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头连片油茶林更新改造后第一年大规模采摘
镇头镇对连片油茶林进行更新改造,今年的新品种油茶迎来丰收。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彭红霞
霜降前后,小雨淅沥,但挡不住颗粒归仓的急切心情,西区的农户们像搞双抢一样集中人力、抓紧时机采摘油茶果。记者在镇头镇了解到,通过对低产油茶林进行更新改造,今年迎来新品种的第一个丰收年,油茶果产量及单果重量明显提高。
新品产量提高
作为油茶主产区之一,镇头镇有全省唯一10万亩连片油茶林,油茶种植加工有基础、有品牌。
其中,镇头镇油茶产业示范核心土桥村就有1.3万余亩油茶林,依托土桥林场的180亩油茶成立了油茶花开土地专业合作社。记者采访时,油茶已基本采摘完毕,间或有村民穿着雨衣、背着沉甸甸的茶籽经过。
“规矩是霜降前3天开始采摘,大伙看到最近下雨,都赶着时间开采了。”土桥村负责林业工作的支委裴军奇同时担任油茶花开土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介绍,2019年起,镇头镇以带状更新的方式对存量油茶林启动更新改造,按标准栽种湘林、“三华”等油茶新品种。新油茶树成林后,再对老茶树进行间伐,使其空间更通透,有利于茶树生长、产量提升,也能减少整片改造带来的水土流失。
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及上级林业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对油茶分批进行更新,并加强抚育。今年,最早栽种的新品种进入丰产期。
“我自己做对比的几棵树,6年龄的茶树,今年产量比去年高。”裴军奇解释,新品种的产量提升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油茶果数量增加,二是单果体积变大,所以单棵树的产量就大幅提升了。
“单个果子体积大,茶树经过控高矮化,更方便采摘,不用再爬树了,总体的采摘效率比过去提升了,人力成本下降了。”裴军奇说,今年合作社收获2万斤油茶果,比去年增加20%,“这是更新改造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更重要的是,随着更新改造效果逐年显现,老树产量提升,新品种渐入丰产期,今后每年的产量都会增加。
根据浏阳的民间习惯及油茶品种不同,油茶采摘的时间不同,有的地方摘寒露籽,即寒露前后采摘;有的地方摘霜降籽,即霜降前后采摘。采摘时间不同,容易造成林区秩序混乱,也不利于提高出油率。
“寒露到霜降这段时间对茶籽的出油率有决定性作用。”裴军奇说,镇头的油茶采摘从霜降前3天开始。
从2016年起,市森林公安局西区派出所牵头,协调西区6个乡镇的油茶采摘时间,规范油茶采摘秩序。通过近10年的努力,如今农户已形成默契,林区秩序大为好转,由此产生的纠纷也大大减少。
富民后劲更足
土桥村村民陈仕伟夫妇也赶时间把油茶果摘回了家,“跟搞双抢一样,天不亮就出去,天黑才回家。”
陈仕伟有9亩茶山栽种的都是5年龄的“三华系列”新品种,“去年只摘了4袋,今年摘了11袋。”他解开纤维袋口,将新老两种油茶果倒出来,差别一目了然。
跟老茶树的油茶果相比,新品种的单果更大、果型更匀称,老茶树的茶籽普遍偏小,偶有大颗粒油茶果。他还忍俊不禁地说到一个细节:孙儿跟着他采摘油茶时,见到粗大的油茶果,开心地说“爷爷,这不是茶籽,是苹果吧”。
“决定出油率的是茶籽,单个油茶果的茶籽更多、更大,出油率自然就更高。”陈仕伟的伟林种养专业合作社从事新品油茶苗的培育,每年输出50万株油茶苗,市场以省内为主,省外卖到了江西、贵州等地。采访当天,就有文家市镇一家花炮企业来拉走3000株油茶苗,准备种到厂区的山头。
当大部分油茶采摘都进入尾声时,好韵味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油茶树上还是硕果累累。“我们与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都有‘产学研用’科研项目合作,这一大片都是科研林,要等项目结束后才采摘。”合作社总经理熊璐介绍。
除了与高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好韵味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还育有一片采穗圃,每年提供大量嫁接用的穗条,助力品种改良。
镇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谢葵介绍,油茶作为镇头的乡村振兴主打产业的地位没有动摇,随着新品种改造后产量、出油率双提升,油茶的富民后劲更足。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