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拆屋救树,社港镇一棵五百年古樟重披新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8-07 09:45:14
微浏阳
—分享—

05版镇村-1.jpg

经过及时复壮,如今,社港镇浏北村这棵拥有500余年树龄的古樟长势良好。社港镇供图

一株株古树,沉淀着历史,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岁月。古树不仅是森林资源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今年来,社港镇针对辖区内一棵有着500多年树龄、树高16米的樟树开展复壮修复工作。通过拆除树旁房屋、回填空洞、打"点滴"等举措,古樟如今亭亭如盖,长势良好,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

拆屋“救”树,古樟有了更好的生存空间

炎炎夏日,走进社港镇浏北村王家组,一个新砌成的小花坛映入眼帘。花坛中央,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只见这棵樟树盘根错节,枝干虬曲苍劲,树围需要六七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围。密密麻麻的树叶覆盖着周围,为在此乘凉的村民撑起了一把天然遮阳伞。

“据专家测绘,这棵樟树树龄在517年左右。”社港镇林长办工作人员伍文介绍,“去年我们在巡查的时候,发现它越长越往旁边的村民房屋靠,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古樟的生长。”

去年9月,社港镇林长办针对这棵古樟制定了专门的救护方案。

保护古樟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旁边村民的房屋拆除,还古樟一个健康的生存空间。但因为这栋房屋是当地一户村民用于养殖、储存的,一开始,该村民并不同意拆除。镇林长办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并邀请村干部一起做思想工作。

“今年,这棵树已经长到房子的墙角了,再不拆会严重影响它的生长。”社港镇林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在村干部、乡贤的陪同下,镇林长办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该村民家中,并表示拆除的房子会由镇上负责重建。最终,该村民同意了拆除房屋,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古樟也有了更好的生存空间。

回填空洞、打“点滴”,让古樟重披新绿

古樟的生存空间有了保障,镇林长办迅速邀请专家进行勘察,就古樟抢救、复壮等各方面展开科学论证。

这棵古樟历经500年的风雨,主干有一个明显的空洞。为此,工作人员用专业材料进行了回填,再自上而下用混凝土浇注,并将外部美化成仿生树皮。此外,还清除了古樟周围对其生长有不良影响的树木、毛竹、杂灌和攀附藤本植物,并灭杀蚁虫。

“为了让古樟补充营养,7月的时候,我们还在树上挂了12袋营养液,全部打完估计要一个多月,后续还会再打两次。”伍文说,打“点滴”是绿化养护的常见方式,对生长衰弱、需要复壮的古树,在其主干上钻孔,滴注“古树专用营养液”,可以直接补充营养。

在大自然漫长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古树名木能够保留下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它们不仅是自然瑰宝,也见证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更寄托着一方百姓的悠悠乡愁。

“这棵古樟是我们小时候玩耍的去处,晚上还可以在树下乘凉。”浏北村村民潘天寿说,“那时这棵树有五个分枝,长得很茂盛,后来有一次被雷击,几处枝叶慢慢地枯萎了。现在政府安排了修复保护,叶子又比之前绿了。相信在不久后,古樟的枝叶会变得更加茂盛。”

一树一故事。社港镇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7%,目前镇域内有107株古树名木。“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林长制管理体系,落实属地管理养护责任,定期监测古树生长状况,做好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做实做优古树名木保护文章,让古树名木成为乡村美化、靓化的生态名片。”社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知多点

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其中,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二级古树树龄300年至499年间;三级古树树龄在100年至299年。

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国家级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

古树群:5棵(含)以上集中连片聚集生长的古树构成的群落。全市共有古树群36个,分别分布在15个乡镇,最多的是大围山镇、高坪镇。最大的古树群位于大围山镇大围山村的陈谷,是一个以壳斗科钩栲为主的森林群落。全市树龄最长的树:位于小河乡田心村的罗汉松,树龄1900年。全市胸径最大的树:位于古港镇新园村的樟树,胸径4.07米。全市树高最高的树:位于金刚镇南岳村的樟树,高43.3米。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