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水利系统项目观摩活动举行,谋求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沙市镇莲塘村塘边大塘修葺一新,有力保障了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市水利局供图
标准化山塘清淤整治项目全面完成,全市千口山塘焕然一新,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作为湖南唯一的"全国试点",浏阳市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示范建设项目高标准推进,为美丽乡村擦亮生态底色;官庄水库浏阳灌区抓好标准化建设,建立信息化运行管理平台,保粮安惠民生利长远……
4月25日,浏阳市水利系统项目观摩活动举行,市水利局领导班子和各机关科室、水工管单位相关负责人,用一天时间深入浏阳北区、西区多个乡镇,实地观摩水利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现场感受水利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项目建设春潮涌,千帆竞发势如虹。今年,市水利局紧扣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提速年、营商环境提质年"工作要求,铺排水利项目45个,逐一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全局上下将进一步用情看项目、用心干项目、用责成项目,真正做到资金用好、项目建好、工程管好,为我市水利高质量发展加油赋能。"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资金用好,“小水利”惠及“大民生”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群众幸福的“源泉”。观摩当天,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个用心用情办好的水利民生项目,有力保障了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标准化山塘清淤整治项目便是代表之一。2022年夏季,浏阳遭遇罕见大旱,山塘抗旱保灌作用凸显。去冬今春,浏阳共投入项目资金4900万元,清淤山塘1056处,实现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35万亩,蓄水扩容238万立方米,相当于新“造”了一座长兴湖。
通过整治,永安镇西湖潭村胭脂塘的面貌焕然一新。
观摩团一行走进沙市镇莲塘村、永安镇西湖潭村,学习交流先进经验做法,感受项目建设带来的直观变化,为一座座水清、岸绿、堤固、景美的美丽山塘点赞。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市水利局在每个示范片区,都安排了1名中层干部或专家进行定点督导并提供技术指导,督促项目进度、质量,最大限度增加塘容,确保塘体稳固安全。项目建成后,山塘明确了管护责任人、塘管家、保洁责任人,确保长效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同样是重要的民生福祉。过去,马尾皂水厂部分供水片区压力不足,每逢春节,由于在外人员大量返乡过年,用水量剧增、群众用水困难的现象时有出现。
市水利局马尾皂水库管理所进行分析论证后,决定投资135万元,新建一座增压泵房及调节水池,并对部分配水管网进行改造,总工期35天。“由于改管必须停水,为了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所以只能在晚上进行。”该管理所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5+2”“白+黑”的工作模式,确保项目在春节前投入使用。
观摩团一路走、一路看,看亮点、找差距,学经验、谋发展,大家纷纷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水利项目资金花在刀刃上,让“小水利”惠及“大民生”。
项目建好,把全国试点打造为全国示范
生态是浏阳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示范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和生态浏阳建设意义重大。2022年,水利部选取有较好工作基础、积极性高的浙江、湖南等10个省(市)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示范建设,每个省(市)选择1—2个县。浏阳成为湖南唯一的试点县(市)。
本项目涉及浏阳市沙市镇、永安镇、北盛镇、龙伏镇和社港镇等5个乡镇,共13条小流域,总面积520.85平方公里,其中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03.36平方公里。
在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浏阳紧紧围绕《湖南省“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深度融合乡村振兴建设要求,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城镇、村庄周边、重要水源区为重点,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以“二线三区四点”(二线:大桥市河、东门江河;三区:水土保持封育保护区、水土保持平衡保育区和水土保持改善优化区;四点:东门村、秀山村、卓然村、丰裕村)为布局进行分区规模治理,项目总投资5806.28万元。
“部分地区土壤贫瘠,不利于树木生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罗宏伟介绍,目前通过实施封禁治理9216.51公顷,建设水保林57.9公顷,经果林178.83公顷,同时建设东门江河、大桥市河生态清洁小流域,还将配套打造水保广场、水保科普园,预计5月底前全面完工。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施工单位每天召开班前会,总包单位每周召开两次安全例会,监理单位每周组织参建单位人员进行两次安全隐患排查和危险源管控,建设单位和项目主管科室每月组织2次安全大检查,通过多级管控筑牢安全屏障。
工程管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当天,观摩团还来到官庄水库浏阳灌区、南康水库等地,实地观摩学习工程运行管理的先进经验做法。
官庄水库浏阳灌区始建于1958年,目前实际灌溉面积10.96万亩。灌区能数十年如一日发挥效益,来自于灌区对工程管理细节的精益求精。据悉,近年来灌区通过切实抓好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扎实推进工程体制改革,灌区工程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灌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以“计算机管理为主,手机电脑远程、人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操作手机即可让农田喝上“自来水”,进一步提升用水效率,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保驾护航。
南康水库管理所通过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2022年下半年,投入15万元维养资金对水库副坝进行安全隐患整治。通过新建护坡等措施,原来的二副坝从“土疙瘩”升级成为“放心坝”,确保安全度汛。
在观摩中,每到一处,大家都用心看、认真听、仔细问,既学到了经验,又看到了不足,更比出了干劲,对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创建也有了新的思考。
纵观今年铺排的45个水利项目名单,除了24个在建类项目,还有13个拟建类项目,8个储备类项目。其中,列入中央投资计划的浏阳河治理工程正在办理可研批复,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中型水库建设规划的马尾皂水库扩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前期工作……
项目为王、实干争先。下一步,全市水利系统将进一步加压提劲、真抓实干,大力提升水利工程建管质效,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防汛抗旱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