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最近,北京大学新开设了一门课程——《体能提升:运动与膳食》,就是通过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学习如何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合理作息等,改善自身体质。网友们嫌弃其名太拗口,称其为“减肥课”。
据说,该课程推出后深受学生欢迎,各界好评如潮。原因无他,就是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大难题,年轻人群也难以幸免。北大推出这样的课程,被赞扬为“有用”“接地气”就在情理之中。
北大的“减肥课”其实并不新鲜。这几年,教育改革的思潮催生了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创新上的大胆尝试,比如说恋爱课、生死课、烹饪课、舞龙舞狮课、爬树攀岩课……这些课程的设置,让原来的象牙塔瞬间有了亲和力,展示了创新的态度。
然而,我们似乎忘了,关于珍爱生命,从幼儿园到中学,老师们都在教;关于锻炼身体,从校园到社会,师长们都在强调;关于做一顿饭,注重家庭责任培养的家长,可能从孩子小学时候就开始鼓励他们动手……也就是说,现在深受学生欢迎、深受社会赞扬的大学“新奇”课程,不过是从幼儿园和小学就应该开始训练的技能,或者,是个人可以依据兴趣爱好在社会上身体力行不断精进的。
同时,我们会发现,以上这些基本技能培训或者兴趣爱好引导,在大学校园早就有,只是一直都是以校园内部的“协会”“社团”等形式出现,负责运行、管理的都是学生,老师和学校除了负责把握其大方向不出错外,基本上是不干预的。现在各大高校争相推出“减肥课”这样的“新奇”课程,不过是继续充当了大学生们的保姆角色,把这些本该由学生自由发挥、自主管理的社团职能,又给抢着包揽下来。
“减肥课”“烹饪课”等越是在学生中受欢迎,越是暴露了如今教育中存在的两个大问题——一是本该由幼儿园、中小学完成的习惯养成、人格塑造、兴趣引导等基本任务,考评起来难以让人满意;二是本该打开知识殿堂,引导学生探索艺术、科学深度和高度的大学教育,在“向前”“往上”上力度不够,转而干起了中小学以及社会大学的活儿。
从幼儿园开始,“宝贝疙瘩”们被精心呵护着,家长和老师对其坏习惯、坏脾气保持了高度的包容,对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毫不在意,导致小孩子们到大学了依然是个孩子。而大学开设几门“新奇”的课程,其难度要比学术研究小了太多,迎合社会的吁求,又可以掩盖自身在学术上建树不足带来的尴尬。所以乱象就是这样来的。
教育体系的各个层级有着不同的责任。中小学的学生,应该是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而大学生,应该是求索有路,前行有力。这些都需要根据人才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手段去努力实现。我们不要对十多岁的孩子还邋里邋遢、任性娇气视而不见,也不要打着“创新”的旗号,否认大学开设“减肥课”“烹饪课”之不务正业的实质。
有一些创新是倒退,有一些“接地气”是哗众取宠。大学里“新奇”课程的推出,还是审慎点、悠着点吧。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