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修志问道存史,传承耕读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5-20 10:48:56
微浏阳
—分享—

浏阳第一部名村志《秧田村志》正式发布,全面解读“博士村”

08版文化-6.jpg

俯瞰沙市镇秧田村,犹如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近年来,秧田村利用文化优势,走出了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特色之路。资料图片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系,乡情是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存在。挖掘丰富历史智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应鉴古知今,将博大精深的乡村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今年2月,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挖掘、保护工作,着力构建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大党史”工作格局。

2024年5月18日是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十八周年纪念日。5月17日,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志》首发式在沙市镇秧田村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与地方人士等参加活动。

文化传承

修成浏阳第一部名村志

碧水如镜,青山浮水。走进地处湘东一隅的沙市镇秧田村,蜿蜒而过的捞刀河淙淙而下,一片民居散落于青山之中,犹如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1985年,秧田村走出了第一位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罗宣干。从此,这个只有1200多户人家的村子陆续走出了600多名大学生,其中包括100多名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沙市镇秧田村,也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博士村”。

时间追溯至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永州县令罗瑜宗辞官率眷属从江西丰城柏林迁入秧田村,插杖为树,带领子孙后代开田拓荒,世代辛勤耕耘之余不忘埋头苦读;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秧田人将“力耕种、勤诵读”写进家风家训,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清时期,村民建祠堂、私塾、书院等,教化子弟,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秀才、举人、进士150余人,崇文重教之风代代相传……

从没有公路到户户通水泥路,从崇文重教到成为全国闻名的“博士村”,从勤耕重读到建设全省首个耕读文化馆,获得“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村”“国家级终身品牌学习中心”等荣誉……数十年来,秧田村的每一个变化都堪称沧桑巨变。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要了解一个地方,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最可靠的方式便是看志。《秧田村志》成为了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

2017年,长沙市启动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全面记载域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强镇强村、全国重点镇村、特色镇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在此背景下,秧田村于2018年10月启动修志工作,耗时两年按老模式写就了35万字的第一版村志。2020年5月,按照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室要求,为突出耕读文化、家风文化、博士文化、现代文化,秧田村以第一版村志为基础再行编纂,最终形成终审验收志稿,它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浏阳第一部名村志修成。

“《秧田村志》翔实记录了1949年7月至2018年12月秧田村建设的发展历程,突出记述‘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村域教育’‘特色文化’‘乡村旅游’‘风土民情’等主题,同时兼顾‘基本村情’‘乡贤人物’‘大事纪略’‘附录’等其他内容,全志共设8个类目、32分目、170条目、约28万字……”首发式上,《秧田村志》编纂工作负责人罗泽及表示,编纂村志主要是为了存史、资政、育人,更好地传承好秧田村优良家风和耕读文化,发展和推进秧田村各项事业,“虽然过程十分艰辛,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以志为镜

映射乡村文化振兴的标杆与榜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秧田人的心中,读书学习是不变的信条和坚定的信仰:在这里,谁家挣钱多不让人羡慕,谁家孩子学习成绩优良、勤奋努力才让人称道;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哪家孩子考取了硕士博士,才是最有面子的事;在这里,不仅有合力帮助学子圆梦大学的暖心行动,也有90岁高龄老人张秋香捐出自家一栋房子建农家书屋的佳话……

每一天,秧田村都在演绎着厚文重教的故事。与此同时,秧田村利用文化优势走出了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特色之路,打造了集耕读文化、山水田园、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博士村度假旅游园、耕读文化体验园,修葺恢复老槽门、老龙井等历史文化建筑,以留住乡情乡愁。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秧田村志》以平实、质朴的语言详细记载了秧田村的蝶变历程,从基本村情、村域教育、特色文化、乡村旅游、风土民情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记述。该村志是秧田人的发展史、奋斗史,是秧田村的真实写照与文化留存。”沙市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陈力健表示,《秧田村志》作为浏阳市第一部名村志,是记录秧田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沙市方志编纂工作的一个突破,更是浏阳历史文化事业的一次生动实践,“村志虽然只是一个极小的窗口,但同样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映射出乡村文化振兴的标杆与榜样。”

“《秧田村志》对秧田村的来龙去脉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它不仅凝聚了众多修志者的心血,同样是秧田村村级文化建设的一个成果。”作为通过勤读从秧田村走出去的农家子弟,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王世昌对于《秧田村志》的出版很是欣慰。

同时,王世昌对村志如何发挥衍射作用有着自己的思考见解:秧田村的耕读文化已经深入人心,通过这本村志,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将秧田村的文脉延续下去,后面的历史该如何“书写”,又该如何将这股文化的力量转化为现实、帮助秧田村的孩子们树立长远的目标,如何培养村民的文化素养……“这些都是一篇更大的文章,需要我们认真做好功课,这也是修这部村志给秧田村甚至浏阳广大乡村的一大启发。”

专家点评

@王习加(原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室党组书记、主任):修志是一件非常“得志”的事情。《秧田村志》的编修,体现了该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该志全面记录了秧田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变迁与沧桑巨变。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志在体裁运用、篇目设置、资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突出了“名优”和“特色”,挑选了各个时期中最值得记述、最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予以浓墨重彩地描画,紧接地气,贴近百姓,可读性强,是一部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志书。

@曾牧野(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秧田村人世代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新中国成立以来,秧田村的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耕读文化体系,一个小小的村子陆续走出了600多名大学生,其中包括100多名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值得秧田人骄傲,更值得外界学习探索。知史鉴今向未来,奋楫扬帆再启航。《秧田村志》的面世,必将深入广泛传播秧田村历史,凝聚秧田村精神,书写秧田人浓浓的乡愁,画出建设美好秧田更大的同心圆。

《秧田村志》摘录——老龙井

元末,天遭大旱,域内捞刀河河水断流,塘坝干涸,数百人饮用水困难。秧田罗氏族人推选三位年长老者选址开井,经多次勘测,在位于捞刀河旁的佛延渡口十余丈处开井。当挖到两米深处,出现了两块石头,形似龙头,当即撬开石头,只见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掘井者大声呼之:“天佑民,龙泉也。”经村民探源详查,该井水系上游龙山地脉源泉而来,遂将两块石头雕成龙头,一块放置井边,另一块留放井底,取名“龙井”。井水清澈透底,冬温夏凉,甘甜可口,长年有水外溢,为湖南省36名井之一。

3213111.jpg

1994年,秧田村建起首个自来水厂,大部分村民饮用自来水,仍有少数村民饮用龙井水。2014年,秧田村对老龙井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装修,并旁刻有老龙井的故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秧田老百姓认为该井水有“增智开慧”的作用,每逢中考、高考,都有村民带着自己的孩子到龙井打一壶水喝,祈盼孩子能够金榜题名。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