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岁的小男孩尧尧一直是父母眼中的“调皮”孩子,多动且喜欢爬高。最初,父母以为尧尧只是有点爱玩闹,可上幼儿园后,尧尧不仅无法认真坐着听课,而且拒绝和老师说话。尧尧的父母着急起来,带着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尧尧是感觉统合失调了。
感觉统合失调简称为感统失调,这个词对很多家长来说有点陌生。市人民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小鸣提醒,当孩子出现语言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脾气暴躁、学习障碍等表现且情况较严重时,家长不要简单地把他们当做“调皮孩子”来对待,因为这可能是出现感统失调了。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4岁小男孩爱“冒险”,属前庭觉系统功能低下
“尧尧,危险,快下来!”这是市民蒋女士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她几乎每天都得把孙子尧尧从树干上“扛”下来,但转眼间他又爬上树了。
“这个孩子很调皮好动,还不怎么跟人说话。”蒋女士说,尧尧平时总喜欢到处跑,即使是被强迫坐在椅子上,也喜欢用手敲打椅子,根本安静不下来。
除了好动,尧尧还总爱做一些在大人看来非常危险的事情,比如爬高、从高处蹦下、骑着玩具车冲下陡坡。
尧尧上幼儿园后,上课时总是坐不住,除了打扰旁边的同学,还在教室地上滚来滚去。老师问他问题,也从不开口回答,老师拿他没办法,只好向家长反映了情况。
蒋女士带着尧尧去医院检查,经感统评估发现尧尧的前庭觉系统功能低下。前庭觉包括视、听、嗅等感觉,尧尧前庭觉迟钝,所以总是喜欢跑动,做一些激烈的事情,以寻求前庭觉刺激,因此显得很好动甚至脾气暴躁。除此之外,尧尧还存在触觉统合失调的情况,所以没有安全意识,被磕碰到了也没什么痛觉。
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矫正后不影响成长
“今年暑假接诊了好几个像尧尧这样感统失调的小孩。”李小鸣说,其中有一名6岁的男孩小树,从小就很活泼,记忆力很好,可上小学一年级后,却出现了学习障碍。
“小树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写字时经常不是少写了笔画,就是把字写反了。”小树的父母很奇怪,儿子平时挺聪明的,可学习起来怎么这么吃力。读书时,小树明明认识文章中的字,却会把句子的顺序读错,或者读不出完整的句子。
小树的父母把这些问题归结于孩子粗心、不认真、贪玩,总是责骂小树。小树变得越来越内向,也不爱上学了。最近,小树的父母带着他去医院检查,经过专业测评,发现小树存在感统失调的症状,主要是视知觉失调和动作协调能力有缺陷。
“其实感统失调的小孩很常见,几乎每天都有来医院就诊的。”李小鸣介绍,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轻微的障碍,通过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能纠正。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正常,只是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李小鸣说,感统失调的孩子因为在学校表现出多动、注意力缺陷、学习障碍或脾气暴躁等情况,很容易被当作“问题孩子”,“其实只要及时进行专业治疗训练,矫正感统失调,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名词解释
感觉统合失调
在人体各处分布着不同的感觉接收器,比如皮肤、眼睛、耳朵、肌肉等。这些接收器像雷达一样,探测、接受信息,并把信息传送给大脑,如果大脑经常无法有效处理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机体不能和谐运作,这种情况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人体有五大感觉系统: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知觉和听知觉。一个人的这些感觉系统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都会出问题。
健康贴士
过度宠爱影响孩子感觉系统发育
“导致孩子感统失调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跟后天养育不当有关。”李小鸣介绍,目前已知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出生窒息缺氧、脐带绕颈、胎盘老化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感统失调。
如果孩子的生长环境过于单调,或在发育过程中受到过多保护和活动限制,得不到相应的环境刺激,也可能发生感统失调。李小鸣提醒:“长期抱着孩子,使孩子失去在地上爬行翻滚的机会,不利于孩子的感觉系统发育。”
编辑:戴鹏