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被“聪明药”收割“智商税”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12-29 10:14:25
微浏阳
—分享—

叶金福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辽阳市文圣区一名考生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成绩,在网上购买了一种“聪明药”,但孩子服用几天后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时才发现“聪明药”有问题。经查,这款“聪明药”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哌甲酯,是我国第一类精神管制药品,只能在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发放使用,私自通过网络销售此类药品是违法行为。

其实,稍有一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聪明药”。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到“考试季”,所谓的“聪明药”就开始“流行”起来。

医院专业药剂师提醒,这些所谓的“聪明药”,主要由哌甲酯、右苯丙胺、莫达非尼等构成,均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精神药物,主要应用于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嗜睡症等的治疗。这类药物,学生吃了不但不能提升成绩,盲目服用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原本治疗嗜睡症的药物,会导致失眠。一些学生对药物不耐受,长期使用会出现头晕、头痛、心率过速等,甚至会对药物产生依赖。可见,这类“聪明药”不仅不能使人聪明,反而有害健康。

笔者以为,要防止“聪明药”收割“智商税”,还需双管齐下。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对市面上打着“让孩子变聪明”幌子的“聪明药”坚决予以制止,要通过“开罚单”“下架”“没收”等处罚方式,倒逼商家不再拿“聪明药”忽悠家长和考生。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科普力度,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向家长和考生科普必要的科学知识,让他们自觉远离“聪明药”陷阱。同时,学校老师也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告知学生必须要脚踏实地,切莫把成绩押在“聪明药”上。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