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日前,浏阳烟花再一次让世界人民领略到了其无穷的魅力。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段浏阳烟花在足球场绽放的视频,并评价道:“这不是世界杯,这是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的足球场夜景。”
身边,是绿茵茵的足球场以及传接、劲射一气呵成的足球赛;天空,是冲天而起绚烂整个夜空的烟花……我相信,哪怕是梅西和C罗那样的巨星,也要沦陷在这足球艺术同烟花文化的完美融合里。浏阳烟花以不可抗拒的魅力,赢得了重量级人物由衷的喝彩,成为了推介浏阳、推介民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爆竹,从人们对自然逐渐认识与和谐共处中来,从阖家团圆、相亲相敬的平常日子中来,从拥抱生活、追求幸福的一次次放飞希冀中来。其扶摇直上的气势、扮靓天空的情怀,让人类漫长而宏伟的生生不息有了光彩,有了温度,有了情怀,有了关于幸福的那么多底色。
从“燃爆驱邪”的传统深深刻进民族的记忆里起,烟花爆竹就是所有炎黄子孙认同的文化符号。花炮在咱们的婚丧嫁娶、开业乔迁等活动中的盛开,不光是仪式的需要,还表达了对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发自内心的珍重——红喜事传递喜悦,白喜事寄托哀思,和亲朋好友共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无疑,这是家庭温暖、邻里守望、社会和谐最温情的倚仗。如果说在花开花谢、冬去春来里,自然以其不可逆转的规律,赠予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那么烟花爆竹等代表着人世间最质朴的真善美的符号,以其淡定和从容,带给人们顺境里真诚的祝福,逆境里温暖的援手,推动生活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困窘迈向坦途。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中,燃放烟花爆竹浸染到人们的出生、结婚、搬家、祭祖、兴工、开业、离世等几乎所有的生活细节。2008年,浏阳花炮制作技艺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其文化属性得到了根本确认。这是花炮的荣光,也是浏阳的荣耀。
经济发展,文化因之而积淀;文化积淀,民族因之而成长。只要我们寄托了万千情感的文化符号在,相信生活的色彩就不会黯淡和斑驳,民族的气质不会委顿和消沉。浏阳烟花爆竹见证了耕读传家,见证了民族融合,见证了挣脱苦难,见证了伟大复兴,今天,已经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
从见证情感、传承美好,到凝聚力量,提振信心,烟花爆竹也走在不断革新发展的路上。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期待,浏阳人用智慧和汗水培育出来的烟花,在这一伟大的历史阶段执着地照亮人文广阔的空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