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实习生刘紫玲
近日,17岁羽球小将的不幸猝死,引发了全国关注。据悉,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猝死”有向青年群体蔓延的趋势。当我们身边有人出现心脏停搏、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等症状时,该如何在“黄金时间”里做出有效措施开展生命急救呢?昨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医院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培训基地负责人、危急重症医学部副部长、主任医师张伟。
心脏骤停怎么办?
“黄金4分钟”最关键
“当发生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是急救过程中的唯一有效技术,特别是在‘黄金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非常重要。”张伟介绍了一起发生在浏阳的急救事件:一日清晨,在一辆由镇头镇开往浏阳城区的公交车上,一名女性乘客心脏骤停倒地。此前刚刚接受过现场急救技能培训、当时正在公交车上的市中医医院骨科医生张泽鹏立刻站了出来,对患者准确判断并马上实施心肺复苏。为保证持续按压,随后赶到的120医护在公交车上配合复苏,救护车一路开道引导,让公交车开进了医院。经过持续抢救,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张伟介绍,心脏性猝死往往是突发的,因为心脏不能将血液输送到大脑及全身,导致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的供血中断。若没有及时抢救,就会引起生命危险——“心脏骤停后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且损伤不可逆。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抢救,成功概率会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猝死病人中,约90%发生在家庭、公共场所等医院以外的区域。虽然其中约67%有现场目击者,但通常都不是医务人员,缺乏急救意识和技能,无法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的急救行为。
除了“不会救”,“不敢救”也是原因之一。“其实市民大可以放心,法律保护‘好人’。”张伟表示,在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培训时,首先就要打破市民“不敢救”的顾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此外,2020年11月1日,湖南率先在全国出台《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明确第一目击者紧急施救致损害可免责。
一看反应二看呼吸
持续心脏按压为救治赢得时间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第一时间采取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以及电除颤等方法,使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最终挽救患者生命的抢救过程。
“如果身边有人突然倒地,第一目击者一定要在救护车来之前,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张伟说,第一看反应,第二看呼吸。
首先,迅速判断患者是否丧失意识,可大声在耳侧呼喊或者是拍肩等,看其是否有反应。若患者无反应,接着看其胸部、腹部是否有起伏,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仅有濒死喘息),应考虑到最严重的情况——心脏骤停,这时需马上开始心肺复苏。
“在没有条件进行人工呼吸或现场没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时,持续进行心脏按压同样有效。”张伟介绍,施救者进行心脏按压时,要让患者躺在平整的地面上,迅速进行心脏按压。按压时要交叠双手,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并有节奏地按压,深度为5—6厘米(成人),频率100—120次/分钟,避免按压中断,若愿意人工呼吸,头后仰,如有口腔异物需先清除,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
“紧急情况下,按比不按好,快速有力按压,并发症最多只是肋骨骨折,但相比生命这些已不重要。”张伟说。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第一目击者还应求助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找周围是否有AED。据悉,目前浏阳公共场所有120余台AED,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AED在您身边”,寻找距离最近的AED。
健康提醒
张伟提醒,心脏骤停有很多原因,虽然有些猝死无法预防,但有一些事项还是要注意。如随着天气渐热,市民在运动时可适当减轻负荷,不宜在运动中一直保持甚至超过最大心率,不要在非常累的情况下运动,也不要运动到精疲力竭。不舒服休息,很不舒服打120。
此外,当前正处夏季,中暑也是一个常见的危险因素,注意不要长期处于露天室外、被太阳直晒,及时补充水分盐分。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