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丕坤家的院子里鲜花盛开,香气扑鼻。记者彭红霞
7月17日上午,小河乡潭湾村。村民万丕坤戴着草帽在自己家门口走走看看,他手里拿着剪刀、锄头,路边遇到野草就锄草,遇到花草就修枝。
这么多年来,他不但美化自己家的环境,还一直带头美化村上的环境。不管是自家庭院还是门口村道,都是一片秀美风光,花草繁茂。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网购花草美化庭院
万丕坤今年69岁,他曾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退休后村民们都尊称他一声“老书记”。他年轻时做什么事都讲究“战斗在一线”,退休后亦没有放下这个标准,2010年,他践行“庭院三包”,成为当地美化环境的典型。
万丕坤和妻子李富兰育有三女一子,子女们都已经长大在外地工作,不需要老人再多操心。闲来无事,两老就爱上了栽花种草。他们的庭院种满了牡丹、菊花、紫罗兰、芙蓉等多种花草。即使已经7月,这个院子里依旧有菊花、栀子花在吐蕊,小院暗香浮动。
院子里,每一盆花草都被精心呵护着,担心较弱的花儿被太阳暴晒,万丕坤特别开辟了一处清凉的小角落,顶上搭着防晒棚,旁边放着一桶清水。
“我们的院子里有很多开花的品种,每次都能吸引很多人来看。”说起自家的花,李富兰言语中有些骄傲,她家栽种的牡丹、芙蓉年年盛放,碗口大的花朵大气美丽。不少人都忍不住相问,这个可以分枝吗?能不能挖一株带回去呢?两老特别热爱分享,他们家许多花种都曾分枝分盆,送给亲戚朋友。
万丕坤说,他栽花那年,村上倡导“庭院三包”,呼吁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同时,他自己也非常喜欢花草。他将小院整理一新后,就在网上购买了许多品种,多年下来,小院的花草越来越丰富。
乡邻共同打造“秀美村庄”
从万丕坤的庭院往外看去,村口一条小道曲折,路旁许多不知名的花草在风中轻摆,分外可爱。这些花草都是万丕坤闲暇时间里栽种的,平日里也是他在维护。
“这是对兰,这是牵牛花,这是紫茉莉。”万丕坤指着院子里的花向记者介绍。有时候看到山上有开花的品种,他也会将其移植下来,见缝就栽。门口的池塘旁、田间的小路上、独木桥的小溪边,都曾留下他栽种的花。64岁村民万柏林说,走在这样的小路上,心情也会变好,他还时常能看到“老书记”在外除野草、清沟渠,“是个退休了还依旧不忘奉献的人。”
万丕坤连连摇头,说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干,他所在潭湾村园新党小组每个月都会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在环境卫生、河道清理方面做了很多事,效果显著。如今,走进潭湾村村民家,拥有美丽庭院的户子不在少数。“最主要是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高,家家户户都在实行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村庄的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万丕坤说。
“万丕坤同志影响了很多人。”潭湾村党总支书记杜桂平说,“老书记”家的美丽庭院、“老书记”爱护环境的意识,都是潭湾村的榜样。因为带动了很多人,如今村上爱护环境的队伍越来越大,潭湾村也收获了一系列荣誉,有“2016年长沙市文明村”“2017年湖南省卫生村”“2018年湖南省秀美村庄”“2018长沙市五星级村”等等。今年,潭湾村还申报了“国家级传统古村落”项目。万丕坤对此深表自豪,说家乡有特色的客家文化、红色的旅游资源、五代传承的活字印刷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老龙潭等景点和各种美丽传说。“再加上‘美家美户’,居住于此,幸福感油然而生!”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