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学双争”大学习 “挺进五强”建新功丨高志:深掘城市文化动能 催生高质量发展内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5-15 08:54:04
微浏阳
—分享—

1a17415658a44ee2b2f62b03530d2d8d.png

文丨高志

思想追着脚步在奔跑,标杆迎着旗杆在长高。这次赴福建、江苏、浙江的“双学双争”之行,三天三省,学思践悟,参观的18个点,短时间的浏览无法触达深处的宝藏,但在精彩连着惊叹的转场之间,有一条共同的线索,无比神似地诠释着相通的理由,那就是“隐性文化动能”与“显性发展动能”双向作用,在互生互长、共融共赴的优质生态中,形成了一以贯之、穿越时代、与时俱进、深层生长的永续能量,推动县域经济不断迭代的高质量发展新循环。

在“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领下,县域经济比拼也进入了内涵生长、升维竞速的“对称发展”新阶段,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文化认同、指向新发展路径的开放生态、融通新发展领域的价值连接、共享新发展成果的智慧平台,都成为了最珍贵的新要素和新支点。这一切“寓有形于无形”的软性资本和“化无形为有形”的柔性竞争力,都需要从培育文化动能开始,形成澎湃的精神力量和开放的创新气象。立足浏阳当前实际,要从塑造城市精神、激活文化创新、升级城市文明等方面深耕深掘,将更深层次的力量集约导向到“奋进新征程,挺进前五强”的共同愿景上来。

更加深刻地凝汇城市精神,释放“敢为人先”的思想伟力。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环境、拼文化”的演进,特色鲜明的城市精神成为了永续生长的“根”和“魂”,是现代城市崛起的思想伟力和不竭动力。晋江人“爱拼才会赢”,摔倒了也要抓一把沙子爬起来笑笑,继续追寻“七分靠打拼”的信仰;张家港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开着“顶风船”抢出了步步领先的发展机遇;义乌人“鸡毛换糖”的“拨浪鼓精神”,以“无中生有”的智慧造就了“无所不有”的商业神话。这种折射在城市社会心态和共同价值追求中的精神基因,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在浏阳,“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已经成为鲜明的文化符号,回响在谭嗣同“冲决一切网罗”的改革呐喊之中,烙印在“三湘第一锣”的改制路径之上,镌刻在隧道洞开的“319”精神密码之间,辉映在破土建园荒山点金的工业梦想之巅。1996年,隧道洞开,让人更快走出去,思想开窗,让风更新吹进来,还是贫困县的浏阳毅然锚定了“进百强、冠三湘”的目标,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席卷着市场经济欣欣向荣的如歌大潮,沉淀着党群合力、众志成城、破除万难、开拓变革的发展哲学,让浏阳十年跨进百强、七年挺进十强的梦想一一变现。今天,“挺进前五强”的号角再次标高了跳起来争先的刻度,我们要用好各级各类宣传资源和思想武器,在高处放歌,从大处导向,向深处滋养,朝实处转化,结合全市的奋斗实践讲好浏阳故事,放大浏阳声音,聚合浏阳力量,融汇149万浏阳人民敢于争先、敢于胜利的精神气度,让“浏阳精神”在鲜活的奋斗场景中与日俱新、永远蓬勃。

更加开放地倡导文化创新,涵养“异想天开”的创造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在这个体系中,文化创新是针对人类情感、想象和象征意义的“软创新”,是解锁思想桎梏、突破思维惯性的关键密码,驱动“硬创新”从技术、制度、路径、工具等方面找到答案。义乌“莫名其妙”的“无中生有”,晋江开辟“有形通道”的同时寻找“无形通道”,张家港“穷沙滩”上崛起的内河港口经济圈,无不是越过现实障碍从文化原点打开的创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创新带来的思变之力、谋远之智和换道之机,也给浏阳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能量,大到国家级经开区顺变而谋、步步为赢的产业规划,小到“彩珠筒”再生“加特林”的文创赋能,都是理念一变天地新的成长红利。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和“心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和未来,无论是通过物质形态去满足,还是借由精神介质去回应,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倡导文化创新,培育创新文化,让高质量供给带给人民高质量的幸福。在舆论导向和文化生态上,要形成“善开风气之先”“悦纳百家之言”“广聚全民之智”的氛围,构建更鲜活的话语体系,提升更融情的传播能力,让每个人的归属感、价值感、创造感、幸福感,都能在“高情商城市”的文化拥抱中得到体验和收获。长沙能成为网红城市,三年新增常住人口62万人,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为“更懂我更懂爱”的文化GDP买单,文化创新的共情力是关键吸引力。我们推出的“我在浏阳说爱你”文化社交品牌,打造“世界表白之都”,就是要以烟花为引线构建更美好的情绪连接,在更宽宏的大爱环境中,呵护每个人自由探索的激情和敢于首创的梦想,进一步形成“敢想敢爱敢试错,勇于担当全力拼”的创新生态。

更加精细地深化文明创建,完善“美美与共”的善治格局。张家港是文明策源地,从1994年率先提出文明城市概念,到2020年第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三十年久久为功的创建与养成,“文明”气质已经长进了马路上每一个气定神闲的井盖、村落里每一段享受苍老的围墙,这种文化凝神、不着痕迹的境界,贯通了“物见其人、城市融人”的对话与呼吸。城市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剧场”,“文明城市”是以“人的美好体验”为目标的定义,文明创建如何深刻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推进善建、善管、善治的过程中达成“美美与共”的境界,张家港的几组答案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一是“善建”要讲究科学的力度与尺度,处理好用与留、拆与建、旧与新、大与小的关系,通过“口袋公园”“一米书架”等方式,升级改造老旧小区的背街小巷、边角料、废弃地,实现推窗见绿、拐角遇景、处处融情的城市有机更新;二是“善管”要紧抓关键的实处和细处,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在群众生活的日常场景中发现问题,从“我在其中”的深入体验中找到答案,把影响民生的堵点变成增值幸福的亮点;三是“善治”要聚合智慧的心法与算法,把“文明入心”和“要素入芯”结合起来,建设一线惠民的数字生活服务中心、一网通办的智慧政务应用平台、一网统管的城市运营数字体系,让文明实践在算力推动下实现更精准高效的价值循环;四是“善美”要融合自洽的感性与理性,在社区打造、乡村振兴、屋场建设方面,要尊崇自然万物的真实属性,打通在地要素的内在呼吸,涵养自在雅致的审美格调,呵护传统智慧的简单逻辑,让“善”流转在天地人和的气息里,“美”生长在怡然自得的山水间。

(作者系浏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