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夏日炎炎,随着三伏天来临,即使是在室内,也不难感受到闷热的空气。但在我们身边,有大量户外工作者,他们的工作环境没有遮挡、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只有烈日当头、挥汗如雨。今起,《浏阳日报》推出"高温下的坚守"系列报道,记者访一线、进工地、到田间,现场直击战高温、抢进度的火热场景,感受争一流、建新功的精神风貌。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7月11日,浏阳正式入伏,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连日来,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提示市民防暑降温,避免高温下作业。但在浏阳街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迎着朝霞登杆作业,顶着烈日测温消缺,披着晚霞线路巡检,坚守电力保障一线,只为送去万家灯火与夏日清凉。
11日,记者来到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走近这群坚守一线的电力工人,零距离体验烈日酷暑下他们的日常工作,同时记录下他们高温下的坚守。
文/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实习生周旺通讯员曾舸
图/黄绍红
登杆作业“引流”保供
确保项目正常建设企业生产不停
7月11日早晨,迎着金灿灿的朝霞,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永安供电所的电力工人聚集在金城I回01号电线杆下。
不远处,金阳麓山小学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学校需要对部分电缆进行移位,有四条线路将受到影响。”永安供电所所长袁建平介绍,为保障居民和企业正常用电,在公司的统筹安排下,通过负荷转接的方式,用其他线路为受影响的线路进行供电。
登杆作业保障群众用电。
交代任务后,现场负责人整理队伍,做好站队“三交”和安全事项细节提醒,“这是我们辖区内最高的水泥电线杆,高度21米,上去的时候不要急,一定要注意安全。”
“准备登杆作业。”随着指令下达,永安供电所配电班副班长李颂文熟练地穿戴好安全设备,随即开始向电杆高处爬去。班组的同事在下面密切观察李颂文的动向,为他的操作提供指引。
在几乎没有借力点的电杆上,李颂文身姿灵活地在杆上游走,并根据操作指令熟练地完成验电、挂接地线等系列操作。
随着太阳不断攀升,原本柔和的阳光变得火辣辣的。半个多小时后,李颂文完成全部操作,安全回到地面。
110千伏水佳变电站。
接过同事递上的矿泉水,李颂文一口气灌下大半瓶。“这个杆比较高,操作的难度也比较大,很多操作需要把身体探出去才行,非常考验体力。”虽然汗水早已沁满额头,但李颂文依然洋溢着动人的笑容,“我们辛苦一点,企业和居民用电就多一份保障。”
来不及休整,李颂文与同事们接着赶赴下一个作业点。在他们的努力下,沿线的企业和居民用电正常,也没有因此耽误学校建设。
顶着烈日带电作业
为线路及时“消暑降温”
上午10点,太阳炙烤着大地,脚下的柏油马路翻滚着热浪。
位于西园村的洞阳III回供电线路下,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班班长苏良川和同事正在做好带电作业准备工作。
这条位于工业园区的供电线路,不但连接着20余个企业专变客户,还为园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提供用电,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
设备验收调试。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用电负荷也大幅上升,电力线路也面临着高温“烤”验。“我们在巡检测温中发现线路的温度比较高,需要及时消除发热隐患。”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工业园供电所副所长陈亮介绍,发现发热隐患后,他们立即联动不停电作业班,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隐患消除。6名队员仔细勘查现场,做好核对工作线路名称、杆号,做好风向、湿度监测等前期工作,苏良川下达指令,“符合带电作业条件,可以开始作业。”
班组成员王建登上斗臂车上升到半空中开始处理线路“发热”症状。绝缘斗内,王建对带电导线开展绝缘遮蔽,娴熟地开展加设设备线夹等操作。地面人员用绝缘绳索向王建传递所需工具和设备,并实时与斗臂车操作员沟通,调整绝缘斗的角度和位置,加强安全监护。
半个小时后,王建完成操作回到地面,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身上,整个人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当记者上前询问他的情况时,他却笑着说,“只要能保证客户用电无忧,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
“当前气温高,用电需求大,只有及时消缺才能确保线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此次工作我们采取不停电作业的方式进行操作,‘无感知’为客户提供了用电保障。”苏良川说。
锱铢必较开展验收
确保工程“零缺陷”投运
上午11点,位于关口街道的110千伏水佳变电站内,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验收和现场测试工作。
主控室,各类指示灯不停闪烁,工作人员黄姝晨和同事紧盯着电脑屏幕,仔细核对着各项参数。作为长沙智慧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重点工程,水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装一台6.3万千伏安变压器,线路途经荷花、关口两个街道,将满足浏阳城区东部地区快速增长的用电负荷需求,并与周边变电站形成有效互联,进一步提高全城供电可靠性。
自6月开始,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110千伏水佳变电站进行全设备、全方位、全过程验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变电站设备验收标准,对设备进行细致把关,并针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确保工程实现“零缺陷”投运。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完成站内设备高压试验、保护校验等工作,通讯光缆也正在进行全面调试,预计7月17日项目投入使用。
巡线测温、走街入户
确保用电安全稳定
“测温仪,无人机,大家再检查一下,都带齐全没有,今天的工作任务比较重,大家加把劲。”晚上7点,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的4名工作人员来到110千伏集浏线3号塔,开展巡视测温。
借助无人机和红外测温设备,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把脉问诊”。针对螺丝松动、开口销、光缆连接部分等无人机拍摄死角,输电运检班陈长兴做好安全措施,在同事付啸为的配合下登塔检查。“一切正常!”对讲机内,传来陈长兴欣慰的话语,在20多米的铁塔上,他熟练地借助铁塔钢构件,完成转身、攀爬等动作。
为商户和居民检查线路。
夕阳西下,火红的太阳将天际染红,远远望去电力工人奋战在一线的画面瞬间定格为一幅动人的剪影。
“一趟线路巡视下来,往往要走十多公里。”陈长兴说,大部分的输电线路塔基大多设在山间、田野,巡线人员只能顶着烈日,背着工具穿越林间沟壑开展测温。许多地方甚至无路可走,只能通过砍青的方式重新劈出一条路来。
根据安全作业的规范要求,无论天气多热,陈长兴和同事都要“全副武装”,因此他和同事身上往往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衣服上甚至会留下细密的盐渍。
将视角转移到夜晚的街头。霓虹闪烁、车水马龙,夜宵店也来到了一天中人气最旺的时刻。这里同样活跃着一群电力人,为确保客户正常用电,来自国网浏阳市供电公司集里供电服务站的东方红(电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穿梭在街头巷尾,为商户和居民检查线路,测量温度。
向商户宣讲安全用电知识。
“真是太感谢了,保障了我们安全稳定用电。”杯莫亭夜宵店的负责人晏资武告诉记者,他的店进行了升级改造,许多原本烧煤、烧气的设备都换为了用电设备。为此电力部门积极帮助他进行换表增容,提供布线指导,直到店铺顺利完成改造。
“现在用电量比较大,一定要注意检查线路,确保线路没有破损、漏电。”对该店表箱进行卡流测温,确认无异常后,集里供电服务站站长刘连旭嘱咐晏资武切勿大意,在用电安全上始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在人气火爆的夜市,大部分商家会使用移动电源进行临时供电。每到这时,刘连旭和同事都会向商家发放用电安全的宣讲资料,同时为商家检查线路安全。
“这个插头只插进去了一半,容易发生漏电和短路。”在一家卖钵仔糕的商户前,刘连旭发现了用电安全隐患。
商户老板邓女士连连表示感谢,并马上对所有接线和插头进行检查。夜幕下,刘连旭和同事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各商户之间,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贴心的服务为商家们提供用电指导。一抹抹鲜艳的“电力红”也定格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