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举行甲辰年秋季祭孔大典,展现“国乐古礼”的传统文化魅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9-30 10:37:05
微浏阳
—分享—

古乐声声,尽成浏阳文化胜景

07版文化-4.jpg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彭红霞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9月28日,孔子诞辰2575周年,浏阳举行甲辰年秋季祭孔大典,社会各界共同缅怀至圣先师,沉浸式感受“国乐古礼”的传统文化魅力。

9时8分,随着洪亮悠长的一声“启——户——”,浏阳文庙大成门缓缓打开,天地号齐鸣,盛大的祭孔大典正式开始。

革鼓响起,声传四方。祭祀现场鼓钟齐鸣,大成殿前,身着蓝衫的舞生手持干戚、羽籥,跳起祭孔乐舞;乐生将编钟、编磬、埙、柷、凤箫等多种乐器和谐奏响,八音齐鸣,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祭孔大典按照迎神礼—初献礼(敬献花篮、恭读祭文)—亚献礼—终献礼—撤馔—送神礼等仪式有序进行——乐曲古朴纯正、典雅悠扬、金声玉振,乐、舞、歌、礼融于一体,让在场嘉宾皆有一种“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震撼之感。

正衣冠、学童三献、朱砂启智、拜师谢恩、国学诵读、破蒙开智……开蒙启智,明礼立德。祭孔大典落成后,启蒙老师带领学生在大成殿前举行开笔礼,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塑造健全人格,奠基幸福人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礼,无以立”……随后,“浏阳文旅大讲堂”国学讲座在浏阳一中科学馆报告厅举行,邀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进以《孔子与周礼》进行主题讲座。

“还原古制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孔子、了解儒家思想和精神,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与魅力。”市民代表彭祖耀说。奎文实验小学的老师李燕则表示,这样的活动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集乐、舞、歌、礼于一体,融合精妙,浑然天成,再现了‘国乐古礼在浏阳’之盛景,不虚此行。”观礼之后,著名戏曲理论家、省戏剧家协会顾问邹世毅十分赞叹。

开门办典

擦亮“国字号”招牌,续写“国乐古礼在浏阳”华章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乐思想一直贯穿着孔子的儒学思想,礼乐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07版文化-6.jpg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又称浏阳古乐)是清代道光年间浏阳乐律学家邱之稑大胆冲破几千年来“非天子不议礼、不作乐”的禁忌、修正康熙所作《律吕正义》的乐律缺陷,在发掘整理宫廷雅乐的基础上创制而成。在官府的支持下,邱之稑曾组建礼乐局,招收乐生、舞生,每年举行祭孔大典,从道光年间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清同治年间,曾国藩曾赠予浏阳文庙“雅淡和平”“精深正乐”两块匾额,历史上有“国乐古礼在浏阳”之盛誉,连曲阜文庙也曾前来学习。

浏阳文庙始建于宋,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改建成现格局,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浏阳展开抢救性的挖掘、整理,最大限度地还原浏阳历史上的祭孔大典。几经努力,浏阳古乐终于成功“复活”。2013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也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让浏阳同时拥有了两块“国字号”招牌。2015年9月28日,浏阳文庙内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尘封67年的浏阳古乐也得以完整重现。

“国字号”招牌如何擦得更亮?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传播更广?开门办典,贵在交流,功在传承。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自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来,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该项目保护单位,在做好古乐传承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分别在长沙师范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浏阳一中建立礼乐传承与研究基地,定期开展礼乐培训和学术交流,并连续两年赴湘潭文庙协助举办祭孔大典。2023年3月,昭潭书院的湘潭文庙依照浏阳文庙祭孔大典礼制举行了癸卯岁湘潭文庙春季祭孔大典,学生们高唱浏阳古乐,完整呈现了羽籥舞;2024年5月12日,吉首市乾州文庙内举行甲辰年乾州文庙祭孔大典,近百名学生正齐声诵读儒家经典篇目选段,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为了这两次祭孔大典,浏阳市文旅广体局委派市文化馆的古乐老师们提前奔赴湘潭、乾州,为学生和演员开展歌、舞、乐、礼等专业培训,并驻守文庙协助开展联排、彩排。

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传承人王娜娜介绍,歌、舞、礼、乐融合,才是完整的祭孔大典。对内,浏阳高度重视对浏阳文庙祭孔音乐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挖掘整理编辑出版《浏阳古乐》《国乐古礼在浏阳》等书籍,积极开展传承培训并复制古乐器,每年举办祭孔大典、开笔礼、成人礼、拜师礼、国学讲座等传统文化活动。对外除了文化交流,在每年祭孔大典举办之际,浏阳都会对外招募传统文化爱好者到现场参加祭孔大典,体现“开门办大典”宗旨,续写“国乐古礼在浏阳”的华章。

魅力尽现

“非遗+”赋能,做好文化引领新文章

2023年2月10日,由省文联与湖南工商大学联合主办、省音协与湖南工商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邓东源作曲的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音乐会在湖南大剧院首演。随着“磬”奏出的一声悠远宫音,再随着流转舒缓的古琴声,一如从万千尘封的世界里传来绝响——作为整部交响乐的切入音,一段浏阳古乐直接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引入了远古的意境之中。

今年9月14日,人文科普纪录片《学宫千年第4集雅乐回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地理·中国》栏目首播。该片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线索,对浏阳文庙古建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进行了详尽介绍,带着观众在了解浏阳古建筑的同时,深入感受浏阳传统文化的魅力。

陈耀是湖南戏曲音乐的领军人物,湖南省文艺创作“三百工程”文艺家,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奏员、戏剧作曲家。作为著名戏曲音乐人和花鼓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年5月由陈耀领衔,聚集了陈明、柳俊、周阳亮、陈珊珊等湖南戏曲音乐名家的陈耀音乐工作室在浏阳成立。而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对浏阳古乐进行研究与探讨,并从中吸取相关元素运用到新的创作中去。

“祭孔的音乐、舞蹈、礼仪都是中国古礼、古乐,把古代的祭祀仪式呈现在眼前,这种古乐区别于我们现在所学的歌曲、舞蹈,它蕴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祭孔大典学习到礼仪和文化,并且感受到古乐这种不同的风格。”得知“浏阳开门办大典”的消息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王小茜特意赶到浏阳参加祭孔活动。

“浏阳古乐是浏阳文庙特有的祭祀孔子的音乐,早就听闻它曾独步海内,闻名天下,融歌、舞、礼、乐于一体,有‘国乐古礼在浏阳’之美称。”和王小茜一样,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张鹂对浏阳祭孔大典早有“朝拜”之心,她表示回去后会认真研究探索相关课题。

“一年一度的浏阳秋季祭孔大典活动秉持了尊孔崇文、尊师重教的理念,擦亮了浏阳历史文化名片,形成了独具浏阳特色的文化符号,吸引了各地学者、院校师生的关注研究和广大市民的踊跃参加,这本身就是好的传承、好的传播。”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浏阳文庙的游客突破10万人,有效地带动了浏阳其他的文旅项目和景点。

绽放方能带来光彩。作为最具浏阳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浏阳文庙祭孔大典不仅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和相关专家来浏阳“沉浸式感受”,同样也吸引着《浏阳河之光》音乐会、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的推介。这让浏阳祭孔大典和浏阳古乐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停留在“博物馆”层面,而是以文化览胜的方式做到了“墙内开花,内外同香”。

每次祭孔大典都唤起浏阳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吸引国家、省市媒体的目光。浏阳也以此为契机,深度挖掘浏阳花炮制作技艺、菊花石雕、浏阳文庙祭孔音乐等非遗资源,以彰显浏阳本土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以“非遗+”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大美浏阳的文化魅力,助推浏阳文化、浏阳文旅绽放出更多的精彩。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