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看浏阳丨永和镇:将军故里,百年小板桥见证乡村大振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6-29 11:19:44
微浏阳
—分享—

永和镇坚持"三位一体"打造出美丽乡村的佳成盛景

将军故里,百年小板桥见证乡村大振兴

11版永和-2.jpg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

东亮亭前瑟瑟波,云栖古樟雀声和。近日,漫步永和镇佳成村,参天古樟,亭阁小院,欢声不断……这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乡风文明、村美民富”的美好画卷是小板桥片区美丽宜居村庄给人的第一印象。

11版永和-7.jpg

今年74岁的李作生傍晚闲暇时习惯到屋场散步,干净整洁的沥青路一直延伸至他的家门口。谈起屋场一年来的变化,他连连称赞,“一年前这里还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现在都变成了平整宽敞的沥青路,路两边也进行了绿化美化。”

小板桥片区美丽宜居村庄因桥而得名。据介绍,这里原本有一座木桥,清乾隆年间由李氏族人李东亮出资,改用小石板堆砌加固。为纪念乡贤李东亮,当地人在屋场月牙塘畔建了一座东亮亭。

11版永和-6.jpg

“佳成村还是李贞将军的出生地。”佳成村党总支委员刘琼介绍,建设小板桥美丽宜居屋场也是为了缅怀李贞将军,希望通过廉洁红色文化的浸润,让清正之风吹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凝聚磅礴力量。

屋场按照“顺应自然、留住乡愁”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保护原始风貌和突出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花木种植、红色文化与宗祠文化,保留农村质朴性、提升景观观赏性,建成杰出人物故事走廊、义学堂、东亮亭、下马碑等文化阵地和人文景观,不断增强当地群众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打造了美丽乡村“富春山居图”的盛景。

11版永和-4.jpg

屋场变美了,群众的生活也变好了。为做好美丽屋场与产业融合文章,永和镇充分融合全镇与各村主导产业,将每个屋场打造成“产业振兴”浓缩版,实现以美丽屋场撬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反哺屋场建设的良性循环。

“佳成村是红檵木发源地,近年来,镇村持续擦亮红檵木之乡品牌,推动‘美丽经济’提质增效,全村逾60%农户从事花木种植,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这也为屋场建设增色不少。”刘琼介绍说。

11版永和-3.jpg

屋场的“大美”,离不开一家一户的“小美”。在屋场建设中,村里的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以党风带民风的生动局面,让群众自觉成为屋场管护的“主人”。

屋场建成后,村民经常到屋场散步、休闲。“屋场建得这么好,是因为大家都把屋场建设当成自家的事,处处认真,处处较真。”

如今每天一大早,李作生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自家庭院及四周的环境卫生,“把庭院打扫干净,自己看着也舒服。”而和他一样,打扫庭院、保持环境整洁成为了所有村民的自觉行动。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近年来,永和镇坚持“整体规划+单体设计”“镇村主导+村民主体”和“产业赋能+文化赋魂”的“三位一体”理念,结合各村自然景观、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文化民俗,打造了红军之源美丽屋场、窑前廉政文化屋场、小板桥家国情怀屋场等独具特色的美丽屋场16个。

永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聚焦乡村振兴,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提标”系列行动,持续改善环境品质,提高村庄舒适度和美感度,争创长沙市人居环境示范镇,建设生态优、村庄美、产业兴、生活富、风尚好的大美永和。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