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里的浏阳”走进成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1-09 09:55:52
微浏阳
—分享—

“谭嗣同和他的故乡”读书分享会在成都举行

08版文化-7.jpg

“谭嗣同和他的故乡”读书分享会在成都举行。记者欧阳稳江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以一首《狱中题壁》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百年之后,人们对于谭嗣同的推崇与向往日渐增长。

谭嗣同的“就义宣言”,不仅反映了一种真正的“牺牲精神”,同时也因为这种觉醒和对自己命运的承担,谭嗣同被理解成中国现代第一个“人”,而不仅仅是“臣”,也不是传统“士大夫”。那么,是怎样一片土地孕育了谭嗣同这样一位中国现代第一个“人”?近日,由浏阳市文联主办的“谭嗣同和他的故乡”读书分享会在成都市有杏书店举行。现场,长篇小说《谭嗣同》的作者彭晓玲、散文集《浏阳风物志》的作者刘正初,与成都书友交流互动,让“文学里的浏阳”走进成都读者心中,为大家带来一个新视角下的“谭嗣同和他的故乡”。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成都报道

将风物置于地方文化背景下,才能更好地了解一座城市

“穷物之情,尽物之态”,固着于“吾土吾民”的地方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能生生不息。浏阳是著名的千年古县、革命老区和花炮之乡,也是改革先驱谭嗣同的故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文蔚起。随着一则浏阳城市宣传片的播出,现场读者对浏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浏阳作家彭晓玲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谭嗣同》,刘正初在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浏阳风物志》。两部作品用不同的体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浏阳人和浏阳风物,讴歌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

“其实,我曾于2019年去过一趟浏阳,印象十分深刻。外乡人对于浏阳的了解,多是因为它是花炮之乡和世界名河浏阳河的流经之地。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之后,你不仅会发现浏阳这片土地有着爆竹般火辣的精神,同时也有秀丽的山水。这样一片土地,无法不让人产生魂牵梦萦的乡愁。而由此产生的乡愁,会对人产生一些精神上的冲击,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是浏阳……”读书分享会现场,成都作家李飞熊第一个发言,他表示将风物放置在地方文化的背景下,才能更好地了解一座城市。而“为什么这里会是浏阳”这个问题,他已经在刘正初新出版的《浏阳风物志》中找到了一部分的答案——

《浏阳风物志》收录了76篇散文,作者挖掘浏阳大地上的山水风光、风物特产和历史文化遗存,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了这里的老手艺、古村镇、旧习俗和小故事,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写史修志,展示了湘东古邑浏阳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从风物浏阳到精神浏阳,谭嗣同是永远绕不开的坐标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谭嗣同一开始听从父命,不得不南北应试。但甲午战争失败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给他巨大的冲击,从此,他和梁启超、吴樵、唐才常、熊希龄等一批年轻人,满怀爱国激情,研读西学,冲破封建保守势力,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迅速成长并走在时代的前列。”四年时间阅读和走访,三年时间集中创作,一年时间修改润色,2023年,彭晓玲以99万字长篇历史小说《谭嗣同》致敬这位从浏阳走出去的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全景式地展现了在晚清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谭嗣同迅速成长为维新变法勇士,并为变法而慷慨献身的伟大生命历程。

一直以来,中国人十分看重天地、自然、鬼神、宗族、家国等精神内核,追根溯源方能解构精神内核。对于长篇历史小说《谭嗣同》的出版,著名作家石映照在现场分享会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他看来,历史人物的写作不仅在于建立人物的全息命运图谱,更在于从一个人带出影响至今的多侧面、多角度的文化构架,从而将历史写作上升到“当代史密码”的高度。

而《谭嗣同》三部曲饱含了数十条解读中国历史的线索及密码——从影响历史走向的中心人物谭嗣同出发,到家族兴衰、浏阳文脉、湖南地域性格、晚清集体群像,推导并编写出了影响中国命运中最深层的、并延续到今天乃至未来的文化基因组。这种历史写作的冒险,使得读者有机会通过谭嗣同的一生,自动同构出中国“历史芯片”的超设计的多层堆叠。如,谭嗣同生命中的“昆仑”象征,谭嗣同命运中的“自谶”,集群中的“麻木”共振,朋友的转向,保守派的堕落轨迹,觉醒过程中的失速与落伍,个人阈值与社会洪流的对冲,中西文化的碰撞……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多线结构、多声部交响。

“顺着这种多层级堆叠的历史阅读,读者很容易把自己对历史、对文化传统的密码、对国运家运乃至于个人命运的感同身受,一起放进去,最终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左冲右突,完成个体与整体、局部与细部的多层多维同构性理解。这才是写作历史人物的张力和笔力、情怀与雄心、见解与抽象。”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嗣同之“同”,是大同的“同”,是人人得自由之“同”。仁至于天地,义尽于中华,嗣同“复生”,复生而“甦”。从风物之浏阳到精神之浏阳,谭嗣同是永远绕不开的坐标,从而让每一个浏阳人甚至是中国人得以回望来路,看见一个陌生而熟悉的自己。

“感谢这场分享会,让我对自己的故乡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为自己来自于谭嗣同的故乡浏阳而感到骄傲。”读书分享会现场,亦有不少在成都工作生活的浏阳人。作为代表,在成都工作生活的浏阳人彭浩表示,虽然远离家乡,但从这两本新书中知晓根脉、捋清脉络,知所从来、思所将往,亦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更多地知晓家乡、了解家乡,才能更加热爱家乡并把家乡的好传达给每一个人。

名家点评

毛国聪(著名作家、成都市双流区文联原主席):小时候知道浏阳,是因为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浏阳河》。而我真正开始了解浏阳,却是因为刘正初先生的这本新作《浏阳风物志》。拜读这本书之前,我还真不知道屈原《楚辞》里的“湛湛江水”指的就是“浏阳河”,也不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在浏阳河畔诞生的。刘正初先生将浏阳河定义为《诗歌里的河》,将浏阳市定义为《歌声里的城市》是非常准确且充满诗意的。我没有去过浏阳,但浏阳已经成了我的诗和远方。

《浏阳风物志》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志,它既有风物志的有趣,又兼有散文的文笔优美、语言简洁、可读性强外。这本书融浏阳的历史、文化、故事、传说和现实于一体,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这本书可以说是浏阳的一部“百科全书”,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浏阳的前世今生、风土人情。作者饱含深情的抒写,让这本书情感丰沛,亲切动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感谢《浏阳风物志》,让我对乡愁有了全新的感受,同时更让我对浏阳有了全新的向往。

卢一萍(著名作家、《青年作家》执行主编):收到沉甸甸的、厚实的长篇历史小说《谭嗣同》,着实惊喜。整部小说近百万字,可谓大著。历史小说不仅需要钻研史籍,还原历史,勾连现实,还需要强大的想象力和文学功底,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可能也是优秀的、有分量的历史小说并不易写,以致数年、十数年才会出现一部的原因;也是男作家多、女作家难得一见的原因。彭晓玲用女中豪杰般的气势、铜琶铁板般的文字创造了唐浩明先生《杨度》之后的又一片历史小说的天空。这部历史小说与其他历史小说不同的一点、也是尤为珍贵的一点是,作者并不仅仅是凭借史料来想象、来创作的,而是花了数年之功,饱含深情、满怀热忱地对谭嗣同的行迹进行了寻访。作者从浏阳出发,去了天水、兰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地,收集到了这部小说的大量细节,从而使虚构有了真实的依凭,塑造了谭嗣同这位人杰和大英雄的形象。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