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0年前,中国最早最强大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为何在浏阳诞生?

来源:湘伴 编辑:戴鹏 2020-08-20 11:02:36
微浏阳
—分享—


8月19日,纪念红一方面军成立90周年暨第六届湘鄂赣苏区历史研讨会在湖南浏阳举行。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老一辈革命家朱德之孙、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和平出席纪念活动。



活动现场图。湖南日报记者黄晗 摄

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兵团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镇会师,两军整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从此,这支由毛泽东和朱德创建的革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路南征北战,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今天,湘伴君邀请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曹子洋,与大家一起回顾红一方面军的创建始末,一起探寻为什么这支伟大的革命军队会诞生在浏阳?它的创建又意味着什么?

最早最强大的中国工农革命武装力量

红一方面军的成立,离不开“八七”会议的召开和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的组建。

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会后,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发动武装起义。

油画《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后,鉴于敌众我寡的现状,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实现了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并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平江起义后建立的红五军会合。

1929年底至 1930年10月,红军开始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中央军委及时提出要建立正规军团,集中部队力量统一指挥。

1930年6月,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分别在福建长汀、湖北大冶成立。其中,红一军团由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红三军团由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



油画《浏阳永和会师》。

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会师。遵照中央指示,两军整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总政委。

这是最早最强大的中国工农革命武装力量,下辖两个军团、5个军,近4万兵力。由几年前1000人上井冈山的秋收起义部队,壮大发展成拥有数万精兵勇将的雄师,史称“朱毛红军”“中央红军”。

浏阳永和也由此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诞生地和建军纪念地。

这支英雄部队在浏阳成立绝非偶然

历史为何选择浏阳?回溯过往,红一方面军在浏阳成立绝非偶然。

浏阳两大优势推动了红一方面军的成立。

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

浏阳是湘鄂赣苏区中心县,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和长沙、武汉、南昌三个省会城市的中间地带,境内有连云、大围、九岭等山脉,山大林深、地势险要,进可威慑大小城市,退可撤往偏僻山村,为红军在此开展武装斗争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今天的浏阳农村。 彭红霞 摄

同时,浏阳境内河流交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红军筹款筹粮。加之当时湘鄂赣三省渗入浏阳境内的各种反动势力相互牵制,敌人的统治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红军大规模的存在提供了地理空间,使得红一方面军的创建成为可能。

深厚的革命土壤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

虽然地处偏僻山区,但是浏阳却一直走在革命的最前沿。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谭嗣同、唐才常、马福益、焦达峰、陈作新为代表的浏阳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迅速在浏阳生根发芽;

党成立之初,陈昌、夏明翰等组成的中共浏阳金江支部,揭开了领导浏阳人民与敌人顽强斗争的序幕;

大革命时期,浏阳各乡镇建立起了一批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

马日事变后,面对国民党的残酷屠杀,浏阳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前赴后继投身斗争,并成就了四万农民会攻长沙的壮举;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许多浏阳青年聚集在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旗帜之下,随后直进平浏、转兵文家市。

浏阳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和革命青年经历斗争的洗礼,革命性极为坚决,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为红一方面军在此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

引领红军前行的光辉旗帜

红一方面军的成立,是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深远、。

红一方面军成立是新型人民军队发展的重要标志。



油画《古田会议》。

红一方面军成立的前一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会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进一步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红一方面军的成立是落实古田会议精神的硕果,推动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红一方面军成立使中国革命战争形式实现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重大转变。



油画《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红一方面军成立之前,在敌人强大、红军弱小的条件下,红军的战略战术以分散的游击战为主,随着红军的发展壮大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拓展,迫切需要中国革命战争形式向大兵团运动战转变。红军正规兵团——红一方面军的出现,使得中国革命战争形式顺利实现转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后来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一、二、三、四次“围剿”起了关键性作用。

红一方面军成立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在毛泽东和朱德的统帅指挥下,红一方面军南征北战,不断开疆拓土,使得中央苏区持续巩固和扩大。同时,“朱毛红军的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苏区,极大地促进了其他许多根据地与红军的建设和发展。长征中,作为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一方面军成为捍卫党中央的钢铁长城。长征胜利后,红一方面军又先后取得东征战役和西征战役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

红一方面军成立成为了引导红军正确前行的光辉旗帜。

红一方面军成立以后,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党和红军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战略和方针的指导;朱毛领导下所形成的战略战术、军事理论和建军实践,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直接来源和重要基础。红一方面军成立后,随即发动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在久攻不克的情况下,毛泽东审时度势,放弃继续攻打,率领红一方面军转战湘东、赣西广大地区,开辟了大片红色区域,从而克服了党内“左”倾冒险错误对红军的影响,坚定了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自信。

红一方面军成为我党我军人才成长的摇篮。

红一方面军南征北战,不仅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党我军培育了大批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开国十大元帅中的八大元帅,开国十位大将中的六位大将,还有许多开国上将、开国中将、开国少将、开国部长都是从红一方面军走出的。可谓群星璀璨,光照千秋。

红一方面军成立也是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凝聚的象征。

红一方面军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宝贵革命精神与崇高政治品格,其中蕴含有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面对革命挫折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的英勇气概;有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求索精神;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人民至上的崇高情怀,以及听党指挥、坚忍不拔、不怕牺牲、越战越勇的高贵品质。

弦歌不断,奋斗不止。

90年过去了,红一方面军的革命精神历久弥坚。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和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追寻先辈足迹,初心不改、勇担使命,让红色基因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来源:湘伴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