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起来”的浏阳演绎别样精彩

编辑:戴鹏 2019-08-22 11:04:36
微浏阳
—分享—
 
  夏港
 
  目前沙市镇15个村均配备了体育场馆,其中秧田村、河背村、团农村、桃源村还建成了标准化的室内篮球场。村级体育休闲设施场馆均免费向村民开放,镇上共有7.1万人,80%以上都参与到了健身运动中来。群众自发成立体育团体50余个,举行乡村体育赛事每年达50余场。(8月14日《浏阳日报》)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全民健身的好处无需赘言。这些年,随着体育公园、绿道等基础配套不断完善,健身设施加快进村入户,“15分钟体育圈”在浏阳逐步形成,全民健身已经蔚然成风。全民健身运动深入持久开展,提高了全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更凝聚起强大的城市精气神,且成为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
 
  一个基本共识是,只有当主动健身的意识根深蒂固时,崇尚健身、参与锻炼才能真正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而“习惯成自然”。当下而言,既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全民健身内涵的深刻变化,通过舆论宣传、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大数据建立健身档案等途径,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更要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让“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成为生活新时尚,使相约打打球、跑跑步、跳跳操成为人们每天的自觉选择。
 
  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对“我们去哪儿健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到底,就是要打造更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政府主导,围绕“体育民生”,按照“配置均衡、方便实用”的原则,进一步盘活健身资源,挖掘场地潜力,提高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率;另一方面要以市场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身设施,政府应通过简政放权破除行业壁垒、扫清政策障碍,并利用财税、价格、规划、土地政策来为产业发展“松绑”,从而形成体育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只有政府发力、市场给力,从制度上提升体育设施的覆盖率、使用率,使全民健身不再为场地“发愁”,浏阳人才能更快乐地“动起来”。
 
  打造健康浏阳,离不开全民健身,它承载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浏阳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许多探索,形成了多层次的全民健身生态。只有持续在锻炼意识、体育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点燃全民健身热情,推动全民健身走向制度化、常态化。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