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日报》头条特稿丨向高而攀 浏阳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报道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9-21 10:12:56
微浏阳
—分享—

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勇当县域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向高而攀 浏阳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报道

213123123.jpg

浏阳城区。彭红霞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龙章平刘志光罗时茂李小雷宋攀

项目工地的工程机械,来回奔忙;捞刀河畔的高产稻田,吐露金黄;天空剧院的周末焰火,惊艳八方……浏阳秋日的阳光依然炙热,一如三年前的那个美好时节。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为湖湘大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浏阳在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登高望远、向高而攀,勇当县域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为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强县域

做大园区做优特色,发展实体经济

在今年8月底召开的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代表浏阳作典型发言,以《锚定“三高四新”强化“五态协同”勇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为题,从“拼干事状态,昂扬奋斗精气神”“活经济业态,绽放产业满园春”“优营商生态,涵养发展好气候”“塑城乡形态,绘就共富新画卷”“提安全质态,确保县域大平安”等五个方面,推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浏阳路径”。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答题,也是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必选项。

02版要闻-2.jpg

浏阳经开区。彭红霞摄

而强县域,关键在于强产业、强园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产业园区是当仁不让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

三年来,浏阳始终坚持产业立市、产业强市,在稳一产的基础上强二产、活三产,加快构建“2+2+N”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2个千亿级,烟花爆竹、智能装备2个五百亿级,以及若干百亿级产业。

三年来,浏阳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在湖南省“五好”园区创建评价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园区,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57位。

今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健康食品均实现同比20%以上增长。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园区经济顶住了压力,展现了韧性。

作为浏阳经开区“立园之本”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当前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是湖南省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

目前,园区已培育一大批优质生物制药企业,其中A股上市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生物医药品种达800多个,23个主要品种进入全国销量前三强,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为全省首个年销量突破10亿元的医药单品。

今年2月,浏阳经开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着力招大引强、鼓励研发创新等七个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激励、全生命周期扶持,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3500万元奖励。

今年年初,九典制药高端制剂研发产业园投入生产,实现现代药品研产销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亿元。九典制药总经理郑霞辉介绍,今年上半年延续产销两旺的势头,实现营业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18.11%;归母公司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52.29%。

9月2日,总投资10亿元的华纳大高端制剂产研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企业制剂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企业高端仿制药、创新药的产业化创造条件,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8亿元。

9月11日,湖南医疗器械实训中心揭牌仪式在浏阳经开区金阳智中心举行。这是湖南省首家“公益培训+专业实训”模式的医疗器械实训中心,将为全省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教育培训和专业服务,为园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随着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的落地、投产,浏阳经开区打造生物医药(大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后劲更强。

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中敢担当,也要在抢占创新驱动发展新赛道中勇争进。实践证明,浏阳人敢于且善于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闯出新路子。

今年5月31日,浏阳经开区管委会与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协议,标志着总投资102亿元的30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浏阳。该项目占地约800亩,将建设全省规划产能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方型钠/锂离子电池、圆柱钠/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缴纳税收约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推动浏阳新能源赛道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重大突破。

浏阳经开区抢抓“双碳”战略机遇,以“光伏+储能”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将助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枝独秀不是春。预制菜一头连着种植业、养殖业,另一头连着餐饮业和居民消费。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浏阳市省级农业科技园抢抓“中央一号”文件政策机遇,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水平,锻造强劲发展引擎,各项事业同样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浏阳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全方位、系统化推广预制菜,大力招引预制菜项目落户。截至目前,园区集聚了新聪厨、菜帮主、掌中勺等42家预制菜生产企业,占据全市预制菜企业的“半壁江山”,其中新聪厨位列胡润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前10强。今年5月,首届湘赣预制菜产业供需对接会在浏阳成功举办,吸引128家企业参加,达成交易额8000余万元。经过前期筹备,园区全力筹建的湖南首个湘菜预制菜产业园即将开园。

园区兴则经济兴。得益于产业的持续发力、园区的强力支撑,浏阳县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三年来实现高位再进位,去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七位,成为全国县域发展的模范生、尖子生,也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瞄准新动能

部署创新链,打造区域科创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浏阳坚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目标,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抓手,抓好顶层设计、推进科创赋能,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科创中心。

在桂香渐浓、大地流金的9月,行走在浏阳大地,满眼是活力充沛、动能澎湃的创新场景。

“一粒种子,要经历一场怎样的生命之旅,才能成为一碗米饭呢?”9月19日,长沙市“院士专家校园行”暨2023年全国科普日浏阳市主场活动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省科协副主席柏连阳为浏阳市澄潭江中学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士科普报告会,让大家近距离感受院士风采,感悟科学精神,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在园区、在企业、在一线,更能沉浸式体验到扑面而来的科技创新氛围:蓝思科技、惠科光电、九典制药等龙头企业发挥优势,突破显示功能器件、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启泰传感研发出国内首条金属溅射薄膜压敏芯片生产线,实现国产替代;泰科天润建成国内首条碳化硅芯片IDM生产线,为“中国芯”赋能;盐津铺子实现无人化生产,创造了“中国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普瑞玛建成湖南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的实验动物中心;湖南金阳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升级……

近年来,浏阳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塑造区域创新优势,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建成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迈入全国县域创新第一方阵。

浏阳在政策扶持、创新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全国创新型县(市)工作创建领导小组,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实施《浏阳市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浏阳市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将“科创兴市”和“制造强市”写进“十四五”规划,并构建“1+8”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浏阳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度培育机制,构建“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领军型企业”培育生态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翻番工程”。

2022年,浏阳市财政科技投入6.22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37.7亿元,占GDP的2.33%。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9家,总量达56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9家,规工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均居全省县域第一。

目前,全市有科创平台243家,有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企业孵化器26家。在科研平台的助力下,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97家。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紧扣“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浏阳以链式思维推进产业布局,形成并完善了10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着力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烟花爆竹、智能装备制造2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田”和“推广地”。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浏阳通过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壮大各类人才队伍,让人才软实力提升发展硬实力,让人才集聚力加速发展驱动力。

近年来,浏阳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奋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高地,已经形成了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创业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四大“人才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浏阳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智力保障。

目前,全市集聚长沙高层次人才181人、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31人,成为各行各业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先锋。

“我始终相信,浏阳是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地方!”8年前,清华大学博士陈江波回浏阳创业,成立湖南孝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率先提出无火药烟花的理念。这项创新技术迄今为止已取得100多项专利,其中有9项是全球PCT专利,并取得了欧盟、美国等国际强制认证。如今,孝文科技已成长为中国数字创意特效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全球知名的智能光电特效品牌。

今年8月2日,长沙市召开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两份重磅文件,明确提出到2030年初步建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并明确了七大重点任务、20条支持政策。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开启了又一次关乎梦想的远航。

浏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文表示,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浏阳具有集群效应好、企业梯队好、孵化平台好、创新氛围好的优势,将从抓产业提能级、抓平台强支撑、抓融合促转化、抓服务优环境等四个方面来努力,以实现从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到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的转变,助力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立足大开放

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打破行政壁垒,加深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协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湖南的“东大门”,浏阳是湖南对接长三角经济圈的桥头堡,也是湘赣地域相连互通、文化交流融汇的核心区,在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特别是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以及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区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必然承担十分重要的使命。

事实上,浏阳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的探索由来已久。2014年,在浏阳市的积极倡议推动下,首届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在浏阳召开,拉开新时代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的序幕。

湘赣边区域既是革命老区,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需要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省级层面来说,都很有必要。湘赣边区域合作符合国家大的发展战略,也关乎中部地区崛起、革命老区振兴。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湘赣边区域合作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湘赣两省深化交流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带来了源动力。

随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两省加快推动顶层设计共融、基础设施共通、文旅发展共促、产业协作共兴、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六共协同”助推示范区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红色”品牌更亮、“金色”产业更旺、“绿色”屏障更牢、幸福“成色”更足。

在顶层设计共融方面——浏阳作为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秘书处,通过协同举办合作交流会、联席会、商贸展,出台实施湘赣边“六大专项行动”等方案,仅2022年就主办各类合作活动52场次;《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印发以来,签署协议114项,扎实推进浏阳—上栗园区共建;并牵头与国开行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推动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领域日趋多元、合作热度日益高涨。

在基础设施共通方面——近三年,浏阳提质改造G319、G106等出省通道共计115公里,目前与江西省铜鼓县、万载县、上栗县连通的5条国省干线公路路况良好;杭长高速连通万载县、铜鼓县,浏洪高速连通上栗县,与湘赣边县市基本形成“高速相连、干线相通”的交通格局。同时,以农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为抓手,浏阳加强省际农村公路有效衔接,提质改造金刚镇至江西小水村等湘赣边区域农村连接公路300多公里。

在文旅发展共促方面——湘赣边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浏阳联合兄弟县(市、区)共同推出“初心源”文旅一卡通,用活一张“红旅”名片,发起成立了党性教育、红色研学联盟,打造研学基地30余个,今年5月浏阳获评中国最佳红色文化旅游名城。

在产业协作共兴方面——浏阳立足资源禀赋,扎实推进“湖湘千万工程”,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和区域共富。花炮是湘赣边区域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产业,浏阳与醴陵、上栗、万载联合推进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做强“F4花炮联盟”。今年4月,以“相约浏阳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首届湘赣艺术焰火邀请赛在浏阳天空剧院举行,同时进行的烟花爆竹产业订货交流会,吸引了全国各地138家企业参展,交易额17.6亿元。与此同时,大围山梨、葛家鸡肠子辣椒、平江豆干、莲花血鸭等来自湘赣边革命老区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在“湘赣红”品牌的加持下,走进两省高端超市,入驻各大网上商城。

在公共服务共享方面——着力推动政务大联办,为湘赣边区域民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目前,在浏阳实现跨省通办事项167项,累计办理1.78万余件,并成立了湘赣边就业服务驿站,每年促成就业3万余人。数据显示,通过深化教育、医疗、购房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区域校联体建设、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公积金互认等,近三年来,湘赣边地区来浏阳就学4000余人、就医40万人次、就业超10万人、购房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在生态环境共治方面——2022年10月,总投资1.12亿元的南川河浏阳市治理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内容包括岸坡整治、河道疏浚、生态修复,以及恢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设范围还将江西省万载县黄茅镇的约300米河道纳入其中。这是浏阳首个跨省实施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是落实河长制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共治的生动实践。此外,浏阳在林业、生态环保等方面,也加强了湘赣边区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守护好罗霄山脉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7月28日,2023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浏阳举行,来自湘赣两省的24个县(市、区)齐聚一堂,共商湘赣边区域合作大计。会上,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代表浏阳市,作为湘赣边区域24个县(市、区)中唯一典型代表发言,介绍推动湘赣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浏阳经验”,发出“共担大使命共绘新图景”的倡议。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殷殷期盼,激荡人心。接下来,浏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坚持“12345”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当县域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以“浏阳之为”添彩“长沙答卷”。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