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吴桂元
从原观前村的道教“二十四洞天”出发,一路向上。在风光旖旎的山间公路穿越约3公里,一转角,就在云雾中发现一个村落,这里就是“小洞天”。
小洞天有大小四十八个冲,最长的冲有几公里,最短的仅几十米。冲冲有不同景色,冲冲有不同故事,冲冲充满着神奇。
走进小洞天,诗一般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画里,游走于云雾之上。飘逸的身躯一会在田间里,一会又在树枝上;一会回到了农屋的灶台,一会又融入到溪流之中……在云雾中,我登上高高的山,大声呼喊:我到底是谁。在这个世外桃源之地,沉浸其中的我,忘记了原本的我。
小洞天,便是昔日的“小洞村”,全村不到1000人,稻田仅为505亩,还是有名的“望天田”,遇老天爷不作美之时,粮食是不够吃的,只能再种一些杂粮,如红薯等。改革开放后,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即使没有什么收成,也能摆脱饿肚子的窘境,为此大山里的老百姓总是心存着感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小洞村唯一出山的公路,必须经过观前村。而观前村又必须从“杉木庵”出山,这条公路就成了两个村共同的唯一出路。要致富,先修路,上世纪末,在小洞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从另一个方向新开辟了一条出山的公路。说起这条公路,全村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凝聚了所有人的执着和期盼,它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呼唤,永远沉淀在小洞村历史篇章里。
随后,小洞村在时任村干部王凯兰的带领下,又规划开辟第二条出山公路,曾先后进行过6次测量。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终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村民配合下,又打赢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路战”,战役的主战场在“佛子岭”。时至今日,我站在那个让小洞村几代人坚持的地方,站在佛子岭的口子上,仰望天空,眺望如今的“长东村”和高楼耸立的浏阳经开区。眼前崎岖的公路,有几十道弯,佛子岭之峻陡和险要,当真可以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也可见当时修路的无比艰难和坚定决心。
金秋十月,是个收获的季节。我有幸见到了当年在一线指挥,并奋战在佛子岭的几位长辈。听到他们的讲述,那种热血沸腾,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大英雄气概,令我肃然起敬。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为了子孙后代的发展,他们把一切都豁出去了,就是要让大山的孩子走出去。听时任村干部的苏自来和李乾刚描述,当时村上不分男女老幼,一起上阵,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在无任何机械的情况下,用双手打通了第二条出山公路。后来又经几届村级班子努力加宽、整理,并在全体村民及乐善好施人士的帮助下,浇灌了水泥道路。
道路通了,小洞村村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这里民风纯朴,百姓勤劳,踊跃出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志士,成为山里的骄傲。有参军入伍的苏自立,退役转业到省城长沙,默默为家乡做了很多事情;有在浏阳市教育局任职的苏启平,从基层教育做起,孜孜不倦,努力勤奋学习,也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各类杂志、报刊上发表过近百篇文学作品,并著有散文诗集《回不去的故乡》等8部作品;更有我们的苏蛟吾和周爱莲俩口子,组织收集洞阳山的各类诗集、文章,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遗留性文字,为洞阳山“正名”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洞阳山文化研究使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行走洞阳,一程山水一页诗”,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现在的小洞村,已合并为洞阳村小洞片区。美妙的四十八冲,只要有民屋的地方,就有水泥路。大部分老百姓翻盖了新房,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每当与朋友驱车前往小洞村时,必经过“药王谷龙头坑瀑布”,在飞瀑声中总能感受到洞阳山几千年的厚重文化及历史渊源。
小洞天,在我眼里其实并不小,有着奔向大世界的冲劲,有着冲向大未来的梦想。小洞天,它在所有小洞人的心中比天空更大,更广,更别有洞天。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