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夏布加古山贡纸,画出“会呼吸的乡愁”

编辑:戴鹏 2019-02-03 13:21:37
微浏阳
—分享—
 
  传承与创新,他让心中的夏布完美蜕变
 
  从收纳包到夏布衫,再到茶艺家饰、夏布绣画等艺术品,每一件产品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仅仅半年的时间,奔着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的理念,“心之夏”品牌总经理鲁松元带领团队开发出浏阳夏布服饰、包具、家饰、茶道用具等八大系列160多款创意夏布产品,并且通过互联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1月12日,位于浏阳城区双拥路的浏阳夏布文创中心,“浏阳夏布纸”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著名书法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树民,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入室大弟子赵连甲等书画家们欣然提笔、挥毫泼墨,进行了为期半天的现场创作。
 
  这是浏阳夏布的第多少次蜕变?鲁松元并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现场创作结束后,艺术大咖们一句“真是绝了,能让浏阳夏布与古山贡纸相结合,无论是书写质感还是艺术效果都无可挑剔”的评价,让鲁松元分外欢喜。
 
  从儿时的夏布蚊帐到不断开创夏布文创产品,这一条路,鲁松元将情怀与担当巧妙对接。
 
  浏阳日报记者欧阳稳江
 
  为了那份“会呼吸的乡愁”
 
  他全心与夏布打交道
 
  “夏布,在蝙蝠黑暗的撞击中展开一个黄昏/夏布,像一些隐秘的低语流传在东乡低矮的屋檐/夏布像房屋一样陈旧、衰老和耽于沉睡/地势高峻的乡村/笼罩在一床被米汤浆洗得发硬的夏布蚊帐里。”
 
  “小时候,因为调皮贪玩总是不肯去睡觉,被大人强迫上床入睡。躺在用夏布制作的蚊帐里面,当蚊帐那密密匝匝的影子渐渐压近眼帘时,睡意便来了……”和众多土生土长的浏阳人一样,鲁松元对夏布的记忆源于儿时:“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两床这样的蚊帐,谁都没有觉得这布料有什么金贵之处。”
 
  衣服、折扇、靠枕、门帘、桌旗……一次偶然的机会,鲁松元接触到了重庆壹秋堂的夏布产品,发现儿时常见的夏布不仅可以变成服装和实用的日常用品,还被制成了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无一例外,所有的夏布作品都带着古朴凝重、典雅秀丽的气质,人们竞相收藏,或作礼品馈赠亲朋或远销国内外。
 
  素有“杭州纺绸换浏阳夏布”之说,且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重庆)荣昌夏布能够焕发新的生机,浏阳夏布一样可以的!儿时留存着对夏布的记忆让鲁松元心中一动。彼时,他仍是一家烟花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对夏布工艺的了解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关于浏阳夏布,“战天下之商务,而未尝遇敌”这份从容与自信,谭嗣同在《浏阳麻利志》中慨叹过。夏布的生产发展历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夏布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中国纺织行业的“活化石”。然而,上世纪90年代之后,夏布生产开始陷入低潮,此后,浏阳夏布的市场地位不断衰退。
 
  “会呼吸的乡愁。”鲁松元为浏阳夏布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靠着这份情怀,他开始有意识地接触浏阳夏布。因为对夏布的所知是有限的,利用周末下乡深入考察夏布的制作工艺,晚上回来便对夏布工艺进行实际操练,很快鲁松元便成为了夏布制作的行家里手。越靠近越美好,他决定振兴浏阳夏布,好好保护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9月,鲁松元创立了心之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不同于一般创业人的理念,在鲁松元的心中,要让夏布传统手工产业重新振作起来,挖掘浏阳夏布的文化底蕴,仅仅靠原生态的夏布产品还不够。于是,鲁松元决定对传统夏布进行创新改造深加工,将传统文化艺术生活化,让美感和实用并存。
 
  是情怀更是担当
 
  他致力让浏阳夏布更有文化味
 
  右手投梭,木梭载着纡子并引导纬纱进入梭道穿过经线,交给左手,右手拉动打板,拍打一次纬线,轮流交替、循环反复,一匹夏布缓慢地在时间流逝中成型。
 
  然而,重振浏阳夏布却并非简单的你买我卖——
 
  2015年4月29日至5月4日,台北松山文创园区“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联展”上,鲁松元带着8大类36个小类的夏布工艺品进行展出,包括电脑包、手提袋、扇子、茶席茶具、夏布绣、胚布等,深得台湾民众喜爱。
 
  “一是将夏布引入到生活当中有技术障碍,这和材质有关,原生的未被破坏的麻纤维不好再处理和加工,工艺相当复杂;二是普通受众不太了解,包括去台北参加海峡两岸文化创意展,很多当地市民根本不了解,后来参观了我们的模拟流程,原生态的浏阳夏布才被他们所接受。”创意展结束后,鲁松元并未沉浸于其中,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浏阳夏布,了解浏阳的特色传统文化,成了鲁松元心中的一个问号。
 
  夏布是苎麻纺织而成,被世界誉为“中国草,中国宝”,是世界公认的“天然纤维之王”,且具有防霉抗菌等特点。那么,将它升级为书画耗材会如何?
 
  “纤维太粗,吸墨性不够好,容易跑墨。”大半年的折腾,鲁松元用常规方式处理了一批夏布并制作成画布。为此,他特意邀了不少画家进行尝试,可效果不尽人意。
 
  “纸一千,绢八百”,原本是用来形容中国传统水墨画、书法在宣纸、绢布上保存的时间期限。纸和布二者结合,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兴奋的鲁松元立马致电非遗项目古山贡纸的传承人黄隆根,预订了一批贡纸。躲在制作车间,他一点点尝试,最终拿出了一张独具自然肌理和沁墨风韵的浏阳夏布纸。
 
  “真是绝了,能让浏阳夏布与古山贡纸相结合,无论是书写质感还是艺术效果都无可挑剔。”书画家们一轮轮验证,对浏阳夏布纸这种新型书法绘画用纸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浏阳夏布纸”既保留了夏布这种苎麻纤维织物防霉抗菌的特点,又吸收了竹制纤维贡纸对墨色、墨彩吸附的绝佳性能,而“浏阳夏布纸”发挥天然苎麻纤维“千年不烂软黄金”的优势,能大大延长书画作品的保存寿命。
 
  “那一刻,太兴奋了。”在鲁松元看来,浏阳夏布纸的出现不仅给书画艺术提供了新鲜的创作体验,更让浏阳夏布在提高文创融合空间和价值上又迈进一大步:“定会为浏阳夏布纸申请专利,这对于浏阳夏布将来申请成为省级非遗和国家级非遗都是有好处的。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