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根据年龄阶段适当教导性知识,预防儿童性侵害
“为什么男孩上厕所是站着的,而女孩上厕所是蹲着的呢?”“为什么妈妈可以生孩子,爸爸却不可以呢?”最近,家住城区的宋女士发现,自己6岁的女儿虽然还在读幼儿园,但已经对“性别”产生了好奇心理,有时还会提出一些让他们尴尬不已的问题。
“很多家长向我反映过,孩子会问一些关于性别的问题,但是家长普遍的处理方法是回避,而不是正面引导。”浏阳市芒果幼儿园园长冯润初说,为了有效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科学引导,5月24日幼儿园给全体大班组的孩子们上了一堂他们人生中的第一节早期性教育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现场
幼儿园的性教育课
解答孩子关于性别的疑惑
5月24日上午,芒果幼儿园的教学主任靖梦依给大班组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程——早期性教育课。
“小朋友们,大家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知道!”问题一提出,就得到了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为了考验孩子们是否真的知道问题的答案,靖梦依又提出了一个要求。
“接下来,请男孩起立。”刷刷刷,坐在教室里听课的男孩们纷纷起立。“老师说的是男孩起立,快坐下!”看到周围的男孩都站了起来,其中一名女孩子也跟着起立,听到同学的提醒后才赶紧坐下。
“那么,小朋友们知道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区别吗?”简单的测试后,靖梦依再次抛出了问题,不过这可没有难倒小朋友们。“我知道,女孩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女孩会扎辫子,男孩不扎辫子。”不少小朋友都知道如何从外表简单判断男女的方法,不过也有小朋友认识到了男女的性别区别。“男孩是站着尿尿,女孩是蹲着尿尿。”“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
教授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之后,靖梦依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动画小视频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们男孩与女孩的身体发育与区别,以及男、女身体隐私部位的保护和卫生处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许多平时含含糊糊、一知半解的“秘密”都在这堂课上得到了直接的回答和解释。
现状
多数家长对性问题持回避态度
学前教育阶段早期性教育缺失
“当孩子们提出一些让家长觉得尴尬、不知如何回答的性问题时,家长们都是当笑话讲给我听。”当谈及组织这次早期性教育课的初衷,冯润初表示,在同家长交谈时,她发现很多孩子其实从3、4岁开始就会有关于“性别”的疑惑,但是大部分家长的态度却是回避、含糊其辞。
“孩子已经敏感到能察觉男女之间的区别,家长却没有正面引导,这是教育的失误。”冯润初说,5月份组织大班孩子参观小学时给了她开展这次早期性教育课程的契机。
当天参观校园时,写着“女生宿舍,男生止步”的标识牌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为什么男生不能进女生的宿舍呢?”不少孩子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让冯润初意识到给幼儿园孩子上一堂早期性教育课的必要性。
“在幼儿对身体变化已产生一定的认知上,因势引导孩子进行早期的性教育非常重要,这个学期初,大班的男女孩就开始分开上厕所了,这对即将就读小学的孩子来说也是心理上最直接的幼小衔接。”冯润初说,在学前教育阶段,正式给幼儿园孩子上早期性教育课的园所很少,哪怕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孩子的性教育也被很多学校忽略。
“其实,最好的性教育是机会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指孩子出现与性有关的困惑时,我们不回避,也不含糊其辞,而是用很平常的口吻告诉孩子,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理解性别的区别和美好,懂得保护自己,也懂得尊重别人。”冯润初说。
家长声音
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
上完这堂早期性教育课之后,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家长唐女士表示,上完课后,她发现6岁的女儿隐私意识增强了。
“回到家后,我拍了一下她的屁股,她很严肃地对我说:‘妈妈,这是我的隐私部位,你不可以随意触摸。’”唐女士表示,虽然被女儿“批评”了一顿,但她却很高兴,这正说明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变强了。
家长陈女士则表示,她是一名医务人员,一直比较注重对孩子关于隐私保护方面的教育,学校通过课程形式进行性教育知识的讲解,比家长的讲解更专业、到位,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们的疑惑。
不过,陈女士认为,在性教育上,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当孩子提出关于性的疑惑时,可以利用绘本、动画片等,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性自护、性知识的普及,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哪些是性伤害行为,最简单的概括就是:“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不能让别人摸。”
专家看法
幼儿时期属于性别认知阶段
家长、老师要注意科学引导
对于幼儿而言,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呢?浏阳市畅心心理公益服务中心主任易大华对此表示了肯定。
“幼儿时期属于性别认知阶段,对异性存在好奇心理,了解有关的知识是有必要的,而且在这个年龄阶段,由于年龄小,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与伤害,学会自我保护非常重要。”易大华提醒,幼儿阶段的早期性教育有必要,但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科学引导。
如何科学引导呢?易大华表示,首先要抓住受教育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讲授的内容应该是该年龄阶段孩子能够接受的;其次,老师需要接受正规的培训,把握好度;此外,老师最好具有心理学背景,这样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也能妥当处理。
而家长在帮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时,也需要听听家庭教育中的性教育课程,对孩子的性教育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医生建议
预防儿童性侵害
性教育无需避讳
“幼儿园阶段可以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生殖器官正确的名称,知道哪些是隐私部位,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不舒服的身体接触知道拒绝并且告诉信任的人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周辉煌表示,性教育是一个很广的范畴,有些知识可以从婴幼儿阶段让孩子开始了解。
“性发展从人一出生就开始了。”周辉煌说,学龄前儿童对身体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个阶段进行性教育,不仅可以让学龄前儿童初步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学会爱护和保护自己的性器官,消除对两性差异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性角色认同,并接纳自己的性别,更重要的是,可以教会幼儿保护自己的方法,预防儿童性侵害。
周辉煌建议,对于性教育,家长无需避讳,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契机,在这个启蒙阶段讲授必要的性别、性征等知识。但要注意在幼儿园阶段,虽然男孩、女孩身体结构不同,也要避免过早形成性别刻板印象。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