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头报道 |冬冷鏖战急 春色倍还人

来源:新湖南 作者:曹辉 李曼斯 编辑:任继勇 2020-03-06 16:58:52
微浏阳
—分享—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曹辉 李曼斯

从冬天战至春天,他们冷时未着厚袄,热时不脱战衣。

从陌生战至熟悉,他们“无知”时无畏,知险时犯险。

这群人从四面八方集结到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只为一个共同目标——抵抗新冠肺炎疫情攻势,以生命守护生命。

3月,星城长沙已春暖花开。顾不上融融暖阳,他们或奋战前线,或奉命隔离,或再度请战。如今,长沙已有185例患者治愈出院,仍有54例患者在院治疗。一张张痊愈的笑脸,是他们眼中最美的春色。

备战

1月14日,离除夕仅有10天。多数人欣喜于春节假期即将到来,却不知一场风暴正悄悄袭来。

此时,长沙市第一医院会议室里,参会者个个眉头紧锁。上午,国家卫健委召开新冠肺炎防控部署会议,这意味着疫情形势不容乐观。

从事传染病工作30余年,长沙市第一医院业务副院长谢元林直觉敏锐:“要快做准备,越快越好!”



简单商讨后,院长刘激扬拍板定案:培训,腾楼,备床。

传染病房有严格标准,最符合改造条件的,正是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然而,如需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原来在艾滋病病房的30多名重症患者就得搬去南院。临近过年,时间又紧迫。既要运设备,又要劝病人。这事怎么办?谢元林一时为难了。

“搬!我们都来!”谢元林在群里发了“搬家令”,竟无一人推脱抱怨。不一会,一个个医生护士冒雨走出住院楼,听从指挥当起了“搬运工”。

“那天下着雨,几十号人都淋湿了。95后护士小周才1.5米左右的个头,平时看着柔柔弱弱,也在拖着几十斤的设备上楼下楼。我看着这些,眼泪就止不住了。”谢元林回忆着那天的场景,仍是眼眶微红。2个小时后,102张床、3个病区设备及30名危重症住院患者顺利搬迁到距离20多公里的南院区。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300余张床位严阵以待!

主战场积极备战之时,一张张请战书从长沙四面八方传来:湘雅二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省地矿医院和长沙一、三、四医院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长沙市中医医院370名医护工作者请战上前线;一天内449名医务人员报名加入医疗救治预备队;40名党员按下手印守护长沙“北大门”……

他们身姿笔直,告诉前方来敌:长沙,准备好了!

过年

2019年除夕,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护士长杨爱平张罗起一场特殊的团圆宴。

“除夕夜,我安排一餐好的,你们忙完了就过来。”杨爱平一一嘱托着,紧绷心弦多日的医生护士们也欣然应下。

傍晚6时,万家灯火逐渐亮起,比往日丰盛不少的菜品端上了餐桌,享用它的人们却不见身影。

“快,病人意识模糊,准备抢救!”



“又来了一例,准备接收!”

在另一边的病房里,脚步声、呼叫声、仪器声此起彼伏,就连操办者杨爱平也忘了团圆宴的事情。下午5时开始,确诊病人突然接踵而至,让众人措手不及。

气氛越绷越紧,一片吵嚷声中,一段手机铃声在污染区通道外的工作台上响起。杨爱平小跑过去挂掉来电,可是不一会,摆在台子上的手机不约而同地响了起来。她抬起头看挂钟,这才发现已近凌晨0点。

听着几十台手机合奏的声音,杨爱平觉得这场景奇特而震撼,忍不住流泪:“进入污染区是没法带手机的,他们没能听到亲友们的新年问候。”

在请战一线时,所有医护工作者都预知了这份分离。大义面前,他们已做好取舍。

交锋

电话那头的亲友很难想象病房里的艰险。就连与各类病毒正面交锋多年的周志国,面对狡诈的陌生敌人,也不敢有丝毫放松。

周志国,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总负责人,被称为病区的“总管家”。自1月17日收治湖南省首例确诊患者至今,已在前线奋战近50天。

斗病毒,未知最为可怕。首例患者罗女士入院第三天,突感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周志国马上展开紧急救治。

四天三晚,他和同事24小时蹲守,综合施策,精心护理,罗女士转危为安。1月30日,罗女士康复出院,极大地提振了全省乃至全国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信心。

“刚开始没摸清症状规律,一点点咳嗽、发热或者指标浮动,我们都会非常紧张。”周志国一边请教在湖北的同僚,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段时间下来,他总结出一套救治经验,编写成册,成了在全国推广的经验。



回忆起救治经历,周志国也觉艰难:“护理重症病人很看医生操作,但穿着防护服行动不便,护目镜又经常起雾,难度提升不少。”

有时,为了不错失最佳抢救时机,周志国和同事们只能在病房外的一条过道上休息“蹲守”。过道四面通风,冬天冷得打颤,春天热得中暑,一进病房却又是“冰火两重天”。

这些对周志国而言终归是分内之事,此次救治还有全新挑战。传染病房不可随意进出,病人的吃喝拉撒、病房的维护打理都压在了医护人员的肩上。

“帮病人喂饭、洗衣服、上厕所都是小事,现在换水龙头、修电脑、修设备这些事都难不倒大家了。”周志国流露出一丝苦中作乐的自豪。

疗心

2月初,80多岁的谢娭毑(化名)作为轻症收治入院。老人身体不错,精神却萎靡不振起来。

“娭毑,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有一天,值班护士突然发现谢娭毑靠着床,不说话也不睡觉,眼泪哗哗往外流。

几经询问,老人说出实情。她一直与亲人生活,从未独自远离。此次,她一家五口全部染病,因轻重不同分在不同科室。老人不会用手机,亲人情况未卜,令她担心不已。

“这事不难!”护士长谢建平听说此事,拜托隔壁科室的同事每天录几段视频发到自己手机上。不久前,谢娭毑看到9岁孙子的出院视频,笑得合不拢嘴。

从长沙市中心医院前来驰援的杨勇则选择用一对一交流的方式,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很多患者焦虑,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有个医生随时沟通,他会放心很多。”杨勇特意注册了一个微信账号,把每位患者加为好友,早晚两次向他们通告病情。有了这颗“定心丸”陪在身边,病患的心理状况十分稳定。

1月28日,长沙市第一医院正式成立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关怀实施小组,由副院长胡立强挂帅,28名成员由医院资深心理专家、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长、护理骨干组成,患者与医护人员均可拨打热线接受心理辅导。

如今,令人怀念的人间烟火气在长沙街头重新氤氲。这份扑鼻而来的慰藉将与春色一起,等待“逆行者”归来共赏。

短评:

历史,将铭记那双闪亮的眼

这是一场凡人的战役,大浪当前,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这又是一场不凡的战役,当孩子、丈夫、母亲、兄长披上白色战袍,他们忍痛暂抛凡尘身份,汇成坚不可摧的英雄伟力!

一个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曾如此评价:“如果说星星很亮,那是你没看过医护人员的眼睛。”如今,太多人感受到了星星的黯淡无光。

这双眼,出现在每一场交锋。当病毒来袭,那双眼睛透过护目镜的水雾,看清病症的苦痛,看懂患者的脆弱,如同黑夜猎手,静待对症出击。

这双眼,出现在每一场道别。当患者痊愈,那双眼睛笑成一道月牙,隐去疲惫之色,充盈着由衷的喜悦。

这双眼,还出现在每一场讲述。接受采访时,“总管家”周志国谈到医护人员之难。一句未毕,这位铮铮汉子突然泪光闪烁,泣不成声。

这个冬天有多漫长,这场战役就有多艰难。这双眼,正是历经了艰险苦难,才会被洗礼得熠熠发光。这份光亮,人民会铭记,历史会铭记!


来源:新湖南

作者:曹辉 李曼斯

编辑:任继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