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暑期溺水事件多发,家长需严防孩子野外水域游泳

编辑:戴鹏 2019-07-19 10:57:08
微浏阳
—分享—
 
  本报与蓝天救援队联合推出安全公益课堂
 
  7月11日下午,辽宁省台安县西佛镇达连泡村附近辽河段发生一起多人溺水身亡事件。经当地政府部门证实,共有7名学生下水,其中6名学生溺水身亡。知情者说,这6名学生均为当地小学生,刚参加完期末考试,便发生了这样的悲剧。
 
  每年暑假期间,全国各地未成年人溺水、坠落、被反锁在房间内等事故时有发生,为暑期安全敲响警钟。记者采访了浏阳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浏阳市公益救援队,据介绍,溺水与高空坠落是每年暑期两大高发安全问题,家长和孩子都需加强暑期安全意识,并学习自救、施救知识。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婷
 
  安全隐患1
 
  溺水成“头号杀手”野外水域情况复杂
 
  “溺水是暑期最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浏阳市公益救援队安全科主任易桂林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两大原因。
 
  “一是一些野外水域表面看上去很平静,但水面下可能隐藏着漩涡或暗流。”易桂林说,今年7月,我市某乡镇一村民带着孙子下河戏水。水面清浅平静,因此家长放松了警惕,但下水没多久,一个激流突然将孩子卷走,急速冲向下游,并卡在闸坝处。看着孩子不断呼喊挣扎,心急如焚的家长拨打了各方救援电话,可惜,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类似的水面还有很多,比如浏阳河六桥中间水面、风光桥中间水面,我们进行救援游到这些地方时,会明显感觉到水流湍急,阻力非常大。”易桂林提醒,人们站在岸上很难准确判断水域的深浅及是否存在暗流。
 
  “二是部分青少年心理不成熟,自认为水性好,游泳逞强,导致意外发生。”易桂林介绍,3年前,在浏阳万丰水库,被公认为游泳达人的小伙小谓(化名)溺水而亡。事故源于小谓和朋友间的一个赌约,当时,朋友们往水库中扔了一个救生圈让他追赶,追逐中,他不知不觉游到了离岸边约20米的位置,救生圈还未拿到手,就因力竭沉入了水底。
 
  家长应加强监管
 
  “暑假是孩子与父母相处时间最长的时候,家长必须要及时转变观念,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不仅仅要加强和孩子的交流,还需及时掌握孩子行踪。”浏阳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腾富认为,杜绝事故的发生,首先需要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管理。
 
  “暑期教育的主阵地由学校转移到家庭,家长如果忙于工作,可能会忽视对孩子的看管。”李腾富表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作为看护主力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和精力不够,也易导致看管出现疏漏。
 
  今年6月,我市曾发生一起落水事件。由于遭遇感情刺激,14岁的女孩小蓝(化名)离家来到城区,与朋友“借酒浇愁”,当晚凌晨两点左右,醉酒的小蓝突然纵身跳入浏阳河中,所幸被及时发现,在消防人员、公安民警以及多方救援人员的努力下,她被送往医院救治,最终脱离了危险。
 
  “由于当时联系不上家长,我们只好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寻人消息。”李腾富说,女孩的家长以为孩子住宿在朋友家,直到看到他人在朋友圈转发的消息,才知道孩子曾做出过激之举,“因此,家长一定要坚持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看护工作。”
 
  安全贴士
 
  不小心溺水,如何自救?
 
  每年暑假前,市教育局以及各学校都会给中小学生以及家长发布防溺水安全提醒,具体而言,要做到“四知道”:一知去向、二知同伴、三知归时、四知内容。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万一不小心溺水,如何自救?要记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二是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三是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四是如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上岸,应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腿,将脚趾朝上扳,缓解抽筋。五是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向大人求助。
 
  安全隐患2
 
  高空坠落成发问题
 
  “暑期,高处坠落也是高发的意外伤害。”易桂林介绍,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会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孩子如果好奇攀爬窗户或高处,很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易桂林介绍,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应注意做好这些防护工作:家里的窗户和阳台一定要安装防护栏;不要在阳台或者窗户附近放置沙发、床、桌椅等能够令小孩攀爬上去的物件;把所有不用的窗户锁上,损坏的窗户要及时修复;如果开窗,缝隙不要超过0.1米,最好使用门窗安全锁;开窗换气时,最好选择开孩子够不到的高处的窗户;确保孩子在监护人视线范围内活动,家里有幼小的孩子时,应封闭阳台。
 
  “如果不幸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家长务必记住,不能随意搬动孩子,贸然搬动很可能伤及脊髓(尤其颈髓),导致瘫痪。”易桂林提醒,发生事故后,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并迅速评估孩子的神智、呼吸、循环、动脉搏动的情况。
 
  如果孩子头疼或呕吐,可能有颅内出血或颅骨骨折;如果叫他不能回应,意识丧失,马上看瞳孔,如果瞳孔一大一小,用手电筒照没有反射,说明不是颈髓受伤了,就是颅内出血了。颅内出血量非常大时,呼吸随时会停止,如果现场听不到心跳了,家长要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马上就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易桂林说。
 
  此外,在急救和转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脖子、颈椎和脊柱等部位,如果是肢体的肱骨、胫骨骨折,在转运过程中要做好患肢保护。
 
  新闻延伸
 
  想让孩子学习安全知识拨打新闻热线83830000
 
  孩子们在家里是否安全,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等都是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报将与浏阳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合作,推出“危险,走开”暑期安全公益课堂,蓝天救援队的讲师将根据家长需求,开展专题培训。即日起,家长们可以通过本报热线电话83830000,或者微信公众号“微浏阳”联系我们,说出您要想让孩子掌握的安全知识或技能。
 
  “根据规划,每一堂课,我们都会教给大家一个实用小知识,让家长、小朋友都能学到‘干货’。”李腾富说,安全课堂传授的安全知识包括溺水的防范和急救、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烧烫伤的应对、高空坠落的预防、常见止血方法、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等,这些急救技能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实用。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