。发挥媒体在爱心助学、爱心早餐、爱心救生圈等方面的公益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全年向环卫工人送出爱心早餐近4万份;发挥爱心救生圈的作用,成功救起数名落水者;办好《圆梦大学》专题,帮助家境困难高中生筹集学费上大学;组织小记者等学生群体爱心义卖,帮助社会困境者。
五、人文关怀责任
(一)关注以人为本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倡导记者深入基层开展采访报道,锻炼“四力”,高度关注和聚焦民生民利,将笔墨、镜头留给5007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们,坚持把文章写在大地上。尤其是聚焦妇女儿童及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关心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开设《温暖2024》等专题专栏,用新闻讲好人的故事,反映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二)关注社会民生
广泛聚焦社会民生话题,捕捉社会热点、掌握社会动态。用新闻敏感捕捉社会民生热点,报道“小店人生”,展现普通人的奋斗故事;挖掘创业就业人物典型,一批首发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平台的报道从这里走向全国。全媒体平台大篇幅报道社会民生方面的选题,全年发表、刊播各类民生报道超过5000篇(条)。
六、文化责任
(一)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积极发挥媒体宣传功能,全方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个字进行深度策划、深度宣传,如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广泛宣传诚信主题,曝光失信商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崇信尚德的舆论氛围;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及时发布经济政策,宣传国家富强;在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法治中国,报道社会公平正义;选树典型,及时报道“凡人善举 爱在浏阳”,将敬业、诚信、友善的典型故事更广传播,颂扬“长沙好人”熊剑、“湖南好人”张小伟、“中国好人”江林等先进事迹。报道淳口镇杨柳村新时代家风馆建设,走进博士村,感受家风传扬。运维好“云上清廉浏阳平台”,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网上展馆,通过正党风来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营造了全社会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将“淳风美德润浏阳”品牌。擦得更亮。
(二)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在区域文化传播中,担当更大职责和使命。通过文化报道涵养城市书卷气、文气。常年在报纸版面上开设《浏阳河•文化》专栏,资深记者担纲专职文化记者,促成流失海外680年的欧阳玄墨宝回归浏阳,成为2024年度湖南文化大事件;通过《浏阳河•文学》版面,汇聚一大批文艺爱好者投稿,将副刊办得有声有色;策划“浏阳美学课堂”,8期活动“向美而行”,打造了“行进式”“沉浸式”“互动式”“情境式”等“四式”美学交流活动;挖掘、推介非遗,由记者首发推介报道的小河七醋成功列入浏阳非遗。
(三)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聚焦“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世界水日”等节点,宣传浏阳市首届健康科普展演活动报道浏阳“最美科技工作者”典型事迹分享,宣传科普大篷车开进校园,发布2024年“两品一械”科普作品;宣传应急科普,提升市民科学素养,在森林防火、防范滑坡风险、防汛等工作中广泛应用,有效推动市民科学文化素养提升。
七、安全责任
牢牢坚持正确导向不动摇,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各平台矩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宣传要求,加强安全责任,压力传导一线,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内容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全年未发生重大新闻差错和安全播出事故。
八、道德责任
(一)遵守职业规范
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坚持新闻真实性,杜绝有偿新闻行为,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尊重原创,保护知识产权,没有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情况。
(二)维护社会公德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始终确保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
(三)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行为,不进行非法违规采访。设置了对外监督和举报电话,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一)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2024年,无侵犯新闻采编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
(二)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所有员工均依法签署了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按时支付薪酬,依法保障员工休假休息权利,员工依法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婚假、产假等。
(三)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有序组织新进新闻采编人员进行采编资格培训,完成了35本记者证的换证工作。遵守相关规定,严格规范记者证使用。
(四)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邀请业界专家来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开展讲座,深化与湖南师大、湖南科技大学合作关系;组织记者编辑赴醴陵市融媒体中心等同行媒体交流学习,相互促进;选送优秀记者编辑、支持人赴上级媒体外出跟班学习;认真开展中国记协组织的线上培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培训、智慧广电学院线上培训;组织“融媒大讲堂”“新闻微讲堂”“周三大讲堂”等线下交流活动,提升从业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广告法》,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坚决杜绝刊播违法违规广告,2024年未发生违法经营行为。
十一、后记
2024年,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在2023年的基础上,继续担当凝心铸魂伟大使命,充分发挥主流媒体重要作用,聚焦媒体融合力度还不够大、新闻宣传水平还不够高、平台建设还不够强、队伍建设还不够好等方面,推动融合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强平台,关停并转影响力弱的平台;加快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全平台锻造更多好的作品;进一步强平台,推进报台网微端抖等矩阵建设;加强融媒人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人才梯队。
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2024年仍然面临着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主流舆论影响力提升乏力、改革坚冰突破缺少新动能、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受大环境影响较大、产业经营自我造血能力速度放缓等。
下一步,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5年围绕“变革之年”“转型之年”“焕新之年”,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努力开创媒体融合发展新周期。围绕“着力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县域新型主流媒体和文化科技集团(企业)”这一发展目标,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实现存量思维向增量思维转变、域内思维向域外思维转变、行政思维向市场思维转变,进一步变革和重塑运行模式、加快构建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全面挺进项目运营、致力发展融媒新质生产力、全面锻造融媒铁军,推动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