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连吃几餐,春笋变“春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4-13 10:10:01
微浏阳
—分享—

医生:笋子味美,可不能过量

所谓“尝鲜无不道春笋”,如今正是吃春笋的好时节,浏阳人的餐桌上出现了油焖春笋、香煎春笋、蒸笋子、小笋蒸蛋……

不过,春笋味道虽然好,也要适量,否则春笋就变“春损”了。记者调查发现,每年都有不少人在这道菜上“栽跟头”。这不,市民徐先生就因为太爱吃笋引发了胃出血,被送进了医院。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思荣

春笋鲜美,男子因贪食进了医院

徐先生是大围山镇人,平时在城区工作。在清明假期,他回了趟老家,看到屋后的竹林里已经冒出头的春笋,爱吃笋的徐先生背着锄头就进了竹林,足足挖了一麻袋。

“每年春天最期待的就是老妈做的那碗香煎春笋,停不下筷子。”想起春笋的鲜美滋味,徐先生仍有些回味,俨然忘记了这次过量吃春笋带给他的“痛苦”。

餐桌上一大盘香煎春笋,徐先生一个人就“干掉”了大半。眼看儿子好这口,晚饭时,母亲又端上了一大碗春笋。

放假第二天,徐先生去姑姑家吃饭,就着餐桌上一大碗春笋炒腊肉,又是两碗饭下肚,吃得心满意足。“我想着过了这个时节就没有春笋了,忍不住多吃了几顿。”

在家里连吃几顿春笋后,徐先生明显感觉到了肠胃不适,“肚子疼得不得了,冷汗直流。”这可吓坏了家人,赶忙将徐先生送往医院。最终,他被诊断为胃出血。

和徐先生情况类似的还有王女士。前些天,她自己动手在家做了艾粑粑,接连吃了好几个艾粑粑后,觉得肚子有些胀胀的。晚饭时,她又做了一道春笋,这一吃,就吃出了问题。

第二天,王女士觉得肚子不舒服。本以为自己是消化不良,过阵子就好了,结果疼痛感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于是,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去了医院。

经过胃镜检查,医生发现王女士的胃部有个较大的溃疡,而且从吃下春笋到做检查已经过去了三天,她的胃里还有未消化掉的春笋残渣。

目前,经过止血、护胃等治疗,王女士病情稳定。

就吃个笋,怎么会引发疾病?

有网友戏称:春笋一上桌,消化科胃出血的病人就增多。真的是这样吗?对此,市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副主任医师陈隆桂表示,春笋导致消化道出血,其实并不代表春笋存在有害成分,而是因为春笋富含粗纤维素,比较难消化,大量食用后会刺激肠胃,损害胃黏膜;严重的会导致消化道血管受损伤,引发消化道出血,原本就有胃肠道病史的患者尤甚。

“每年到了春笋上市的时候,都有类似的患者出现,情况或轻或重。”陈隆桂提醒,笋中还有难溶性成分,如草酸和鞣酸,食用过量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腹胀等问题,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呕血、黑便等并发症。

此外,平时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或有慢性胃炎的人,老年人、小孩、大病初愈者等人群,不宜多吃笋;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的患者以及结石病人则应该避免吃笋,以免加重病情;同时,笋属于发物,自体免疫疾病、皮肤炎患者及过敏体质的人群不宜多吃。

“一定要把笋烧熟煮透,注意细嚼慢咽,适量食用。”陈隆桂说,除了春笋、菜梗等粗纤维食物,大量吃粽子、艾粑粑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容易诱发消化道疾病。一旦出现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状,要及时就诊,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除了春笋外,陈隆桂医生也提醒,再过不久就到了小龙虾大量上市的时候,市民朋友一定要适量食用,“往年我们会接到许多因过量食用小龙虾而诱发胰腺炎的患者,希望大家不要为了过嘴瘾而将自己的身体健康置之不顾。

相关新闻

春季食用野菜注意事项

1.野菜取材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2.野菜不可多吃,野菜一般较少受到污染,也确实别有风味,可谓天然食物,但凡事讲究适度。多数野菜性凉致寒,过量进食易造成脾寒胃虚。像鱼腥草等少数野菜就有微毒,多吃有害,蕨类等野菜含过敏物质,多吃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吃野菜不能偏食贪多。

3.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吃,以免中毒。

4.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较差。

5.苦味野菜不宜多吃,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之效,但过量食用易损伤脾胃。

6.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郊外化工厂等处附近空气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铅等化学物,废水边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